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时候处决死囚时,选择在秋后行刑有什么用意?
在古时候处决死囚时,选择在秋后行刑有什么用意?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董仲舒则在《春秋繁露》中将这个含义上升到理论高度,“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后来所说的“秋后问斩”。
人们常常会在电视剧中,见到这样子的情节:罪犯犯了死罪,被判处死刑,但并没有立刻执行死刑,往往是到秋后问斩。假如一个人春季就被判死刑,也要到秋后问斩,那不是让罪犯多活了半年?为何一定要到立秋后,而不是别的日子呢?秋后问斩古时候历史真正存在吗?还是电视连续剧里边虚构的?
实际上,秋后问斩是真正存在的,也有很大的注意事项。依据学者考察和参考文献记录,自汉代开始,死刑犯的实行日期都会在冬秋这两个时节实行。秦代的那时候是尊法家学派的,推崇依法治国。但西汉逐渐推崇儒学,适逢是汉武帝时期,曾特地下诏全国各地征求好的治国战略。
这其中就会有儒家代表重臣谏书汉武帝刘彻,提议罪犯立秋后处决叶落归根,并不会逆天道,之后渐渐地就影响到后人,各个朝代都沿用这类方式。
因为科技人文的滞后和严重的迷信思想,古人不可以合理诠释大自然的一些问题,觉得灾难、疫情、瑞祥、丰年基本都是上苍赏赐的,因此人们的一切个人行为都需要遵循天意,适应天时地利,否则的话就会遭受上苍的惩罚。
皇上是君王,是上苍的大儿子,也理应顺天意而行,所以不单单设官、立制要与天意相符,刑杀、宽恕也不可以与天意相违背。
因此古人便把死刑执行的日期放到冬秋时节,由于春夏草木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人虽非草木,但亦属大自然的一部分,其生死轮回应合于自然,而秋季草枯枝落,处决囚犯才合天地萧杀之时。
有关秋后问斩,也有一种说法,往往挑选冬秋二季推行,主要是为了能以儆效尤。由于我国古时候以农牧业为主,古人生活作息和思想都是与农作经济息息相关的。上半年老百姓都需要忙农事,闲暇时间少,都没有闲工夫看斩首,秋季收获农作物后大家都没什么事做了,这样就让老百姓集中化观看斩首,起到了警告意义。
正如统治者期望的那般,或许是看见人头落地内心非常解恨,每到斩首,老百姓都蜂拥而至地跑去看,相互配合衙门示众。在古装电视剧中,一大堆人看热闹斩首,堵着水泄不通,都是经常出现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