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钟山》王安石所作,“山”字运用的可谓是匠心独运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晚年时期的诗风重炼意,又重修辞,被称为“王荆公体”。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提起王安石的诗作来,我们一般都会想到《泊船瓜洲》、《登飞来峰》、《元日》、《桂枝香·金陵怀古》等诗词。

  其实,王安石还有一首奇诗,他在这首七言绝句里,总共才28个字的绝句,居然就重复出现了8个“山”字,一个字在绝句里出现得如此频繁,在我国古时候诗歌中是极其罕见的,这首诗就是:

image.png

  《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王安石这首《游钟山》七言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山”字运用的可谓是匠心独运,这样奇特的古诗绝对称得上是一首奇诗。

  熙宁九年(1076)七月,王安石罢相,回归江宁,任判江宁府一职。次年,王安石主动请辞,然后就隐居于南京,其隐居之处距钟山不远,因此,他在某一天游览完钟山之后,创作了这首《游钟山》。

image.png

  仔细阅读这首《游钟山》,我们可以发现,诗中的山是诗人人格化的象征。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作者自己的理想情操没有改变。

  这种独立不移的精神寄托在诗人对山的喜欢中。“山花落尽”和“山水空流”也暗含了对保守派得势的不屑。

  这首诗表现上看来是在写山,而实际上却是在写人,甚至可能写的就是诗人自己。

  早年的诗人,意气风华,投身政治,锐意改革,在其他人看来是多么辉煌荣耀。

image.png

  改革失败后,王安石归隐于南京,大多与钟山为伴,辉煌不再,荣耀不存,没有了从前的锐气,也就没有了从前的浮躁。这山多像诗人自己!

  当然,山可能也未必就是诗人自己,但是,它绝对表现了诗人的某种具有象征性的心路历程。在表面的写山过程中,暗含着极为深刻的寓意。

  这首诗品味起来既像寓言,又像偈语,尤其是最后两句“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读起来蕴含着人生哲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