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汉长城是怎么走向的?为什么要在玉门修建汉长城?
玉门关位于敦煌市城区西北90公里处,俗称“小方盘城”,始建于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期。“四郡”是指河西地区的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两关就是阳关和玉门关。玉门关既是河西长城防线上的重要据点,也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塞,曾经为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交流合作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广义上的玉门关遗址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大。玉门关遗址包括有2座城堡、18段长城、20座烽火台。2座城堡指的是小方盘城和大方盘城;20座烽火台呈T形分布在长城沿线。我们常说的玉门关遗址,也就是“小方盘城”,只是玉门都尉的置所。置所是军事机构的指挥中心,相当于将军府那样一个办公的地方。建筑面积是630平方米,从内部构造来看,应该是上下两层的土木结构的建筑。
城墙的东南拐角有一个马道可以登顶,如果上到顶部的话,可以看到一个内外两道女墙夹着的一个通道,外女墙高度是1.2米到1.5米左右,内女墙高度是1米左右。一般士卒就是站在这个顶上巡走,可以居高临下守望关口之外的景象。
玉门关之所以修建在这样一个位置,是有着多方面的充分考虑的。就关隘的军事防御功能来说,必须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以小方盘城遗址为中心观察,除了周边的沼泽地,这块地势是最高的,占据了这片戈壁平原地区的据高点,站在近10米高的墙体之上,暸望四周视野是非常开阔的,任何一个方向有入侵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行走在戈壁荒漠中,最缺的就是水,如果没有水,几乎寸步难行的。要穿越玉门关外的沙漠戈壁,必须在这里补充好充足的饮用水。玉门关北面是一片非常广阔的水域,守住水就等于守住了生命线,所以这些水域既能满足自己所需,也能以此牵制敌人。在玉门关周围有5条水糸,最大的就是北面疏勒河水源。疏勒河在2000多年前水流量是非常浩大的,有历史记载,河仓城的边塞将士所食用的粮食可以通过船只运送过来,能够行船的河流水流量肯定不小。
从玉门关向西、向东都修建有连绵不绝的长城,向南边连接到阳关。所以,这里占据了地理位置的优势。
中国是较早修建长城的国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因为西北地区戈壁上没有和内地修建长城一样的石料和黏土,所以将士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红柳、芦苇夹沙石层层叠压夯筑起了汉长城。用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的设置方式修建烽燧,通过白天放烟、晚上放火的方式传递军事信息。
玉门关的长城和长城线上的烽火台的走向有两条:一条向南与阳关连接,另一条向西延伸,向东南则与敦煌郡城连接。这样,玉门关、阳关与敦煌郡城就构成鼎足之势,无论是哪方有难都可以两方支援,在军事部署上古人做到了“进可攻,退可守”。长城可以防御敌军入侵,烽火台可以有效传递信息。
很多人会问,“玉门关”这么美的名字怎么来的,其实一直以来说法非常多,有一说是,当年中原与西域贸易互通往来后,新疆的和田美玉深受帝王及贵族的喜欢,献给帝王的和田美玉都是由此关运送给天子的,故赐名“玉门关”。
又有传说,说古时候商旅从西域归来时,常常在玉门关外迷失方向,于是,商人们便出资在关城城门上镶嵌了一块宝玉,每到夜间,这块宝玉便放射出光芒,为人们指引方向。当然,传说不足为信,历史自有它真实的记录。
千年前的玉门关以它特殊的地理位置,牢固的军事防御体系,以及重要的水源条件占据着这一重要的关隘地带。如今的玉门关虽没有当年的繁华景象,但尽管经历二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仍是国内保存汉代军事防御体系是最完好且最全的遗迹了。
这里还出土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物如毛笔、砚台、织棉、狩猎工具等,国内第4块西汉纸就是在这里出土发现的,它早于蔡伦(东汉)造纸100多年,还出土有汉代粮食、汉简等。汉简内容丰富,有诏书、律令等很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