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时候皇权社会下弑父篡位的人有什么?结局如何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时候皇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古时候皇权社会,虽说在皇帝宝座的诱惑之下,父子亲情也会淡化很多,但由于古时候极为重视忠孝之事,再加上皇帝权力远胜皇子,因此历史上弑父篡位之事其实并不算多,不仅弑父后成功荣登大宝者仅有五人,且这五人没有一个能够坐稳皇位。
刘邵弑宋文帝刘义隆,在位三月兵败被杀
刘邵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长子,其母为皇后袁齐妫,刘邵在六岁时,便被立为了皇太子,刘义隆不但为儿子修建了华美的宫殿,甚至还命中庶子率领东宫二率禁军随扈左右,可见刘义隆对这位未来国君的重视程度。
刘邵身处太子之位二十余年,本来一直深受宠爱,后却因北伐之事导致父子间生了嫌隙,而刘邵私下又和弟弟刘濬私下犯下很多过失,由于担心被父亲责备,便求教于巫女严道育。严道育乃是刘邵姐姐东阳公主养于宫中的巫女,自称能通灵御鬼,而刘邵则对其的道法深信不疑,于是便在其劝说下,刻了一个玉雕人像,埋在了含章殿前。
后来此时被宋文帝所知,但由于刘邵、刘濬两人认罪态度良好,因此并未过于苛责,只是命人对严道育严加追索,谁知严道育就化身尼姑藏在太子东宫。直到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宋文帝在得知严道育仍在东宫活动后,这才起意要废黜刘劭、赐死刘濬,但在与近臣王僧绰、徐湛之、江湛在新太子人选上产生了分歧。刘义隆在与近臣商议新太子人选的同时,又将这些打算透露给了潘淑妃,潘淑妃连忙将消息告诉了儿子刘濬,刘濬又马上报告了刘劭。
刘邵为求自保,决定抢先发动政变,于是在二月二十日晚间率领亲信将士两千夜闯皇宫,杀父弑君,自立为帝,改元“太初”。不过,刘邵在位仅仅三个月,便被率兵讨逆的武陵王刘骏击败,刘邵被俘杀,年仅29岁,史称“元凶”,而严道育也被当街鞭杀,焚尸扬灰。
朱友珪弑梁太祖朱温,在位不足一年政变被杀
朱友珪,又名朱友球,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朱温次子,母为亳州营妓。朱友珪初封郢王,历任左右控鹤都指挥使、莱州刺史。
朱温这个人贵为开国皇帝,但却是个十足的好色之徒,尤其是在正妻元贞皇后张惠过世后,堪称荒淫无道,不仅不放过大臣的妻妾,甚至经常将儿子的妻妾召入宫中陪侍。而他的儿子们不仅对此并不反对,反而利用妻子在父亲面前争宠,博取朱温欢心,从而争夺储君之位。
彼时,朱温因朱友珪狡猾多智谋,而养子朱友文不仅年长,且多才多艺,因而更加喜欢朱友文。与此同时,朱友文的妻子王氏极为漂亮,也深得朱温宠爱。乾化二年(912年),朱温病重之际,便想将皇位传给朱友文,结果此事却被同在皇宫中侍奉的朱友珪之妻张氏得知。张氏又将此事告知了朱友珪,并劝其早早谋划。
朱友珪于是立即与左龙虎军统率韩勍商议,由其连夜带领牙兵五百人人随朱友珪混杂在控鹤卫士里进入宫中,趁夜斩关入万春门,进入寝宫杀死朱温,并于乾化二年六月十六日(912年7月27日)篡位称帝,改元凤历。凤历元年(913年)二月,朱温的外孙袁象先发动政变,朱友珪被杀,其弟朱友贞即位后,因朱友珪弑父,将其贬为“庶人”。
王继鹏弑闽太宗王延钧,在位四年被堂兄所杀
王继鹏,后改名王昶,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太宗王延钧的长子,最初获封福王。长兴三年(932年),王延钧在天师陈守元的蛊惑下,竟然就此退位,命长子王继鹏掌管国事,虽然不久后王延钧便再度复位,但就是这次短暂的退位,却为王延钧引来了杀身之祸。
王延钧身边有个侍女李春燕,长得极为漂亮,王继鹏掌管国事期间两人来往密切,于是便有了私情,王延钧重新复位之后,王继鹏虽然仍与之私下来往,但却有了诸多不便,于是便请嫡母陈金凤向王延钧索要,王延钧不情愿地赐给了他。王延钧次子王继韬得知此事后,极为恼怒,图谋杀害王继鹏,王继鹏害怕之下便与皇城使李仿商议对付王继韬。
