真实的赵括是怎样的人?并不是无能之辈
长平之战,赵括率阵出战秦军,结果却是四十万赵军被坑杀,成就白起杀神之名,自己也落得个“纸上谈兵”的丑化形象,遗臭万年。
不过,历史一向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越过那些流传下来的刻板印象,我们用客观角度看,长平之战背景下,真实的赵括又是如何呢?
说赵括,就不得不提他的父亲赵奢。
马服君赵奢,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在世时也是天下最顶尖的将领。他曾进攻齐国麦丘之地,大获全胜,也曾主导过著名的阏与之战,大胜秦军。赵奢为国家立有大功,官拜上卿,享受副国级待遇,又被封世袭的爵位。
按说赵括作为他的儿子,养尊处优、安享富贵足矣,没有必要“妄言兵事”博取名利。就好比廉颇、蔺相如位列上卿,但是他们的子孙全都庸庸碌碌,寂寂无名,也是一种过活。
由此可见,赵括并不是纨绔子弟,他好学习,自幼熟读兵书,立志做一个优秀职业军人,为国效力。史记记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这段话在后世往往被用来讥讽赵括,毕竟知子莫若父,连自己父亲都不看好,也难怪赵括会在战场上一败涂地。但且不论太史公这段话是否主观意味过大,不看好也从不代表不欣赏或者完全否定。能够熟读兵书,在用兵上驳倒久经战阵的赵奢,可见赵括并非是死读书,他是真切地以一个兵家的思维逻辑和父亲探讨用兵之道。而事实上,在战国那样一个军事教育未曾普及的时代,“熟读兵书”也绝对是评判一个将军优秀与否的核心指标。
这不仅要你地位显赫,出身高贵,而且,你还要具备足够的潜力和悟性,否则“兵书”这等传家典籍可不是平庸的世家子弟能够随意触碰的。此外,正史未曾明确记载下,也有一些说法是赵括曾经参与过麦丘之战和瘀与之战,甚至麦丘之战,赵括曾巧用攻心计策,一举拿下麦丘。
按照赵奢的从军经历以及战国的军中风气,当时正值青年的赵括的确有理由长期跟随赵奢历练。
所以赵奢只是觉得年轻的儿子暂时还难以担当大任,却绝对不曾否认赵括本身的才能。
毕竟,他虽然从来没夸过儿子,但是无论是名将乐毅的推崇,还是赵王钦定的马服子,抑或是长平之战关头,君臣的一致推举都可以看出,赵括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军二代。只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军二代,为什么会留下如此“臭名昭著”的战役呢?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对上党郡的争夺。秦国经过苦战,夺得韩国的野王,将韩国一分为二。韩国无奈,将孤悬在外的上党郡割让给秦国。
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转献赵国,赵国接受上党,引发了秦赵大战,而大战初期,与秦军对垒的就是老将廉颇。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在武庙中的地位还在赵括之父马服君赵奢之上,可以说,赵惠文王时期的廉颇,破齐伐魏,鲜有败绩,一时间风头无二。
只是在上党之战下,廉颇率领以战力强悍闻名的赵军,在郡守动员当地力量全力配合情况下,居然屡战屡败,将整个上党都打丢了,成了秦军的供应基地。这个过失,不可谓不大。
之后,廉颇又退守长平,与秦军在长平丹河对岸形成相持态势,闭门不战,一晃就是三年。《史记·赵括列传》载:“故秦相应候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耳。赵王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闻秦之间言,遂以括为将,代廉颇。”
按照太史公的说法,赵王是不应该换廉颇的。但令人疑惑的是,赵孝成王的确是中庸的君主,他的一干臣子却是不乏有蔺相如、乐毅、信陵君这般的大才,赵孝成王准备撤换廉颇,竟然得到了决策层的一致通过。
唯一提出不同意见的蔺相如并非支持廉颇,只是同样不看好赵括!这说明廉颇的防守战术也是错误的。
要知道,秦军以60万大军进攻,赵国以45万精锐防守,而赵军的作战能力天下闻名。防守一方一般占很大优势,所以军力上赵军并不吃亏。但问题是秦国国民经济实力雄厚,战略物资储备充足,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只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综合国力明显处于劣势,无法支持大规模的连年战争。
所以,廉颇的消耗战对赵国来讲绝非上策,这只是一种慢性死亡。说好听些,廉颇是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选择稳妥行事,说难听些,廉颇就是老而失志,开始变得惜名,他的防守策略只是一种不背锅的软弱行径,实在误国不浅。
面对秦国虎狼之志以及变法后的强大国力,只有主动进攻,才是赵国唯一的选择,而廉颇长达三年的耗战,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为后来的长平之战降低胜算。老了的廉颇,也为盛名所累,其实难副啊。
其实无论赵国接不接受上党郡,秦赵之间,也必有一战。
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在胡服骑射后,兵力强大,秦国与其几次交手都没有占到便宜,赵国已成为秦国东出的最大障碍。所以倾全国之力与赵国进行一场战略对决,已经是秦国必然的选择。在长平之战前的几次战役,秦国已经对邯郸已经形成三面包围。
