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时期,翰林院为什么会设置“棋待诏”这样的官职?

  棋待诏的设立,始于唐朝。翰林院设置“棋待诏”这样的官职,用以招揽国内(甚至包括国外)的围棋高手。唐朝的帝王多爱好围棋,这是棋待诏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文武官员以及平民百姓普遍爱好围棋的原因之一。棋待诏的设立可以分为形成期与固定期两个阶段。唐玄宗以前,棋手候命于翰林院,等待天子宣召,并无官称。玄宗时才正式定为官职,即“棋待诏”。这种官职没有品秩,属于使职差遣之类,在翰林院中的地位比较低微。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简介

  唐朝著名诗人张籍有诗曰《美人宫棋》: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这首诗描绘了唐朝宫女下围棋的情景。唐朝曾在宫内设棋博士,专教宫人下棋。

  关于棋博士,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载:宫教博士二人,从九品下,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初,内交学馆隶中书省,以儒学者一人为学士,掌教宫人。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习艺馆,又改曰万林内教坊,寻复旧。有内教博士十八人,经学五人,史、子集缀文三人,楷书二人,庄、老、太乙、篆书、律会、吟咏、飞白书、算、棋各一人。开元末,馆废,以内教博士以下隶内侍省,中官为之)。

  从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出,唐朝廷对宫人的文化水准要求很高,教授课程也比较广泛。恐怕当时一般的私塾也达不到这样的程度。内教十八博士中有棋博士一人,可见对棋艺的重视。至于棋博士的人选,从“开元末……中官为之”来看,对他们的技艺水平要求并不高,大约只教会宫人下棋而已。

  词义

  而所谓“诏”,即指皇帝的诏书,“待诏”犹言候命。汉时以才技征召未有正官者,命之待诏,有“待诏公车”、“待诏金马门”待名目。唐初于禁中置翰林院,为内廷供奉之所。取名翰林者,本寓文翰如林之意,但在唐初的翰林院中,除文词、经史之外,尚有棋、卜、医、术等各种专门技艺人员。他们定期入值当班,待诏于院中,以备天子召见,陪着下棋、作画、写字,以一己之长为天子游居宴乐服务。唐玄宗时,以“待诏”名官职,称为“翰林待诏”。

  史料记载

  据史料记载,唐玄宗即位之前,便经常召出使长安的日本僧人辩正进宫对弈,赏赐了不少奖品。被认为将围棋带入日本的吉备吉真,活跃于长安棋坛,为日本人所崇敬。日本现今藏于正仓院的紫檀盒形十九道围棋盘,相传是唐玄宗所赠。

image.png

  概述评价

  唐玄宗喜好对弈,且有棋谱流传下来。中国现存可考的最早棋谱集《忘忧清乐集》载有“唐明皇诏郑观音图”。除辩正、郑观音外,唐玄宗也经常与大臣、王族、妃嫔等对弈。

  以棋选才

  唐玄宗亲试李泌的故事,广为流传,亦是以棋为媒。玄宗举行全国神童选拔,一位叫做员俶的九岁小孩舌战群童脱颖而出,唐玄宗非常高兴,顺口问他:“还有比你更聪明的孩子吗?”员俶答道表弟李泌年方七岁,才学比自己更高。玄宗立即派人飞马接来李泌,自己与燕公张说对弈。

  李泌到来,玄宗便指着棋局试李泌的才学。张说先做示范:“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李泌稍假思索即对以:“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句句不离棋而无棋字,令玄宗龙颜大悦,嘱咐李泌父母悉心教导,将来必成栋梁之材。后来李泌果然功勋卓越,成为肃宗、代宗、德宗三个朝代实际上的宰相。

  任命资格

  棋待诏的任命,大致要经过推荐与考选,滥竽充数,没有真才实学是不行的,所以唐朝的棋待诏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国手。朝廷行将这些人选拔到京师,他们又通过自己的棋艺活动推动了围棋的发展。

  棋待诏的棋艺活动,不单单是陪侍皇帝下棋,局限在宫廷的小圈子里与世隔绝。他们还从事以下几方面有意义的活动:一、外交活动,如顾师言,接待日本国王子,切磋棋艺,成为中日围棋交流史上的佳话。二、参加公开的棋会和比赛。如王积薪,曾在燕公张说家、太原尉陈九言“金谷”园,与好手对局,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三、著书立说,弘扬棋道。如王积薪著《棋诀》三卷,成为棋家之宝典。唐朝著名的棋待诏有如下几人:王叔文、王积薪、顾师言、滑能、朴球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