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一生军功不多,为什么却那么受后人推崇呢?
《三国演义》里的赵云,最初是公孙瓒的部下,后来在邺城跟了刘备。赵云的第一个闪光点在长坂坡,刘备逃走,赵云却往曹军方向去了,有人说赵云投曹操去了,刘备喝止“子龙不弃我走也”,后来赵云果然带着甘夫人和刘禅平安回来。不过,到底过程有没有那么惊险,有没有七进七出,不得而知。
接下来,赵云分别出场了这么几回:赵范嫁嫂,面对诱惑赵云不为所动;刘备娶孙夫人,赵云守卫主公,成功阻止企图带走刘禅的孙夫人;刘备拿下成都,刘备打算将土地和房屋封赏给众人。赵云却建议刘备把土地房屋分给百姓,安定民心;取汉中时,赵云唱了一出”空营计“,被刘备赞”一身是胆“。
刘备称帝时,封关张马黄为前右左后将军,封赵云为翊军将军。“翊”有护卫的意思,客观的说,赵云比之前面四位将军,官职上差了很大。所以有学者认为,蜀汉实际上“四虎将”,没有“五虎将”。
刘禅继位后,赵云升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228年,诸葛亮挥师北伐,命赵云、邓芝为疑军,在斜谷阻挡魏军,兵寡败走,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诸葛亮因此赏赐绢布赵云军,赵云却说战败怎么能要赏赐呢,上交府库。
229年,赵云病逝,261年,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
以上基本上是赵云的历史轨迹了,客观说,赵云并没有多少上阵立功的机会,战场上也没有太多亮眼的表现。就军功而言,与关张马黄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与魏延相比也有所逊色。
然而,我们在谈论三国武将排行榜时,常用“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说法,战场表现不那么出色的赵云为什么还能获得《三国演义》的推崇呢?
第一点:赵云的形象是武将中少有的完人形象。他作为护卫,两救刘禅,作为将领,攻克桂阳。赵云目光长远有大局观,为人冷静。除了上阵杀敌之外,赵云还能两次劝谏刘备,这在三国中是绝无仅有的。不同于一般将领勇猛有余,智谋不足,赵云可谓是能文能武。赵云兢兢业业,个人品德也很好。相对于自傲的关羽、粗鲁的张飞、反复的马超等将军形象,赵云的形象显得特别异类,他不是一个普通的武将,更像是一个全能的儒将。因此《三国演义》选中他来进行美化加工。
第二点:赵云一生,始终有些不被重用,他虽然勇武,却一直作为刘备的警卫队长,没有多少建功立业的机会。一个如此完美的将领,终其一生,却没有被重用,后世多少有些为他打抱不平,因此,他的形象无形中就获得了加分。人们把同情转化为对他的喜欢。
第三点:赵云的忠义、低调、兢兢业业的形象,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臣的定义,因此,他被历朝历代统治者作为典型树立起来。跟关羽被神话为“义绝”,诸葛亮被神话为“神人”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