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各国的实力是怎么样的?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天下?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为何能统一天下的分析!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战国时代,有七个主要的强国,每个国家都有不俗的实力。楚国的面积最大,达1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齐国经济实力最强,有人口300多万;魏国最早在战国时期强大起来,占据大量的肥沃土地,有先发优势;赵国建立了强大的骑兵,占据高原俯瞰六国。而秦国在七国中经济文化是相对落后的,为什么可以统一全国呢?关于秦国统一的原因,古人多有论述,小编则总结一些主要的因素,进行深度解析。
一,独以一面制诸侯的地理优势
秦国位于关中地区,是著名的天府之国。关中自古为四塞之地,东边有函谷关、崤关、武关、潼关等要塞扼制通往关东的要道,易守难攻;北边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在匈奴崛起之前,该地区是没有任何强大的游牧民族威胁;南边是秦岭、大巴山,道路难行,难以对关中造成威胁;西边则是西羌、义渠、西戎等族的活动区域。
战国局势
在秦国强大之前,其威胁主要来自于西边的游牧民族,而秦国也是和这些游牧民族的斗争中不断崛起的。春秋时期,秦国主要和西戎作战,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大大削弱了西戎的威胁。战国时期,又兼并了义渠之戎,使得秦国的后方在无威胁。因此,在战国的时候,秦国的威胁基本来自于关东地区,因此形成了“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的局面。而兼并了西戎地区,也使得秦国拥有了天然的养马之地,“北有胡貉、代马之用”,为建立强大的骑兵提供了保障。
秦国在地理上另外一大优势就是拥有两大农业产区,为战争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保障。关中地区,位于渭河流域,地势平坦,沃野千里,非常适合于农业生产,因此被称为“天府之国”。商鞅变法时期,颁布“垦令”,鼓励农耕,招徕移民,大大促进了关中地区农业的开发。战国后期,郑国渠修建,“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另外一大农业区是巴蜀。前316年,秦国灭吞并巴蜀。此后秦国在这里不断进行开发,有著名的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使得成都平原成为了第二个“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
和秦国相比,关东六国基本平原相连,缺乏秦国的优势。魏国虽然占据的平原地区较多,但是处于四战之地,又险可守,导致兵力分散。最终魏国因为周边的齐、秦、楚进攻而衰落。燕赵大地多山区,虽然可以俯瞰天下,但是农业生产不够稳定,同时也面临齐国的威胁。齐国地处山东半岛,但是也同时和燕、赵、魏接壤,最终因为五国联合进攻而衰落。楚国虽然面积大,但是境内土地大多数没有得到开发,出现了地广人稀的局面。楚国北部边界线太长,同时要防御秦、魏、齐三大强国,也造成兵力分散。而韩国太小,没有多少竞争力。
二,秦国的集权程度化最高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的总体发展趋势就是分封制不断被中央集权制取代,贵族制度逐渐被官僚制度取代。分封制度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力量,因此进入战国后,各国都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魏国有李悝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齐国有齐威王新政等。不过列国的变法中,秦国商鞅变法是最彻底的。
商鞅
商鞅变法的一个核心就是加强集权。他经济上废除了公社残余的井田制,推行了土地私有制,也就瓦解了贵族的经济基础;废除分封制,推行了郡县制,使得地方垂直控制于君主的手中;实行“一法而治”,也就是废除了过去“刑不上大夫”的礼治,加强了君主和国家的权威;废除旧世卿世禄制,推行军功授爵制,也就是将贵族世袭的权力取缔了。这些政策,使得秦国的贵族势力遭到了惨重的打击,而君主的专制得到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也就有利于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也可以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战。
