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葛亮去世后,蜀军发生了哪些变故影响蜀汉的未来?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去世后,魏延没能接管军权,如他接管蜀军能够北伐成功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托孤后,为了完成平生的夙愿,在稳定内部后,就向曹魏发动了北伐。由于种种原因,诸葛亮一直不能消灭关陇的曹魏军队,夺取关中。在他的最后一次北伐中,诸葛亮因为长年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在他去世后,蜀军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影响了蜀汉的未来。
一、魏延之死。
诸葛亮病逝给蜀军带来最大的变故,就是魏延之死。在诸葛亮去世时,他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将蜀军撤回汉中。在他的心中,是没有人能够代替他的位置,继续领导北伐的。因此,在他发起最后一次北伐时,就已经为万一自己病逝军中做了准备。
他秘密向刘禅上表,推荐蒋琬为自己的继承人。在刘禅的朝廷里,为蒋琬留下了一个执政班子,管控全局。诸葛亮还给蜀汉留下遗策,停止北伐,休养生息。可是在前线的蜀军中,他要面对的是魏延这个难题。这是因为他的职位仅次于诸葛亮,按照正常情况,应该由魏延接任诸葛亮的职务。而且魏延是坚决要求北伐的,如果他接管了蜀军军权后,肯定要继续对曹魏发动战争。这样,诸葛亮预先的布置就落空了。
因此,诸葛亮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他在去世前召开最后一次军事会议,特意没有叫魏延参加。在这次会议上,诸葛亮将军队交给魏延的死对头杨仪,让他率领撤回汉中。至于魏延,诸葛亮安排他为蜀军断后。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蜀军就抛下他撤回。
这自然引起了魏延的愤怒。他和前来传达命令的费祎商量,要夺取蜀军兵权。费祎是诸葛亮安排计划的幕后执行者,自然跑回大营,并出卖了魏延。于是大军丢下魏延撤退,魏延得知后率领自己的军队迅速撤退,提前到达了谷口,堵截杨仪。蜀军大将王平前去斥责魏延,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敢这样做事。
魏延的部下知道魏延理亏,纷纷离散。魏延只得率领儿子和几个亲信逃往汉中,在半路上被杨仪派去的马岱所杀。杨仪还为了泄私愤,灭了魏延的三族。不过,当蜀军主力安全撤回后,杨仪的所有权力都被剥夺。在杨仪与费祎发牢骚后,他的话也被费祎密报给刘禅,被削职为民,流放边郡,随即被逼自杀。
二、魏延能否接管蜀军的政权。
魏延的死是蜀汉的一大损失,因为按照能力、资历上来讲,大家都公认他是接替诸葛亮的最佳人选。魏延一死,得知消息的司马懿马上向曹睿报告,要求率军伐蜀。只是因为曹睿急于享乐,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否则的话,曹魏的讨伐战争早就落到了蜀汉头上。
不过,我们平心而论,魏延要接管蜀军兵权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这个主要的原因在诸葛亮的身上。只要诸葛亮不愿意魏延接替他的职位,魏延就难以接任。在第五次北伐前,诸葛亮就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为以防万一,他就给自己秘密指定了继承人蒋琬。诸葛亮之所以要秘密指定,就是为了防备魏延。仅仅从这一点来看,魏延的命运就已经凶多吉少了。在诸葛亮去世前,他已经将所有的一切安排停当了,一切都看魏延的行动了。
诸葛亮手下有两位得力人才,文有杨仪,武有魏延。这两人是诸葛亮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可是两人的关系水火不容。这两人都有各自的缺点,杨仪是一个卑鄙小人,喜欢仗势欺人。魏延则是一个自傲的人,他虽然善养士卒,骁勇善战,可是跟同事们关系不好。这两人自然发生了剧烈冲突,甚至发展到魏延用刀威胁杨仪的地步。
很难说诸葛亮在两人之间是否有所动作,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诸葛亮没有去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因此,在诸葛亮撤军的时候,他巧妙地利用魏延和杨仪的矛盾,使得蜀军安全撤回了汉中。至于魏延和杨仪,则双双毙命。这是因为有蒋琬执政,又不发动对曹魏的战争,这两人不但失去了用处,还成为蜀汉政权的隐患,不可不除。
由于诸葛亮的运作,魏延想要接管蜀军就只能采取非常手段了。而我们从整个事件的过程,可以看到魏延要接管蜀军,主要的将领却没有听从帮助他的。在这些将领中,连他最亲近的老搭档吴懿都背离了他。不过,我们从魏延死后,吴懿接管汉中也就释然了。诸葛亮在生前背着魏延、杨仪,已经给这些将领安排了未来的职位。这些将领是不会跟魏延走的,相反,如果魏延一死,他们反而会升官晋爵。
