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到底是怎么继承皇位的?
在中国古时候封建社会,皇位之间的传承如果不是改朝换代的话,一般都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如果老皇帝没有子嗣,那么皇位才会传给他的兄弟或者侄子或者皇族宗室的其他成员。
不过在北宋初年的时候,赵匡胤的子嗣都健在,并且都已成年,但是赵匡胤还是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那么赵匡胤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呢?他是否是真心要将皇位传给赵光义?这一切的背后是不是还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真相?
关于赵光义的登基,历史上流传着两个故事,那就是“烛影斧声”跟“金匮之盟”,这两件事跟赵光义的登基又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烛影斧声
对于赵匡胤的去世,在《宋史》中只有短短数字:“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这段话记载是什么意思,农历十月二十日晚,赵匡胤在万岁殿驾崩,年仅五十。
这段话就简单介绍了赵匡胤死了,至于怎么死的?谁在他的身边?皇位要传给谁?《宋史》都没有记载,只知道事后是由赵光义当上了大宋的皇帝。
既然《宋史》中没有“烛影斧声”的记载,那么“烛影斧声”又是怎么流传出来的呢?
关于“烛影斧声”,最早是来自宋仁宗时期一个名叫文莹的和尚所写的《湘山野录》中,让我们一起看看原文的记载。
急传宫钥开门,召开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数寸。太祖引柱斧翟懓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遗诏,於柩前即位。——《湘山野录》
《湘山野录》中记载的,赵匡胤跟赵光义就他们两人在一起喝酒,只看见赵光义举动异常,并且赵匡胤还拿着玉斧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随后赵匡胤就睡着了,然后第二天就莫名其妙地死了,赵光义就掏出遗诏,成了新皇帝。此处的记载就显示了赵光义这个皇帝当的就很蹊跷。
除了《湘山野录》记载了“烛影斧声”之外,还有两部史料也有详细的记载,分别是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以及南宋李焘所编写的《续资治通鉴长编》。
由于这两部文献对于赵匡胤驾崩跟赵光义登基的描述太多,笔者就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内容。
在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中,司马光没有记载赵匡胤死前的活动,只写了赵匡胤驾崩的那个晚上,宋皇后就让宦官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也就是宋皇后(或者是赵匡胤的意思)想让赵德芳当皇帝。
但是这个王继恩是赵光义的人,他直接向赵光义汇报,于是赵光义就立马入宫,控制了皇宫,宋皇后无奈,只好称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赵光义是大宋的新皇帝。
而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李焘则是将《湘山野录》跟《涑水纪闻》内容结合起来了。不过对赵匡胤跟赵光义的饮酒过程加深了描述,并且赵匡胤也是大声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赵光义是不是杀害赵匡胤的凶手,因为赵匡胤驾崩的时候,只有赵光义在身边,并且大声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这句话是赵光义好好做皇帝,还是赵光义做的好事(谋害赵匡胤)?实在值得推敲。
二: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是赵光义当皇帝的第六年,由赵普所献。这个“金匮之盟”就是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跟赵匡胤的约定,内容是什么呢?
就是赵匡胤逝世后,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去世后再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廷美,赵廷美去世后再将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
杜太后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五代时期,经常改朝换代,就是因为新登基的皇帝太过年幼,从而守不住江山,而传位给年长的继承人,则更容易保住大宋的江山。
“金匮之盟”的出现,保障了赵光义登基的合法性,但是“金匮之盟”是在赵光义登基六年后,赵普为了迎合赵光义才诞生出来的,“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并且“金匮之盟”出现之后,法定的继承人赵廷美就被赵光义整死了,而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也不明不白的死了。
这一次离奇事件的背后,都让人怀疑赵光义是否通过正当手段当上的大宋皇帝。不过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赵光义已经将史书修改得对自己有利,并且皇位传承也在他的血脉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