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真的是从宋词发展而来的吗?

  元曲真的是从宋词发展而来的吗?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image.png

  提及中国的古典文学成就,人们首先就会说起唐诗、宋词和元曲。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元曲是最后的辉煌,因语言自然明快,反映生活图景生动活泼,对人物的刻画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和市井气息,因此是元朝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唐诗、宋词、元曲三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称宋词为“诗余”,即说明宋词是在唐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而元曲也曾被称为“词余”,如此看来,元曲似乎确实是由宋词演变而来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元曲的产生不能说和宋词完全没有关系。从本质上说,诗、词与散曲之间有着极为相似的渊源:它们的发生和发展都和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诗、词、曲都是既可唱可咏,又要倚声填词,合辙押韵,在一首作品中要求同时有形、音、意三方面的表现。相对于诗而言,词与散曲又属于“民间物”,起于民歌一类,早就存在。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曲调和民族的差异,它们虽然同为“人民创造”,在后来发展的过程中又被“文人加工”,走了一条从俗到雅的路线。因此鲁迅先生曾说:“词曲之始,也都文从字顺,并不艰难”,“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宋词与元曲的风格相差越来越远。从现存的两万余首宋词和元曲中留存下来的小令三千八百余首和套数四百五十余套来看。宋词的风格较为多样化,如王安石的豪放、苏轼的清旷、陆游的愤激、姜夔的典雅、李清照的婉约、贺铸的艳丽等,在这些作品中,以高雅含蓄之作为主。散曲的风格虽然也不少,但都是以通俗畅达为主,在表达上淋漓痛快,有着较多的民间俗曲的一些特色。打个比方,同样是描写对征夫的思念,宋人贺铸的词《杵声齐》与元人姚燧的《越调·凭栏人》就有所不同。

  杵声齐

  砧面营,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越调·凭栏人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在《杵声齐》中,作者透过字句的表达,调动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只有细心去体味,方能知道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而在《越调·凭栏人》中,作者将主人公的难处一点都不加遮掩地表达了出来,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寄吧,怕影响归期;不寄吧,又担心征夫在外挨冻受寒。通过作者通俗直率、活泼的语言,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女子激烈地思想斗争,语言真挚而有感染力。

  通过对这两首作品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元曲有着很强的开放性、很大的自由度和很强的表现力,并不同于唐诗宋词。说到底,元曲与宋词之间最大的区别,还是“雅”与“俗”,含蓄与通俗的区别,元曲完全颠覆了宋词的“雅”,创造出了“俗文化”。王国维说:“元剧实于新文体中运用新言语”,“古时候文学之形容事物也,率用古语,其用俗语者绝无。又所用之字数亦不甚多。独元曲以许用衬字故,辄以很多俗语,或以自然之声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学上所未有也。”虽然王国维所说的是剧曲,但散曲也不例外。

  元曲确实吸收和借鉴了宋词的一些部分,其中包括了很多宋词词调和词章。但是,元曲虽然有时候采用了宋词词调,风格却与宋词大相径庭。元曲风格通俗易懂,内容诙谐,多用口语、不避俚俗,另外在元曲中,还常常加入一些衬字、不拘平仄、加密韵脚,以及改变音乐旋律等。所以,元曲中虽有很多与宋人词调同名,但是在格律上,二者的区别却非常大。

  除了受到宋词的影响外,元曲还深受来自北方的民族音乐曲调的影响。对汉族人而言,北方民族的歌舞曲新奇可喜,有着很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奇特的审美效果,因此,在作曲时,他们常常将番曲采入曲中加以运用。女真、蒙古等民族的流行曲调,就有很多被用到了元曲中。另外,元曲的兴起,除了与宋词有关外,唱赚、鼓子词、诸宫调、院木、南戏以及北方少数民族的歌曲和民间乐曲,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虽然元曲与宋词的渊源相似,且在某些地方有共同点,但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元曲就是由宋词演变而来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