清泰二年(935年)十月十八日,王延钧病重,李仿趁机将曾经在王延钧面前说过自己坏话的李可殷杀死,震动朝廷内外。这李可殷也不是个一般人,乃是皇后李金凤的情夫,待次日王延钧的病稍微见好,李金凤便将李可殷之死告诉了王延钧,王延钧便命人查问李可殷的死因。李仿得知消息后害怕事发,于是蛊惑王继鹏率领皇城卫士闯入宫中,将躲在九龙帐下的王延钧刺伤,宫人不忍皇帝受苦,于是将其杀死,李仿和王继鹏随后又杀死了陈金凤、陈守恩、陈匡胜、归守明和王继韬等人。
清泰二年(935年)十月二十日,王继鹏即皇帝位,改名王昶,封李春燕为贤妃,是为闽康宗。然而,王继鹏在位仅四年,天福四年(939年)闰七月十二日,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攻破皇城,扶立王延羲(王延钧之弟)继位,王继鹏兵败逃至梧桐岭,与皇后李春燕及诸子一同被奉命追击的堂兄王继业所杀。
安庆绪弑伪燕光烈帝安禄山,在位两年被部将所杀
安庆绪,原名安人执,是唐朝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次子,母为安禄山原配康夫人,安禄山因善于骑马射箭而被安禄山所偏爱,不满二十岁时便获得鸿胪卿官衔,兼任广阳太守。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攻陷东都洛阳之后,安禄山于至德元年(756年)正月初一称帝,建立大燕政权,定都洛阳,年号圣武,安庆绪则被封为晋王。此后,安禄山又攻破潼关,一度攻入关中地区,然而此后随着唐肃宗李亨于灵武即位,战事开始进入僵持阶段。
至德二年(757年),安禄山由于身体肥胖,长年长疮疖,此后眼睛又逐渐失明,身体的疼痛,加上战事的不顺,使其脾气也开始变的暴躁了起来,动辄便对属下滥施刑罚,庄严便是其中之一。于是便蛊惑安庆绪,与阉人李猪儿一起将安禄山杀死。
杀死安禄山之后,安庆绪称帝,年号载初。不过,安庆绪这个皇位做的并不稳固,很快便因战局不利而被迫退出洛阳,逃往邺城,后又败逃相州。此外,叛军内部又爆发内乱,史思明乾元二年(759年)正月初一自立为燕王,而安庆绪则最终于乾元二年(759年)二月被史思明所杀。
史朝义弑伪燕昭武帝史思明,在位三年最终兵败被杀
史朝义是“安史之乱”罪魁祸首之一史思明的长子,跟随安禄山骑兵叛乱之后,曾率军镇守冀相二州。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归附唐朝后不久,再度起兵再次叛乱,杀死安庆绪之后,重立大燕国,自称应天皇帝,年号顺天,史朝义被封为怀王。
史朝义作为史思明的长子,不仅经常跟随史思明带兵征战,且因恭谦谨慎、爱惜士兵而深受将士们爱戴,但史思明却更偏爱小儿子史朝清,甚至想要废杀史朝义,改立史朝清为太子。然而,由于史思明猜忌残忍,因此他的这个计划随即便被随从泄露给了史朝义。
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史思明以史朝义为先锋,出兵攻往长安,然而史思明却多次被唐军将领卫伯玉击败,导致史思明对其能力产生了怀疑,甚至想要按军法斩杀史朝义及诸位将领,史朝义对此非常忧虑。
于是,史朝义在骆悦等人的劝说下杀死史朝义,用毡毯裹尸,用骆驼运回洛阳。之后,史朝义在洛阳称帝,改元显圣,并随即派散骑常侍张通儒等人赶赴范阳杀死了史朝清母子及其党羽。然而,史朝义在位仅三年,唐军便于宝应元年(762年)攻破洛阳,史朝义最终兵败自杀而死。
除了以上五位之外,历史上还曾发生过其他弑父事件,例如救母心切的拓跋绍弑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再如夺情泄愤的李宁林格弑西夏景宗李元昊,不过这两位虽然也都弑父,但是并未成功登基,因此并未将其列入。而隋炀帝杨广和唐穆宗李恒则只是有弑父嫌疑,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