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被冤杀后,去抄家的官员为什么都痛哭?

  说到于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钱塘县(今浙江杭州市)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中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任御史,巡按江西,昭雪冤囚数百人,后由杨士奇举荐,升任兵部右侍郎。

  于谦为官清廉,我们都熟悉并能背出他写的那首《石灰吟》: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一生也真正地做到了“清白”二字,下面,笔者简单来说说于谦有多清廉。

image.png

  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于谦作为巡视河南、山西的巡抚,给朝廷上书建议:

  “把河南、山西各积存的数百万谷子,在每年的三月借钱给缺粮的贫苦下户,待秋收后收还;那些老病和贫穷无力偿还者,官府就免收他们的借粮。州县官吏任满当迁者,如果预备粮不足,不许离任。这事并由风宪官员按时稽查巡察。”

  明英宗采纳了于谦的这个建议。正统初年,“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

  后来,“三杨”去世,大宦官王振开始专权,一些官僚争相搜刮民脂来贿赂王振。而于谦因生性刚直,不事权贵,每次进京,都是两袖清风,因此,王振暗自忌恨于谦,找了个理由把于谦关了三个月牢房。

  老百姓们听说于谦被判处了死刑,一时间群民共愤,联名上书。王振便称从前也有个名叫于谦的人和他有恩怨,说是把那个“于谦”和被关起来的于谦搞错了,这才把于谦放出来,但把于谦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正统十三年(1448年),于谦被召入京城任兵部左侍郎。次年,北元余部瓦剌也先挥师南下入侵,明英宗听从王振的主意,决定御驾亲征,于谦极力劝阻,但没有被采纳。

  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遭到瓦剌的伏击,全军覆灭,明英宗也被俘。明朝留守京城的官员一片恐慌,大多数主张南迁,唯独于谦言辞激烈地反对,并举例宋室南渡后,成为一个积弱的小朝廷为例。

  在于谦的主张下,推举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为新帝,以杜绝也先挟英宗以令明朝的幻想。

image.png

  明代宗朱祁钰也下决心坚守北京。当时,由于明英宗亲征时基本把明朝的精锐部队全部带走了,剩下留在北京的明军说是老弱病残也不为过,人们都担心这些兵员能防守的主北京城吗?

  于谦经朱祁钰批准,将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的运粮军,全部调进北京,他亲自筹划部署,加强防卫,朱祁钰并把于谦提为兵部尚书。

  也先一看明朝又立了新皇帝,挟持明英宗没有达到奇货可居的目的,一怒之下,又挟带英宗,攻破紫荆关,明朝守将战死,也先入关,直指京城。

  于谦沉着应战,指挥北京军民抗击也先的进攻。瓦剌部作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以骑兵突袭,游击作战,屡屡得手,但是,碰到坚固的城池攻防战时,他们也就失去自己的优势。

  也先在城下和于谦相持了五天,也先邀谈不成,作战又失利,知道不可能达到目的,又听说各地勤王的部队马上就要开到,他担心明军截断他的退路,于是拥着明英宗急忙撤围而去。

  于谦力挽狂澜,议立新君,又以一介文官,整兵对阵强悍的瓦剌部,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他既断了也先亡明的念想,也保住了朱氏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也先在挟持了明英宗近一年,看也捞不到什么油水,就又把明英宗放还回明朝了。明英宗回朝后,待着南宫以太上皇的身份准备养老。

  明代宗朱祁钰在次年改年号为“景泰”,他自知要依靠于谦这些能臣,“所论奏无不从者”,“用一人,必密访谦”。有人弹劾于谦贪功、专政,朱祁钰仍力排众议,继续对于谦委以重任。

  由于于谦坚守清白,因而他也得罪了不少人。主要有左都御史徐有贞、武清侯石亨、宦官曹吉祥等人。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钰病重,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密谋发动了“夺门之变”,又让明英宗成功复辟,第二次当上了皇帝。

  明英宗刚复位,就下旨把于谦等一班明代宗重用的朝臣抓捕入狱。

  石亨、徐有贞等人和于谦本有嫌隙,此时乘机给于谦罗织罪名,这个说他图谋不轨鼓动明代宗更换了原来的英宗太子,那个说他预谋迎立明英宗最忌讳的襄王子为储君,总之,都是谋逆的大罪,建议明英宗对于谦处以死刑。

  明英宗自知“于谦实有功”于社稷,不忍心对于谦下死刑,那个徐有贞挥臂上前叫道:“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

  明英宗这才狠下心来,做了他复辟后的第一件事:将于谦斩立决,抄其家,家人戍边。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人生最后的结局——斩决。

  临刑的这一天,愁云惨雾布满了天空,路边的百姓无不泪流满面。“阴霾四合,天下冤之。”(《明史·于谦传》)

  明英宗派锦衣卫前往于谦的家中抄家,他以为作为明代宗最为倚重的大臣,于谦家中应该很富有。

  哪知,于谦“家无余资,萧然仅书耳!”原来,于谦平时生活节俭,居住的房舍也只是起到一个能遮风挡雨的作用。明代宗曾经要赐给他府邸,但于谦并不接受,说:“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

  抄家的官员们看于谦房屋简陋,只在正屋里有一只箱子锁得严严实实,他们以为于谦将金银珠宝藏在了这里,急忙打开一看,里面却是只有明代宗赏赐的蟒袍、剑器等物,都还整整齐齐地原封不动。

  看到这里,奉旨抄家的官员也不禁失声痛哭起来,于少保真乃“一片清白在人间”的铁骨铮铮的大忠臣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