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投降关羽背后有什么隐情?
于禁投降关羽背后有什么隐情?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先后围困了襄阳和樊城。在樊城外,水淹七军,尽管是关羽的巅峰杰作,成就威震华夏的美名;还是于禁的谷底拙作,背负折戟沉沙的骂名。
于禁统率七军到樊城救援。七军,通指七支军队。《三国志·魏书二三·和常杨赵裴传》记载: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周礼·夏官?序官》记载: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根据周制,一军就是一万二千五百人,于禁的七军就是八万七千五百人。实则不然,汉末的“军”不同于周朝的“军”。换句话说,汉末的“军”早就没有了周时的规模。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卷十四·車部·軍》记载:軍,圜圍也。四千人爲軍。从車,从包省。軍,兵車也。汉末讲究精兵,一个军大约有四千人。因此,于禁的七军差不多是二万八千人左右。除了这些二万八千人之外,于禁官司拜左将军,有直属部队一千多人。因此,于禁此时所率的七军,大概三万人左右了。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记载: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于禁的七军在樊城外被水淹后,不是被淹死,就是被俘虏。统帅于禁兵败被俘,先锋庞德陨身殉节。
单从《三国志》的“禁遂降”三个字就断定于禁被汉水淹没,丧失抵抗力,未经任何抵抗,就直接投降关羽。曹操,乃至是曹丕,甚至是后人,均以此为论据,从而推断出于禁贪生怕死。在生死关头,于禁露出了求生的欲望。对于禁的判定,属于“以成败论英雄”片面之词,有失偏颇。事实并非这样。建安五年(200年),官渡鏖战中,曹操手下已经有很多人私下向袁绍示好,准备在有利的时机投降,而身处危机重重,险象环生的于禁却始终如一效忠曹操,未曾有贪生怕死的念头。十九年后,襄樊战役中,于禁反作出惊人之举,不战而降,身陷囵圄,在屈辱中渡过余生。
因此,于禁投降,必有隐情。具体如下。
其一,保全士兵。
于禁,虽以法御下,却体恤士卒,以恩威并施之举,倍受士卒们的敬重及爱戴。面对涛涛江水,于禁的七军,要么坐以待毙,要么以身殉国,要么苟且偷生。作为最高统帅,于禁的一举一动自然影响着整个七军三万余名将士的命运:战,难逃一死;降,逃过一劫。三万多名将士,背后连系着三万多个家庭,父盼子归,母望子归,妻等夫回,子待父回。为此,于禁投降是保全麾下将士的唯一选择。于禁以一已之力赚得三万条人命。
其二,看透得失。
于禁,不仅是能征善战的武将,还是精通博弈的官员,在夹缝中求生存,俨然是曹操帐下的外姓第一将领。面临生死抉择,于禁要么死战到底,消耗关羽的有生力量,后与三万手下一同陨身徇节,失命保忠;要么不战而降,积蓄七军的再生力量,后与三万将士一起东山再起,求命保义。以三万多条生命的代价,是用来保住于禁一人的忠诚,还是换来于禁对曹操一个人的不忠而对七军三万人,甚至是关羽数万水军的大义。因而,于禁的投降是保护两军将士的独一途径。于禁以一已骂名挣得数万人生命。
于禁,之所以在襄樊之战中被水淹后当场投降,完全是因为爱护自己手下兵士的性命,以一已之名声、得失,甚至荣辱来成全数万人的生命存亡。于禁之举,虽有损忠名,却不失义节。
笔者按:大度,形容人气量大,能容人。于禁,在襄樊之战中,率七军到樊城救援时,被关羽水淹后,未死战而投降,不惜背负降将的骂名而保全帐下三万将士性命,以一已之虚名挽救三万之生命失作为。正所谓: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