魏延对如何接管蜀军也有他的考虑。他把希望寄托在平时跟他关系很好的费祎身上。魏延在费祎前来向他传达断后任务时,不但明确拒绝了这个任务,还和他商量如何接管蜀军。费祎当时在蜀军中担任司马的职务,魏延想要拉拢费祎,以两人共同的名义来发布命令,将蜀军重新部署,继续北伐。
但是,魏延被费祎欺骗出卖。费祎假装同意魏延的意见,找了个理由就逃回了蜀军大营。蜀军将领们得知了魏延的态度,马上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布置,抛弃魏延撤退了。魏延只得铤而走险,上演了南谷口的那幕悲剧。
由此可见,由于诸葛亮长期的各种安排,魏延想要接管蜀军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如果魏延听从断后的命令,这就说明他认可服从比他职位低的杨仪的命令。这样,当他回到汉中等待他的将是蒋琬对他的处分。这样,魏延虽然屈辱,还能够得条活命。
否则的话,等待魏延的就是死路一条。不是被抛弃,让司马懿消灭,就是和杨仪争权被杀。可是,如果魏延能够苟且偷生,那他就不是性情刚烈的魏延了。所以魏延选择了反抗,最终被杀。
三、如果魏延接管军权会怎样。
如果魏延反抗成功,夺取了蜀军的军权,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知道,诸葛亮在发动第五次北伐前,就对他万一死在战役中的情况进行了安排。魏延如果夺取了蜀军军权,只能意味着一件事,那就是诸葛亮计划的破产。
按照魏延向费祎提出的设想,那就是诸葛亮的丞相府官员护送他的棺椁回去,自己来接管军权。从这一句话里,我们就可以知道,整个蜀军的组织机构,其实不是国家的组织架构,而是丞相府的组织架构。魏延的这个建议,实际上是对军队的组织架构进行改变,对诸葛亮丞相府对军队控制人员的一次大清洗。
魏延这样做的目的何在?说穿了就是要求归政于刘禅,如果没有刘禅的支持,魏延是没有权力不听从诸葛亮的安排的。我们知道,魏延是刘备最忠心耿耿的部下之一。如果魏延控制了蜀军主力,在他的帮助下,刘禅将提前夺回自己的权力。这样,诸葛亮生前的一切布置将灰飞烟灭。费祎作为诸葛亮的心腹,当然是不同意的。因此,费祎才会出卖了魏延,把他的计划破坏掉了。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魏延说的由自己率领蜀军,继续北伐,只是他接管蜀军的一个幌子。他和费祎商量撤走丞相府的人员,再改组蜀军的编组,就是为了自己接管蜀军做准备。但是我们可以想到,一支人心惶惶的军队,是无法与司马懿对抗的。因此,在魏延接管蜀军后,他最可能采取的行动,还是撤军。在安全撤回汉中后,魏延再寻找机会北伐。
假如魏延不撤军,他还是难以打败司马懿的。首先,在当时东吴北伐的军队早已撤回,蜀军已经成为一支孤军。曹睿在打退吴军后,拒绝了大臣要求增援司马懿的建议。他认为司马懿的军队完全可以控制关中的局势,自己根本不用为此操心。如果魏延和司马懿交手,就算是打败了司马懿,曹魏依然还可以从关东调遣更强大的军队来阻截他。从双方的实力来说,魏延的胜利渺茫。
其次,从双方的军事能力来看,司马懿并不比魏延的能力差。魏延曾经对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谋,而司马懿也采取过克日擒孟达的行动。魏延如果采取机动作战,司马懿也会发挥自己铁骑的威力。因此,在双方的军事能力方面,魏延对司马懿也没有什么优势。
最后,蜀军由于诸葛亮的去世,军心士气遭受了沉重打击。蜀军跨越秦岭,在敌人的控制区盘踞了百余日,这对于蜀军的后勤保障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士兵们也由于长期的作战行动,感到十分的疲惫。再加上魏延接管蜀军,他还要整合军队,其他的将领对他面和心不和。这一切,都严重降低了蜀军的战斗力。
在这种情况下,魏延如果要强行和司马懿进行决战,很可能凶多吉少。最好的情况就是和司马懿打成平手,安全撤回。
结语:
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期间病逝,蜀军军权的归属,关系着蜀汉政权的命运。它不仅仅是魏延个人的事,背后还关联着蜀汉每个人的方方面面。如果魏延接管了政权,诸葛亮生前的所有布置都将毁于一旦。作为刘备最忠心的部下之一,他肯定会要求还政与刘禅。有了魏延的支持,这个目标是能够达到的。这样,蜀汉的历史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魏延接管蜀军的计划中,清洗诸葛亮在军中的府中官员是计划的第一步。他要求这些人员护送诸葛亮的棺椁回去,自己则重新编组军队。可以看到,魏延说的接管军权继续北伐,只不过是他夺取军权的幌子。可惜他在这方面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被诸葛亮留下的计谋和人员轻松挫败,魏延也因此丧命。
如果魏延能够顺利接管军队,他也不可能北伐成功。在军队实力上,将领能力上,军队士气上,魏延都无法凌驾于司马懿之上。所以说,魏延在接管军队后,他最可能采取的行动就是撤退。先回到蜀中去帮助刘禅归政,然后再寻找机会北伐。否则的话,他无法打败司马懿,最好的结果也是安全撤回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