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到底做了什么 宋朝不能统一天下为什么和他有关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朝赵光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宋太宗赵光义在军事上两次北伐都是失败告终,打破了王朝初期战力强悍的常理,告诉我们原来王朝初期军队也可以这么弱,败光了宋太祖留下的家底,对外不行就对内,虽然重文轻武是宋太祖起开始实行的,但是宋太宗时期才是真正加深贯彻了重文轻武,失去了汉唐崇文尚武的雄风,文贵武贱,这才是两宋军事不振的根本原因,虽然说宋朝不能统一天下不能都怪宋太宗赵光义,但是他要负大部分责任。
宋太宗赵光义为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北宋第二位皇帝,因为上位有着烛影斧声的谜团,所以宋太宗立志做一番事业,两次北伐辽国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按理说北宋之前的后周世宗柴荣期间,就北伐过辽国一路势如破竹,而且励精图治留下一片大好局面,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篡位建立北宋后,继续励精图治,并且先后灭亡南方割据势力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可以说宋太祖赵匡胤给宋太宗留下一片大好基业,两次北伐消灭不了辽朝,最起码收回燕云十六州应该没问题,结果没想到失败了。
北伐两次,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当时形势一片大好,先消灭了北方割据势力北汉,宋太宗不谙军事,不顾众将反对非要乘胜追击,虽然在辽高粱河之战中亲临战场但并没有挽回失败的局面,还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逃跑,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派遣潘美、杨业、田重、曹彬、崔彦进五位大将分东中西三路进军辽国,宋太宗采取“将中从御”遥控指挥大军,或赐与阵图或降诏授以方略,运筹于深宫之中,而致败于千里之外。这次北伐也失败了。
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因为胡乱指挥,打光了宋太祖留下的家底,从此收复燕云十六州无望,当时名义上臣服的西北李氏因为宋太宗削其兵权,族人李继迁反叛大败宋军,并且被辽国封为夏国王,是为西夏前身,可以说西夏在宋太宗时代已经事实上独立了。
宋太宗时代北方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回,西北造成西夏事实上的独立,可见宋太宗军事上的无能和埋下的诸多隐患。
对外不行宋太宗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对内,加深了重文轻武的政策,虽然造就了两宋文学昌盛的局面,但是其轻武太过严重,加大将从中御政策,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建立了枢密院三衙统兵的军事体制,其好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坏处在于最高军事指挥权在于皇帝之手,碰上那种有军事才能的皇帝还好,但是长于深宫的皇帝又有几个懂军事的,这也是两宋军事不振的原因所在。
宋太宗的做法虽然有着矫正唐末以来藩镇林立武将拥兵自重的现象,但是矫正过度后遗症太过严重,造成了文贵武贱,甚至百姓以文人为荣,入伍当兵为耻,在精神上阉割了汉唐以来崇文尚武精神,使宋朝走了重文轻武的畸形发展之路,这种发展之下,宋朝统一天下也是痴心妄想。
当然客观来说宋朝不能统一天下,不能都怪宋太宗,他只是负大多责任,像宋太祖时代早就定下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太宗之后的宋朝皇帝不争气也是一方面原因。
宋朝之后元明清虽然没有宋朝这般严重,但也还是在重文轻武的框架之下发展,大力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秦朝时疆域300多万,汉朝时600多万,唐朝巅峰时期1200万,可以说在崇文尚武的开拓精神下,这些朝代都是稳步的开疆拓土,而宋朝重文轻武以后,除了异类元朝,明清时期都是守成,当然清朝还好一些巩固了之前历朝历代统治过的边远地区,但也再没有汉唐时期的开拓雄风了,重文轻武之害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