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到底是怎么样的 李世民又是如何开创出来的
对贞观之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帝王,他的政绩卓越,一直流传于后世并被后世所传颂。公元627年至649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吏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欣欣向荣的盛世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所以称为“贞观之治”。
政治与经济
唐太宗即位后,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在政治上知人善用,留心吏治,选贤任能,使隋末动荡局势得以很好的稳定下来。
政治层面上开始分权行政,唐太宗继位后继续延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还特设一个政事堂利于各位宰相合议政事,三省互相牵制;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朝廷有关施政命令的形成,先是由各位宰相在中书省的政事堂里举行会议,会议结果形成后报给唐太宗批准,批准过后再由中书省以其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到门下审核查验,门下省(魏征就供职于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当场拒绝。诏书缺少副署,依据法律便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同意后签署的诏书才能成为国家正式法令,再交由尚书省执行;这样一来,有利于皇权与相权之间的互相平衡,民风清正廉洁,为盛世的到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隋末民变,让唐太宗知道君主要依靠国家,国家则要依靠百姓。嘱托下属臣民不要害怕他不高兴或发怒就停止进献言论,不要出现像前朝君臣之间互相猜忌而导致失败的局面,这是贞观之治下君臣共同谋事,使国家在政治上安定清平的基本因素。
那么,让我们看看唐太宗在贞观之治时期都推行了哪些政策?
首先,唐太宗非常注重人才的选拔,选贤举能,任人唯贤,英雄不问出处,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
前有“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后有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他们都是刚正无私、刚直坦率之人;李勣、李靖等人,也可称之为一代名将。
此外,唐太宗重新启用旧部魏徵、王珪,还有尉迟恭、秦琼等人的弃暗投明,对他们则是既往不咎、前嫌尽释,正所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贞观之治期间,唐太宗大力实行科举制度,吸收有才能的庶族士人,用科举制代替门第制;从此,寒门子弟可以入朝为官的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息。此外,他还听从了封德彝的建议,任命宗室出任官吏,断绝坐享其成的恶习。
唐太宗在整饬吏治方面也是一片祥和之景。他非常重视官吏的清正廉洁,亲自指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chù
zhì)大使在全国进行巡视检查,考察官吏的作风和政绩;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员,更有甚者将他们功过得失写在宫内的屏风上,作为升降、奖励惩罚官员的依据。并且规定五品以上官员轮流值班中书省,以便可以随时召见,便于得知百姓之疾苦和政策的得与失,百官之间廉洁奉公,提高政府办公效率,一时间政治清明。
唐太宗李世民以隋炀帝不听众臣规劝改而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臣下直言劝谏。朝中魏徵不顾冒犯皇上的尊严而极力相劝,唐太宗对自己加以克制接纳谏言,毕竟“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在位23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5人,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余事,发表的几十万言论,都正好切合当时社会的弊端,对朝政的改进有很大帮助。魏征逝世后,唐太宗非常伤心,因为魏征在世时,敢于进言,可以不畏强权指出唐太宗的过失,像一面镜子,使得他可以随时知道自己的过失。魏征逝世后,唐太宗就觉得自己失去了一面镜子。
他重用不畏权势、直言若谷的人,在此统治期间出现栋梁之才,一时政治清明,保证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实施。
唐太宗继位期间,朝堂上继续延用三省六部制,设立政事堂,方便众臣合议问政,这样有利于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地方上也沿用了前朝的郡县两级制,把全国分为十道。此外,行府兵制,给农民一些军事训练,国家有需要时他们立即参军。
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铲除官多百姓少,官僚队伍庞大的弊端,这样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负担。
唐太宗上位后,因为亲眼目睹过隋朝的灭亡,所以他们将其当作反面例子来警示自己以及下属们,一定要吸取他们的经验,用来避免祸事的发生,在其基础上调整国策;对于百姓要厉行节约,让他们调养生息,还要缓和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从而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发展。唐太宗将百姓与帝王比作水与舟,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对于吏治很是上心,选贤任能,从谏如流。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贞观年间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盛世。
