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后来变成了皇帝的自称?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朕”的本意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与世界上的任何文明相比,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底蕴都是最为深厚的,且传承至今生生不息。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无论是思想文化还是政治军事,封建时代的中原王朝几乎都领先于世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皇帝制度。公园前221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统一天下,认为自己“功过三皇,德盖五帝”为自己首创了“皇帝”的称谓。从此之后,以皇帝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制度也发生了改变,乃至整个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变革。
在帝制时代,皇权的至高无上并不难理解和解释,这也是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发展所必须经过的一个历史阶段。皇帝不仅可以“履至尊而治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还享有“天下之本无小大,皆决于上”的权力。但是一人独治天下,拥有全国的土地、资源、人民和财富的权力,在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也同样享有。秦王称孤道寡的时候,山东的魏国、齐国等国家的王同样也在称孤道寡。所以凸显皇帝的至高无上,必须制定一套皇帝的专属权益,于是皇帝的自我称谓发生了改变。
众所周知,战国时期的君主都自称“寡人”,显示自己是“寡德之人”。但是这个旧的称谓配不上秦始皇的功绩,于是他从当时的众多自我称谓中选定了“朕”字作为皇帝的专属自称。秦始皇的这一规定,是秦朝二世而亡之后依旧保留下来的,直到末代皇帝溥仪在位时,也依旧在使用这个“朕”字。在帝制时代,只有皇帝可以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用这个“朕”字,其他的臣民使用会被视为谋反。而在秦始皇发布新规之前,“朕”字是非常常用的一个第一人称代词,很多文学作品中就可以找到。
比如在屈原的《离骚》之中,就有一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屈原是楚国的官员,但却毫不避讳地使用了这个“朕”字,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当时最高端的第一人称代词莫过于“寡人”了,但秦始皇为何要弃“寡人”而用“朕”呢?其他的第一人称代词例如“余”、“我”、“吾”等,为什么没有成为皇帝的专属呢?首先,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德是开天辟地一般的,因此必须要更换一个新的自称。那为什么偏偏是“朕”呢,难道仅仅只是巧合而已?
其实我们搞清楚“朕”的内涵之后,就不难理解秦始皇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字了。在众多古籍中,我们并不难找到古人对这个字的注释,譬如《尔雅·释诂》中有“朕,身也”的说法。东汉蔡邕也曾注释道:“朕者,我也。上古尊卑不嫌,贵贱共之。”随着近现代的考古研究工作不断去的进展,“朕”字已经在甲骨文上被找到。正是因为“朕”字的历史久远,所以在战国和秦时,已经几乎不用于口语了,而是以书面用语居多。这就避免了选用“我”这种比较通用的字,给底层百姓带来不便。
不仅如此,厚重的底蕴也正好反应出皇权的至高无上,二者可谓是相得益彰。但仅仅这样并不足以让人信服,始皇帝为何非“朕”不可。事实上,在李斯提议用“朕”字时,取得便是“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因为“朕”的本义为舟缝,之后引申为“迹象”、“征兆”之意,“凡言朕兆者,谓其几甚微,如舟之缝,如龟壳之裂纹也”。此外,清代语言文字学家、《四库全书》纂修官戴震在其《考工记图·函人注》中注释道:“舟之缝理曰朕。”所以“朕”本身有一种联系全局的意义,李斯建议用这个字或许正是因为这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