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作为曹操手下最信任的将领之一,为何却惨遭唾弃?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于禁是曹操的亲信将领,襄樊战败投降,为何会引起举朝上下的唾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时代,由于战乱的时势,很多人都难以保证自己能够从一而终。于是被俘后投降就成为一些人的选择。在这些俘虏中,有很多还得到了重用。比如曹操的手下就有很多这样的将领,比如张辽、许褚等人。但是,在三国的这些将领里,有一位将领却下场凄惨,这位将领就是于禁。
于禁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他很早就跟随了曹操,在曹操麾下屡立战功。史书记载他在曹操作战的时候,进攻的时候作为先锋,撤退的时候作为后卫。因此曹操对于禁十分器重,他封于禁为左将军,假节钺。
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占据荆州的关羽兴兵攻打襄樊。曹仁只有几千人马,面对关羽的三四万水陆军,形势危急。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命令于禁率领精锐的七军人马合计三万多人,以庞德为副将,救援襄樊。
于禁率军来到襄樊前线,在庞德的奋战下,给了关羽很大的打击。在战斗中,庞德还用弓箭射中关羽额头一箭。后在曹仁的指挥下,于禁率领军队驻扎在樊城以北十里的地方,以掎角之势抵抗关羽。谁知道当时秋雨连绵,汉水暴溢,于禁的七军全部被关羽淹没。于禁、庞德都被关羽的水军擒获。
面对关羽,庞德威武不屈,宁死不降,被关羽所杀。而于禁则卑躬屈膝,投降了关羽。不过,关羽也没有任用于禁,而是将他送回荆州看管。后来,孙权袭取荆州,又解救了于禁。孙权因为已经投降曹操,对于禁还是比较优待的。但是作为一员降将,于禁受到了东吴将领的鄙视,度日如年。
等到于禁回到曹魏的时候,已经是曹丕禅让登基以后了。于禁见到曹丕已经是形容憔悴,须发尽白。于禁对曹丕痛哭流涕,曹丕虽然表面上对他表示同情,说他的失败是由于天灾,不是作战的过失,还恢复了于禁的官职。可是,曹丕在内心里十分厌恶于禁的所作所为。
他让于禁出使东吴,在出使前,让他去参拜曹操的陵墓。在墓室里曹丕预先让人画了于禁投降的场景,有关羽胜利的场面,有庞德威武不屈的场面,也有于禁低头乞降的场面。于禁看了以后,回去就因为内疚病死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国事情,那些投降的人中,除了吕布因为反复无常,让人不能信任被杀外。其他的将领一般都没有受到多少刁难。可是,于禁则是一个意外。他投降之后,不但其他势力的人对他冷漠侮辱,连自己势力的人也对他嘲笑挖苦。使得他连气带愧,一病不起。
为什么于禁会得到这种下场呢?我们看看于禁的生平,就会明白,为什么大家对他的投降都觉得不可原谅。
一是于禁深得曹操信任,他辜负了从曹操以下所以将士的信任。
于禁在投入曹操阵营后,得到了曹操的器重。他作战勇敢,而且还任劳任怨。在和张绣的战役中,曹操因为没有防备,被降而复叛的张绣打败。于禁率领几百部下在其他军队都散乱的情况下,虽败不乱,阻击敌人。即使是有人向曹操诬告自己,也不去分辨。在打退张绣的追兵后,曹操问明原委,对于禁的品行、能力大加赞赏。从此对于禁委以重任。
随着于禁战功的增加,最后于禁被曹操封为左将军,假节钺。在五子良将中,唯有于禁拥有假节钺的权力,可以先斩后奏。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曹操对于禁地倚重了。
而在救援襄樊的战役中,由于曹操身在关中,手下几员亲族大将都无法脱身。在这个时候,曹操违背了自己的不把重兵交给外姓将领的原则,将重要的七军交给了于禁。这种信任是在曹军中绝无仅有的。
但是,于禁的变节,完全辜负了曹操的信任,也让曹军上下丢尽了脸。曹操得知消息后,不禁说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所以说,在当时,于禁只有一死才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他没有其他的选择。而他屈膝投降,只能得到大家的唾弃。
二是于禁此人性格严苛,在言行不一的情况下更会引起大家的仇恨。
如同一个以道德纪律自居的人物,当他的面具被揭穿后,大家发现他实际上是一个道德沦丧的东西,那么大家对他的敌视会比被人强上十倍。
于禁就是这样一个人。于禁在曹军之中,以铁面无私著称。他处处严格要求别人,曹操也利用他的这一点来用他约束军队。他在战斗中,抓住了投降的朋友陈豨。其他人都认为陈豨投降,不必杀死,可以把他送交曹操。可是于禁却以曹操有令,被围后投降的人不能赦免,居然杀死了陈豨。
就是这样一个道貌岸然的人,以自己的道德品质自居,以曹操的信任为依靠,在曹军中不可一世。史书说曹军的人都对于禁惧怕三分。
但是,这样一个人,在生死关头,暴露了他的本来面目。大家看清之后,先是感到被欺骗的不满,然后感到对他的变节的愤恨,根本就不会对他有一丝一毫的怜悯。自己成天要求别人做到这,做到那,可是当大家看清他的真面目,根本就是虚张声势的东西,谁会对他有好感。
再加上,于禁日常作威作福,得罪了很多同僚。曹丕长期在曹操军中任职,肯定对他有所印象。当于禁落难后,对他落井下石,自然是人之常情。
第三,曹丕要树立忠君的道德标准。
在当时,三国的格局已经形成。随着天下局势的稳定,各地的人才已经没有了更多的选择。在这个时候,各个国家的君主都要建立自己的国家体系,这时,忠君思想就成为各国君主提倡的最重要的品质。
曹丕刚刚建立魏国,他对此更是要求严格。他正好以于禁和庞德作为教育臣下的教材。让大家明白,忠君效死光荣,屈膝变节可耻。这样一来,于禁的悲剧自然就不能避免了。即便是于禁愧疚而死,曹丕也没有放过他,给他的谥号是厉侯。
结语:
于禁作为曹操手下最信任的将领之一,深得曹操重用。他为曹操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尽心尽力。在曹操的时代,他成为五子良将中仅有的假节钺的将领。
他凭借自己的战功,依靠着曹操的信任,在曹军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而且平日里他道貌岸然,处处严格要求别人,让大家对他都惧怕三分。
可是,在襄樊战役中,他兵败被俘。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他没有经受住人生的考验,屈膝求饶,变节投降。这引起了所有人对他的愤恨。在事后,他也是懊悔万分,最终愧疚而死。他如果知道日后会如此待遇,还不如当时如庞德一死了之呢。
人生的道路很长,但是最关键的只有几步。如果在这几步走错了,就是用生命也无法挽回的。因此,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不能不慎重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