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棉被的时候,古时候富人与穷人分别是如何过冬的?

  在没有棉被或蚕丝被之前,古时候的富人和穷人都会用一些保暖的东西度过寒冬。睡觉时,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只会盖“寝衣”就寝。要详细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来捋一捋棉花的历史吧。

  我国最开始是没有棉花的。棉花这种植物,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千年的印度河流域。
到了9世纪,摩尔人才将棉花的种植方法传到了西班牙。15世纪时,棉花又被传到英国,然后相继又传到了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事实上,中美洲早已有了棉花,原住民已经懂得用棉花纺织衣服和毯子的方法。

  16世纪时,当西班牙人进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后,发现当地的植棉业已很发达了。岛民们甚至还将彩色棉花纺织成布匹,做成了颜色好看的服装。

  公元前2000年,我国在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但在中原地区,起初人们只将棉花作为观赏植物,并不知道它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苏莱曼游记》中记载:北京地区所见到的棉花,还是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植物。

  《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

  由此可见,如今在纺织工业中拥有重要地位的棉花,最初只是被我国古人当作花、草一类的植物看待的。

  据史料载,棉花是通过以下途径传入我国的:

  由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

  南路:

  第一条途径,是由印度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以及广东、广西。在秦汉时期传入了福建、四川等地区。

  第二条途径,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

  第三条途径,是非洲棉经西亚传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

  北路:

  宋元交迭之际,棉花已被传播到了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到了13世纪,北路的棉花已传到陕西的渭水流域。
由于非洲棉和亚洲棉的质量都不好,产量也较低,到了清末时期,我国又从美国引进了良种陆地棉。到了现代,我国种植的全是各国陆地棉和它们的变种。

  民间运用

  据史料载,我国边疆地区的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比中原要早得多。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和珍贵。

  目前中原地区所见到的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也就可以推断出,在唐宋时期,棉花已经开始向中原移植了。从那时开始,棉布就逐渐替代了丝绸,成为普通百姓主要的服饰材料。

  元代初年,政府专门设立了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向百姓征收棉布,每年多达10万匹,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的纺织衣料。

  元代之后,明、清的朝廷除了大量征收棉花棉布之外,还出版了植棉技术的专业书籍,可见朝廷对种植棉花是多么得看重。

  明代宋应星的 《天工开物》中记载:“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古时候的取暖方式

  在寒冷的冬季,古时候的富人和穷人都是用一些能够保暖的材料来御寒过冬的。

  火、炉

  在远古的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学会用火了。那时候主要通过烧柴火来取暖。在那时的居住遗址内,专家们还发现过用火的烧土面和灶坑,可以推断,那时候的人们主要是通过烧火采暖。

  后来到了春秋时期,人们设计出了一种“燎炉”,富人们在它里面可以添加木炭取暖,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

  人们为了御寒,还会选择在冬季吃一些养生的食物来补充热量。贵族用陶或者铜鼎来烹调食物,平民一般会用鬲。它们虽然材料不同,但都是通过在器皿下烧柴或炭的方式来煮熟食物,这也是“火锅”的雏形。同时,富人还会喝酒御寒。

  在春秋战国时期,宫廷中已经有了蚕丝被。

  到了秦朝时期,皇宫中已出现“火墙”或“壁炉”,考古学家在咸阳宫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了三座壁炉,其中两座都是供浴室来使用的。这些壁炉主要是用来烧炭,墙上会有烟孔,避免炭烟中毒。

  贫苦的百姓如果有点条件的,会在家里做一个简易的火炕御寒。

  那个时代,由于蚕丝被非常昂贵,除了王公贵族之外的人们在睡觉时,虽然没有棉被或蚕丝被,但也会盖一些东西。有一种“寝衣”,就是在睡觉时盖在身上御寒的。这种“寝衣”,类似于披风,在走路时也可以披在身上。一物能多用,也说明古时候人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严寒了。

  在先秦时期,这种寝衣是带着袖子和帽子的。古时候人席地而坐的时候,裹着寝衣也非常暖和。当然,穷苦百姓只能用麻来做寝衣。

  火、墙

  在秦兴乐宫里还设计了火墙,那时是用两块筒瓦相扣成一个瓦筒,再逐一相连起来就成了一个管道。再将这管道与炉灶相连,围在墙的内侧,使管道内的热气散发到房间中,从而起到保暖、升温的作用。这应该就是暖气的最初原理和形状。

