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商业方面,汉文帝如何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
在工商业方面,汉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文帝文帝十二年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促进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交往。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工商杂税收入逐步超过了全国的田租收入,也使政府有财力减免田租。汉景帝恢复与匈奴等周边民族通关市,发展边境贸易。在“异物内流,利不外泄”的原则下,取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
汉文帝前十二年还废除了过关用传的制度,这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由于商业活动免不了人口流动与跨越地界,所以放在管制严格的汉帝国就非常痛苦。本着编户齐民和安全防范的角度,汉朝统治者对人口流动做了极大的限制。各郡、县、州的交界处和险要的山口、河岸都设有士兵把守关卡,严格防范自由出行。商人要运输货物,需要经过汉朝官僚颁发的许可凭证,才能在缴税后安全通过。
遇到汉武帝这样不懂体恤民力的君主,还要对盐、铁、酒等行业实行专营专卖,挤压民间商贾的生存空间。哪怕后人稍有松动,这种垄断体制也在汉朝施行了400多年。
汉朝商人所需要承受的关税很高。从《九章算术》和《三国志》遗留材料来看,关税通常设置在10%-50%不等,且需要在不同关卡重复征收。因此,过5关的商人就需要累积缴纳83%的税额。即便只过1关,也至少有10%的价值被瞬间蒸发。这还不算后期经营时所需要承担的消费和经营税。
汉朝的经营税被称为市税。具体税率目前没有完整记载,但仅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里的记录来看,对贩卖铁器和盐的商贾就会分别征收20%和16.6%的份额。商人还需要额外缴纳称为算缗的财产税。在武帝之前,这个税率仅有2%。到刘彻大肆敛财,就迅速飙升为6%。
如果你属于自产自销的小商人,则按照3%的税率进行征收。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是一个购买铁器到他县贩卖的商人,最少需要交纳商品价值的30%。如果你自己采铁并制作铁器贩卖,即便不过关也需要交纳40%的税。辛苦1年过后,还要再交纳3-6%的财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