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不想当皇帝了吗?他为什么会主动退位?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赵构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宋高宗赵构应该算是古时候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了,他在位期间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逃跑和议和,正如清初王船山所说:“高宗之畏女真也,窜身而不耻,屈膝而无惭。”当然,害怕事人的本能,赵构逃跑似乎也无可厚非,正如有外国学者所说的那样,正是赵构的逃跑,才让宋朝得以复兴。
要不然,徽钦二帝被俘后,宋朝就已经灭亡了,只能说赵构此人,做一个太平盛世的守成之君绰绰有余,但要说到拨乱反正,赵构就差得远了。
所以我们看到,赵构自靖康之变后于南京应天府继位,然后开始了他不断逃亡和议和的为帝生涯,他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从扬州逃到杭州,从杭州到越州、明州、定海、温州,金兵撤离后,他才敢回到绍兴府、临安府,然后于1141年开始与金商议签订《绍兴和议》。
其代价是,南宋解除岳、韩、刘、杨等大将的兵权,除掉岳飞、称臣、赔款、割地。议和生效之后,南宋每年还要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等,这代价是极大的,但对于赵构来说是值得的,因为它结束了宋金之间长达十余年的战争,让赵构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所以付出点代价对赵构来说不算什么。
绍兴和议之后,赵构终于不必再提心吊胆的了,终于可以做一个正常的皇帝,即便他的南宋王朝所拥有的土地已经没有过去的三分之一,但他依旧乐意做一个偏安一隅的皇帝,然后赵构开始着手整顿内政,让南宋王朝走上正轨。
倘若金能够如赵构所想的那样不会再南下,赵构是乐意一直称臣纳贡维系和平的,然而世事难料,金人也不可能永远不南下,而赵构也终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即让位,而且态度很坚决,不够群臣的阻拦。
1162年的五月,赵构将赵昚立为皇太子,然后六月就 将皇位让给了赵昚,即宋孝宗,而赵构自己做了太上皇。至于让位的原因,赵构曾向右相陈康伯说:“今老且病,久欲退闲。”又以“倦勤”为由不顾群臣阻拦将皇位传于宋孝宗。
当然所谓的年老多病或者是倦勤,都是赵构自己给出的理由,但实际上这理由经不起推敲,就说年老多病吧,赵构退位的时候56岁,这个年龄在古时候来说确实不算小,但对于赵构来说却未必,因为赵构在古时候绝对算得上是长寿的皇帝,他81岁才去世,按照这个年龄来说,他56岁的时候该是身体健朗的。
再说那个倦勤,也就是厌倦政事的意思,即不想当皇帝的意思,赵构真的不想当皇帝了吗?皇帝这个位子对一个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还真就没有几个人能够拒绝得了那个位子的召唤,更不用说本身就是皇帝的人。
即便再怎么没有野心,也是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赵构当了35年皇帝,早就习惯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怎会突然就对权力失去了兴趣?
实际上,他并没有失去对权力的兴趣,这从他选择的继承人也能看出来。宋孝宗赵昚是赵匡胤的七世孙,1132年,赵昚被赵构选中为养子,四年后,赵匡胤的另一个七世孙赵璩也被赵构选为养子养在宫中。
至于明明是赵光义后代的赵构为什么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会从赵匡胤这一支选,他是这样说的:“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为什么慰在天之灵!”
臣子们无不称赞赵构的仁义,但实际上赵构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有私心的。赵构自己反正是没有儿子的,他的继承人只能从宗室子弟中选择,但他所在的赵光义这一支先不说在靖康之难中的损失,就单说留存下来的那些,都不是赵构能随意拿捏的,而且在他们看来,被赵构选为继承人是理所应当的,并不会对赵构有什么感激之情。
而赵匡胤之后就另当别论了,本身发展到南宋时期,赵匡胤这一支,势力就比较薄弱,突然被赵构选为继承人,会对赵构充满感激之情,别小看这感激之情,对赵构大有用处,不管是他想做太上皇还是他的身后事,有了这份感激都会好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赵构敢退位给宋孝宗的原因,即便他做了太上皇,宋孝宗念着他的情分,也会对他多有容忍,他的生活会舒舒服服的,即便是政事,也能插手几分,这才是赵构想要的。既然赵构并非是真的对政事倦怠,也不是身老体弱,那为什么要急于退位呢?
这还要说到前一年,也就是1161年发生的事情,这一年完颜亮撕毁了《绍兴和议》而兵分四路大举进攻南宋,很快淮南沦陷,临安城中出现了恐慌,很多朝中的大臣已经开始往外遣送家人避难,在这样的情况下,逃跑惯了的赵构第一时间想要逃到海上去避难,只不过被右相陈康伯劝阻了。
陈康伯为了稳定临安民心,将自己的家人从江西迁入安家,然后从容不迫和赵构商量对抗大计,即便如此,赵构还是害怕,他索性下个一道诏书,大意是如果还不能退敌,就遣散百官,这实际上是给他自己逃跑造势,但陈康伯并没有将这个诏书示人,反而直接烧了,进而说服赵构御驾亲征。
迫于压力,赵构答应了御驾亲征,有意思的是,他一边御驾亲征,一边还在暗地里命人建造船只,随时准备逃到海上去。可以说,赵构时时刻刻想要逃跑,但身为皇帝的责任,又不允许他跑,在这样的时刻,他自然觉得皇帝这个位子对他来说就是一道枷锁。
倘若他不是皇帝,在金兵来犯的时刻,他自然可以选择逃跑,谁也不能怎么着他。但因为是皇帝,诸如陈康伯之类的主战派就要求赵构对南宋负责,这是最要命的。
而赵构又真的是怕了金人,他在还没有继位的时候就已经和金人打交道,就已经有过逃跑的时刻,后来继位更是不停逃跑,因为金人给他带来的恐慌太大。
一来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而去,他们都死在了北方,还有很多的宗室子弟和家眷,包括赵构的妻子和生母,都被俘至北方,他那养尊处优的妻子和母亲居然被送进洗衣院洗衣服,这些事对赵构的冲击很大。
二来,赵构自己就和金人打过交道,知道金人的厉害,自此产生了畏惧心理,金兵包围开封的时候,赵构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但他不敢和金人硬碰硬,转到北京大名府和东平府,来躲避金人,根本不敢和金人抗战。
据说,赵构后期失去了生育能力就是因为赵构被金人吓破了胆,这或许不是事实,但也并非全然没有道理,要知道赵构活到81岁,后宫妃子也不少,但他只有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刚过完两岁生日就夭折了)。
其中五个女儿是在他还没有继位的时候生的,儿子赵旉虽然是出生在赵构继位之后,但其母潘氏怀孕的时候,赵构还没有继位。
也就是说,年仅21岁的赵构继位之后,再也没有让任何妃子怀过孕,至少没有任何记载显示有妃子怀孕,反正孩子是一个都没有。这只能有一个解释,即赵构失去了生育能力,还很可能是被被金人吓得。
总之,赵构对金人的恐惧影响了他的一生,等他继位之后,对金人的态度只有两个:逃跑、议和。而出现的那些抗战要么是主战派力争的结果,要么是赵构为议和所做的准备。
这样一个对金人充满恐惧的皇帝,在完颜亮南下攻宋的时候明白了一个道理,即做皇帝只会连累他的性命,不如做一个太上皇,即会享有一定的权力,又可以自由逃跑,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