郑国渠
商鞅变法的另外一个核心就是“一民”政策,也就是严格控制平民的生产、生产、思想。“一民”的方法在于操纵赏罚的杠杆,“开必得之门,明必死之路”,通过一些非常手段来引导百姓顺从。“赏”是利用民众的功利心理来进行诱导,“罚”就是使用强制措施进行禁止。农战政策就是“一民”政策的具体体现,他想规定百姓必须从事于农业或者战争,严厉打击工商业、娱乐业等。通过参战,可以得到了更多的物质、权力奖励。为防止百姓偏离“一民”轨道,就出台严刑峻法来限制。农战政策一是提高了秦国的粮食产量,二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师”。秦国的国家基本为农业和战争服务,演变为战争机器。
秦法
商鞅被车裂之后,商鞅制定的制度和法令得到了长期的贯彻和执行。直到秦始皇建立了秦朝,其基本的政策依然沿用了商鞅制定的政策。《史记》给了商鞅变法非常肯定的评价:“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不过这种所谓“秦民大说”乃是变法最初的带来的效果,这种政策长期推行必然带来“天下苦秦久矣”的反面作用。
和秦国相比,关东六国的改革就显得不那么的彻底和激进了,其中齐、楚两国保留了大量的分封制残余,国内的力量难以统筹。根据考古发现,关东六国的墓葬从君主到平民呈现几个等级差距,而秦国的墓葬则是君主墓葬独大,这恰恰反应了东方六国的君主权威还未达到高度的集中。如楚国,吴起变法严重威胁到了贵族利益,最终被处死,变法也被废除。战国中后期,“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等封君,他们拥有很大的权威,甚至高于君主,这就是分封制残余代表。
三,国家政策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在君主国家,君主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这方面,秦国无疑是相对幸运的,秦国从秦孝公开始,经历的惠文王、秦武王、昭襄王、庄襄王、秦始皇都是非常出色的君主。这也就是避免了秦国在某一代出现崩溃和大面积腐败的局面。这一点,东方六国就没那么幸运了。楚国从楚怀王开始,基本都是昏庸无能之君,齐国从齐愍王开始就基本是庸君,魏国只有战国初期的魏文侯才算一带雄主,之后的君主严么昏庸,要么出现了重大的失误,而燕赵出色的君主只有燕昭王和赵武灵王。
秦孝公
国家的君主没有远见,不仅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实力,也导致外交政策的不稳定。秦国强大起来后,形成了“合纵”和“连横”斗争的局面。“合纵”就是关东六国形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连横”就是秦国拉拢东方一国来破坏“合纵”。在初期,合纵多次显示出了力量,前296年,孟尝君联合齐、魏、韩三国伐秦,秦国被迫归还侵占的土地。但是合纵的政策并没有得到坚持,后来楚国背叛联盟,导致齐楚联盟破灭,楚国被齐、秦两国进攻,实力衰落。此后的合众都是不成气候的。
秦国君主一直坚持扶持东方弱国以进攻强国的政策。在魏国遭到打击后,魏国主要成为了秦国的连横对象,有了魏国作为缓冲,六国就难以直接进攻秦国。齐国则是秦国连横针对的对象,虽然秦国并未直接出兵攻打齐国,但是连横以抗衡齐国是基本方针。前284年,乐毅带领燕、赵、楚、韩、魏五国攻齐,导致齐国衰落,这是战国局势变化的关键一次战役,也标志着秦国的连横战略取得了胜利。此后,秦国又转而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稳住齐国,各个击破。
人才是战国不可多得的资源,各国都兴起养士之风,所谓“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而秦国本土由于文化相对落后,造成了人才的缺乏。不过秦国却广泛地引进他国人才,秦孝公时有商鞅、惠文王时张仪、昭襄王时有范雎、嬴政时有吕不韦、李斯等,这些人才都来自于他国,但是为秦国效力。嬴政时,曾下达“逐客令”,李斯于是上《谏逐客书》,论述了他国人才对秦国的重要性,让嬴政收回了命令。
关东六国则不同。魏国曾是人才大国,魏文侯因为重用人才而强大,但是之后的吴起、商鞅、张仪、范雎、孙膑都被排挤出魏国,人才流失严重。齐国是战国时代的人才聚集地,但是他们多研究学术活动,很少参与政治活动,对国家大政方针很难起到作用。燕国在燕昭王时广招贤才,但是却主要用于攻伐齐国,此后的君主也没有类似行为。
秦国总体的政策较好,富有持续性,因此秦国在战国时代的疆域就不断扩大。到了战国中期,秦国的面积已经仅次于楚国,人口达到了500万,和楚国相当。而其他六国在面积上和人口上难以和秦国抗衡。随着秦国在军事上、外交上的不断胜利,最终秦国在长平之战后形成了独霸的局面,统一六国的形势已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