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为什么能够善终?他和韩信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汉朝建立后,刘邦找各种理由除掉了很多像韩信、英布这样的功臣,但奇怪的是,张良并没有遭到刘邦的清算,一直活到了汉惠帝时期,得以善终。这是什么原因呢?以下笔者来进行具体分析。
身份差异
刘邦夺取天下后,一共封了八个异姓王(燕王封了两次,臧荼和卢綰),其中七个异姓王,皆因各种罪名被杀被废。只有吴芮及其子孙世袭的长沙王善始善终,成为其后仅存的异姓王(历五代因无嗣而止)。当然刘邦对吴芮也不放心,只不过吴芮和张良是好友,在张良给他谋划的韬晦之策下,才得以保存。刘邦杀这些异姓王,同时又立了好几个同姓王,原因无非就是为了刘氏江山的稳固,剪除潜在威胁。韩信、英布这些异姓王既有兵又有地。如果不除去的话,刘邦生前或许还能压制住,继任之君估计就够呛了,很容易回到战国割据的情形。
而张良并不是异姓王,他只是一个没有实际领地、没有兵权的留侯,享受一万户的食邑而已。在某种程度上看,张良只是一个家产丰厚的书生,虽然善于谋划,但基本上没单独领兵作战过。而且他只是韩国王室的旁系子弟,在韩人中的号召力远不如韩王成和韩王信。无论是曾经的身份还是汉朝建立后的身份,都对刘邦对大汉构不成什么威胁。
除了张良以外,剩下那些封侯的功臣,也基本上都被刘邦放过了,包括曾经背叛他的雍齿都安稳地活到了惠帝年间才病逝,原因基本和张良类似。这里面唯一例外的是樊哙,刘邦临死前曾想杀掉樊哙,原因其实也是身份问题,樊哙娶了吕嬃,而刘邦生前已经预感到了吕家尾大不掉之势,因此想要除掉樊哙打击吕氏的力量。
情感差异
刘邦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实际上情感因素对他的影响微乎其微,不过我还是想把感情列为一个原因。因为人始终都是感情动物,即使再冷血的人,也是有感情的。
异姓王里,除了卢綰和刘邦是发小,几十年感情深厚,好的快要穿一条裤子外,其余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半路投靠过来的,甚至还有降将。刘邦对他们基本上谈不上有感情,主要还是利用他们的能力、身份等等。由于这些人的身份特殊(要么投降过来的时候就是王,要么开疆拓土立下封王的功劳),一统天下后不得不挨个封王。但不情愿的事肯定不会长久,于是除了吴芮,都被刘邦消灭了。
而张良则不同,他在刘邦心中的存在,始终是半师半友,两个人是在天下刚刚大乱的时候半路结识的,一见之下就大为投契: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史记·留侯世家》
一个教的开心,一个学的透彻,两个人名义上虽然是君臣,但刘邦对张良始终保持尊敬,因为张良并不单单是个书生,他胸中的韬略令刘邦折服。这一点从刘邦对待张良和那些儒生态度上的差异就能感受到,张良的劝谏与谋划,刘邦几乎无所不从,尊敬而亲昵地称呼“子房”,对儒生则是各种辱骂,自称“而公”。
这种私人情感基本上贯穿了刘邦的后半生,张良也因此得以幸免,没有遭到清算。
做法差异
张良不愧智者之称,既善于谋兵、某国,又善于谋人、谋己。而韩信、英布这些人就显得没什么政治头脑了。
有秦始皇这种独裁者“珠玉在前”,因此汉朝建立后,大一统的王朝已经是大势所趋了。同时,伴君如伴虎,鸟尽弓藏这些历史上反复上演的桥段,实际上并无什么新鲜感了。但是,韩信、英布这些人还想着春秋战国那一套,想关起门来当大王,过自己的小日子,并没有看清形势。对于鸟尽弓藏这种事,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就算他们真的不知道,他们的僚属也会提醒的,比如蒯通),但是异姓王的诱惑让他们视危险而不顾,总想着刘邦会仁慈地放过他们。于是既不主动削去王爵封号,也不想失去兵权,结果到头来,连命都丢掉了。
再看看张良在统一天下后都干了什么,先是推掉了三万户的食邑,然后打感情牌要求食邑留县(二者初次相遇的地方),以示忠心不忘本;除了刘邦遇到难题的时候出出主意外,基本上借着体弱多病的原由,常年在家辟谷修道,以示无野心,对权力不感兴趣,只想修道成仙;被吕后逼到躲不掉的时候,出谋划策稳定了刘盈的储位,相当于交好了继任之君和吕氏家族。这样一个无野心的人,刘邦怎么会对付他,而刘邦死后,他同样高枕无忧。此外,张良在确保自己无虞的同时,还顺便搭救了一下老友长沙王吴芮,他的韬光养晦之计使得后者成为大汉硕果仅存的异姓王。用人精来形容张良已经不够了,他的确当得起“谋圣”的称号。
从身份,到感情,再到做法分别进行评估,韩信、英布等人都是要被清算的,而张良每一项都胜出,都是安全的,因此结局迥异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