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曾先后投降蜀国和吴国,为什么最后被放回魏国了?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悳不屈节而死。——<三国志>于禁传。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在三国时期,名将辈出,诸侯相互征讨之时,降将无数,但是为什么于禁投降之后,就会晚节不保。其他的人为什么没有这种说法?

  三国时期,投降者比比皆是,三国第一武将——吕布,有三姓家奴之称,后人在夸奖一个人的时候,都会有人中吕布的叫法。而张辽也是这个时候走进曹操视野的,张辽也是降将,自从跟随曹操之后,忠心耿耿,才有了后面大战逍遥津,让孙权闻风丧胆的故事。张郃也是是降将,在曹操讨伐袁绍的时候,投降的曹操,此后也是被曹操重用。关羽也曾投降过曹操,后世也没对他说些过什么,还是说他是忠义的代表。马超也是降将,马超本是西凉诸侯,后来兵败,才投降刘备的。

image.png

  三国时期,投降的名将数不胜数,但是到了于禁这里就成为晚节不保了呢?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于禁在水淹七军之后,就没被人启用。

  于禁在投降关羽之后,就在也没有听说过他上战场的消息,而关羽肯定是不屑用他的。关羽本身就非常了得,在加上关羽性情孤傲,对待实力跟他不对等的于禁肯定就没有对黄忠的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后来关羽被吕蒙所破,最后白走麦城,于禁也就到了东吴。在东吴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放回魏国去了,这种经历在三国时期特别的少见。三国的武将一般不投降就死,投降之后大多数人也会被启用,可是于禁没有。

image.png

  第二,他投降的时候,他与庞德的行为大为不同。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庞德比他年轻,庞德在西凉被破时投降曹操,后被曹操所用。跟随于禁一起出征的,于禁投降,而庞德为表忠义,舍身取义了。在世人眼里,忠义之士乃大丈夫,而庞德的表现正好符合人们心中忠义之士的高大形象,庞德的宁死不降跟于禁举手投降的行为一对比,人们的看法就会不同,所以在人们看来,于禁才会晚节不保。

  虽然于禁,最后晚节不保,但是也不能否认他的才能和功绩,毕竟他也是为曹操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