秦国一旦占据上党,就可以居高临下,直扑邯郸,其针对赵国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而赵国对这场战略对决,可以说没有任何的防备。赵王接受上党,完全是出于贪图小利,所以战争早期,赵国才一败再败,完全陷入被动。此外,秦赵大战,某种程度上就是天下大势的走向,秦国胜,则东出一统天下;赵国胜,则山东六国还能维持现状。
因此在这场战争中,赵国和其余五国是利益共同体,应该最大限度地争取后者们的支持。但是长平之战,从头到尾,都是赵国在孤军作战。其间赵国粮食耗尽,向齐国借粮,而齐国不许,这可以说是齐国目光短浅,但也说明了赵国外交的失败。
加上长平之战前,廉颇把双方拖进了一场消耗战,这场消耗战其实对双方都极为不利,消耗到最后的结果,往往败是惨败,胜是惨胜。所以对峙后期,赵国国内粮草已经耗尽,向国外借粮而未成,其临阵换将选择主动进攻是非迫不得已。
赵括被包围后,在困境中坚守待援46天,整整46天,赵括没有得到后方的任何有效支援。
看看秦国,经过认真筹划后举全国之力进攻赵国,正面和侧面的、正当的和不正当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史记》云:“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正是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部队,硬生生截断了赵括与都城邯郸的联系,使白起的野战军顺利完成了对赵军的“瓮中捉鳖”。再看赵国,由于对秦国灭赵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仓促应战,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以至于无险可守还消极避战。
初战不利,赵国统治集团即遣使赴秦试探求和的可能性,这简直就是与虎谋皮,同时表现出联盟抗秦的反复犹豫。而秦国在加紧进攻的同时厚待赵使,一来以慢赵国抵抗之心,二来做出秦赵和谈的假象,使其余五国举棋不定而放弃援赵。
综上所述,赵国高层在整个战争期间,重大战略决策的全盘失误,是长平大败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岂是某个将领所应该承担的?
这场战争的另外一个背景就是双方所使用军种与兵器导致的巨大差距。
秦国军队主要以步兵构成,并配以强大标准化的弩机,用强大的战阵和射击来完成战争局势的控制。而赵国经过著名的赵武灵王的努力,通过长期与北方匈奴民族的对抗中,军队以轻骑兵为主。
重装步兵适合大规模集团方式作战,用强大的火力、兵阵组合完成战场实施,而骑兵部队适合长途奔骑的移动方式作战(这样的水平在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被运用到了极致)。
单纯从战争效果上,其实无法简单的比较这两种军事组成的实际效果,但是在长平战场上,由于长期对峙形成的阵地战局面,其实重装步兵更加适合这样的对峙局面。而战争的结果也是按照这样的军事配置的形式来走:赵国率先进攻,秦国重兵包围,并大规模使用弩机实施速射完成战争结果的达成(赵括就是被弩箭射死在阵中)。
当然也正因为优势不同,导致秦国虽然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但是他们却停止继续向前进攻的步伐。
赵国虽然惨败,但是由于北方尚有善于进攻的李牧率领的轻骑兵部队,使得首都邯郸暂时无忧。这个局面也让秦国也不得不停止进攻战略,选择更加适合重装步兵采取的策略。
一直以来长平之战都被认定为是秦国的完胜,但有几个数字却显得很有趣。
《史记》载:“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自古以来,关于四十万降卒这个数字是有争议的,水分很大。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赵军的战斗力不亚于秦军,赵括分兵四路拼死突围,对秦军的杀伤力相当惊人。白起曰:“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据此有人推测,秦国在长平之战中阵亡人数不下三十万人,兵力严重不足导致其不能趁势进攻邯郸。史书记载赵国前后死亡四十五万人,大多是在进攻过程中阵亡的。赵括死后,赵军精锐丧失殆尽,已无力发动进攻,残存的士卒才不得不放下武器。
秦军原本已伤亡惨重,对十数万老弱伤残的降兵根本没有办法处置,于是残酷的杀戮开始了。所以仔细一思量,长平之战,秦军60万,而赵军总共出动45万,后来被廉颇的接连大败损失了5万,到赵括手里是40万。
双方伤亡却是秦国60万人损失过半,也就是至少30万。而赵括战死后,按赵军投降的人数,其实赵军只战死了不到20万。
可不要忘了,战争后期,赵括大军被断粮,而赵括在固守中,尝试了当时还没有人使用过的,“孙膑十阵”中的“车城圆阵”,在断粮的情况下固守46天,而大军没有生乱,这难道不是兵家史上的一个奇迹。纸上谈兵,简直是笑话!
即使将投降被杀的20万人算上。绝粮46天强攻壁垒,而伤亡比例为4:3,要知道攻守双方的伤亡比例一般是1:2。也正是因为秦军损失惨重,所以秦王才在劝说下退兵,为赵国赢得了喘息时间。秦军损失之严重,使得几年来众志成城的秦国庙堂竟然失去了继续作战的信心,此后数十年未能向山东六国大举用兵。
纵然战争是一向是成王败寇,不论是非功过,只争胜负的赢家游戏,但若是以此就将赵括贬的一文不值,是否有失公允?临危受命,身先士卒,以死殉国,一代军事天才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就英年早逝,到头来还要任由时人污蔑,遗臭万年。
相比之下,白起虽然在事后也被秦王赐死,但却有“杀神”之名,流芳百世。可见历史,残酷至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