  椒房

  椒房殿也是古时候皇宫的取暖设备之一。之所以叫“椒房殿”,是因为四周的墙壁是用花椒的花朵磨成粉之后,再和泥涂壁而成的。除了墙壁上的花椒花粉对人体有好处之外,它还有保暖的作用。

  据《西京杂记》记载:

  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 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 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

  瑞炭

  到了唐宋初期,棉被还没有开始流行,百姓在睡觉御寒时,依然沿用着先秦时期传下来的寝衣。后来在杜甫的诗中,曾提到: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这里的“布衾”指的就是大一点的寝衣,而那时候因为还没有流行棉花,人们会在里面加一些丝质衣服的碎片或者芦花,这样可以达到保暖的目的。

  唐后期,虽然已经有了棉被或蚕丝被,但是在取暖的设备上,仍然有很大的改进。

  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此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

  这里提到的炭,是指从西凉国进贡来的青色的炭,又被皇家称为“瑞炭”。

  那时,人们还发明了铜质中空的手炉:椭圆形的炉中放火炭或者尚有余温的灶灰,在炉子外还可以加一层布罩。

  宋朝对进贡来的炭更加考究,宋高宗不仅要进贡的人先把炭制成野兽的形状,还指明只要“胡桃文鹑鸽色”炭。宋高宗虽然奢侈,但那时战争频发,他对守卫边关的将士还是非常体恤。除了发放基本的薪水之外,朝廷还会按照将士的级别赏赐将士的衣物和炭火。因此,那时对薪和炭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在《宋史·食货志》中就有记载:

  京西、陕西、河东运炭至京师,薪以斤计一千七百一十三万,炭以秤计一百万。

  在宋代,还发明了一种叫“汤婆子”的保暖用具。由于它成本比较低,所以在民间很快就流行起来了。“汤婆子”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也是现代热水袋的雏形。它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上方开口带有帽子,从这个口子里灌热水进去,就能抱在手上或是放进被窝取暖了。这种价廉物美、经久不坏的取暖用具,甚至还有很多传到了清朝。

  手炉

  明代时,人们总结了前朝手炉的优缺点,又逐渐设计了很多更具实用性的小巧手炉。小到可以放入袖中,还会在手炉里添加一些香薰药料。后来,这些精美的销售炉也就成了贵族把玩的艺术品了。

  夹墙

  明清的皇宫为了御寒,在设计皇宫时,为了对抗寒冷,建筑师们想出了一个方法。他们把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在墙下有预设的火道和添火炭的地方。在炭口点火后,热气就会顺着整个夹墙瞬间提升屋内的温度。

  暖阁

  清朝皇宫中的暖阁是根据火炕的原理改造的地下火道,也是现代地暖的雏形。

  在《宫女谈往录》一书中,慈禧太后身边的宫女就这样回忆:

  宫殿建筑都是悬空的,像现在的楼房有地下室一样。冬天用铁制的辘轳车,烧好了的炭,推进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里像在暖炕上一样。

  熏笼

  皇宫的室内也会设置熏笼。东汉时期的《说文》中有关于熏笼的注释,唐代的自居易在《宫词》一诗中写道:“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熏笼分为盆和笼两个部分,制作非常精美,大的熏笼达数百斤,有一米多高,有的甚至是青铜鎏金的,还有珐琅的。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处都设有熏笼,熏笼有大有小,样子非常华丽。

  在民间,也有简易的熏笼。里面的盆其实就是一个黑色的小砂锅,外面的“笼”用竹条编制,将黑色的小砂锅固定住。这种“熏笼”一直流传到上个世纪,很多地方都还在使用。既可以坐在上面,也可以拿在手中。

  棉被的风俗

  自从唐宋开始流行棉被之后,就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弹棉花。

  “弹棉花”又称"弹棉""弹棉絮"和"弹花",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从元代开始,这个行业就正式进入了史料。

  元代王祯《农书·农器·纩絮门》载:当时弹棉用木棉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县弓来弹皮棉。

  旧时,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为人弹棉絮,被称为"弹棉郎"。时至今日,虽然在设备上大有改进,但仍有这个手工行业的坚守者。

  在我国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习俗,女儿出嫁时,通常都要陪嫁一些新棉被,象征着日后的日子温暖富足。按民俗,普通人所用的纱,一般都用白色。但作为嫁妆时,棉絮必须以红、绿为主,这才喜庆和吉利。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