唐太宗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因为国有了百姓才能称之为国家,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为了改变隋末初唐时期的天下大乱,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况,唐太宗招抚那些被迫逃离家乡的百姓,给予田地让他们耕作,这样可用来安定民生;唐初关中连年灾荒,颗粒无收,唐太宗即刻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同时组织他们到有食物的地方,等到关中丰收之后再回来;并且拿出朝廷银钱为灾民赎回那些被卖的子女,让其度过荒年。还“去奢省费,轻徭薄赋”,无偿劳动不夺农时,使百姓衣食有余,安居乐业。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节省政府开支,用来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国与国或不同民族之间通商贸易来换取大批牲畜,让百姓用以农耕。并且开辟了丝绸之路。
贞观之治下不但不歧视商业的发展,而且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这说明了唐太宗的眼光长远,有其独到之处。在他的倡导下,商业经济飞快地发展,而且还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商业一个接一个的浮出海面。除了有沿海的胶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
自从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之后,它一直都是维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唐朝国土宽阔,因此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给东西方来往的商人旅客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还维护了社会秩序,导致丝稠之路上的商旅往来不断,让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货物在东西两个世界来回传递,让丝稠之路成为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如今也是世界一大文明。
而唐太宗也非常崇尚节俭,遣散宫女三千多人,免去四方珍贡,使得民生和农业继续发展。
法律唐太宗非常注重法治社会,他强调国家的法律是针对所有人的,不是只针对帝王家的,是要天下人都遵守的,法律出来后,唐太宗更是为众人做起了榜样,以身作则,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维护法律的统一性和稳定性,执法要铁面无私,不留情面,但是在量刑时他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认为生命只有一条,人是不能复生,执法时要考虑周全,宽大处理;由于唐太宗的用心规划,宽大处理,贞观年间,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人就更少了。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仅有29人。在重视法治的同时,唐太宗让臣下按宽大、不苛求的原则修订法律,制定《贞观律》。
在唐太宗的统治下,贞观时期的社会秩序非常稳定,到贞观三年,全国被判死刑的仅仅只有29人;但到贞观六年,死刑犯突然增加到二百九十人,于是在这一年年末的时候,唐太宗特意准许他们回家料理后事,到次年的秋天再回来行刑。次年九月,这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来,没有一个逃走。这个措施就是说让他们归乡看到现在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因此犯罪概率则会越来越少。
军事唐太宗在位期间扩展版图,接受四方臣服,被称为“天下的共主”,又为其筑了一条唐朝与草原各部交通的道路,向唐进贡。
唐太宗在位期间国家强盛,兵多将广,将唐朝发展成东亚地区最强、文化繁荣的国家。贞观九年(635年)平定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年)平定南昌;贞观十八年(644年)平定焉耆;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平定薛延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平定龟兹;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大破高句丽......大漠南北和天山南北得以通行无阻,对外贸易加强,并且设置安西都护府。
唐太宗成为东方世界的国际盟主,国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
文化唐太宗在文化上大力奖励那些学问大家,组织文人雅士大修诸经正义和史籍;在长安设立国子监,鼓励四方君长派遣子弟到这里来留学。唐太宗在继位前就已经设置文学馆,有十八学士,继位后在京城设置弘文馆,征收图书两万多卷;还在各州各县重建了学校,还扩充了国子监,聘请有名望的儒家先生当做老师,学生多至数万人,还接收吐蕃、日本等地的学生过来求学,由于师生多元化,为后世的发展奉献卓越。撰经修史,让孔颖达等人修订《五经正义》,使其南北经学统一起来;又设置国史馆,由宰相监管书写前朝各国历史,开始官修历史的风气。
结论贞观年间,唐太宗以农业为基础,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少数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稳固边疆建设,最终取得天下大治。唐太宗的各项善政,使得吏治清廉,人民丰衣足食,解决温饱,经济发展迅速,为唐朝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种制度的沿用;良好的政治风气;因才用人,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成为历代治国者的榜样;让当时的唐朝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是在政治、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是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还奠定了唐代两百多年的基业,使唐朝成为古时候发展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