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十六州是怎么丢的?石敬瑭为什么要送给契丹?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幽云十六州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幽云十六州,也称燕云十六州,即如今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的北部地区。幽云十六州古时候是中原农耕文明抵御北方游牧势力的战略屏障,失幽云,则天下难安。幽云的重要性关乎天下安危,为何后晋高祖石敬瑭会把它送给契丹呢?

  幽云十六州东西宽约六百公里,南北长约二百公里,总面积约十二万平方公里。包括: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州区)、涿州(今河北保定涿州)、瀛州(今河北沧州河间)、莫州(今河北沧州任丘北)、新州(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妫州(今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应州(今山西朔州市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其中幽、顺、檀、蓟、涿、瀛、莫七州位于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其余九州在太行山西北。

  幽云十六州可谓中原门户,古人这样形容其重要性:“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实,看看地形图,一眼就能看明白了。中原拥有幽云十六州,则可借助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作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没有比这更好的防御游牧势力的防线了。没有幽云十六州,则中原门户大开,游牧势力的骑兵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就如无人之境。后来的北宋没有幽云十六州,只能在河北中部的滹沱河沿线部署重兵构筑防线,造成冗兵之弊。

  唐朝自安史之乱起,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各大藩镇尾大不掉,不受朝廷控制的现象愈演愈烈,遂掀起五代十国大乱世,北方五代梁唐晋汉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粉墨登场,直到赵匡胤统一中原,建立北宋,才结束这一乱象。923年,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去世后,其子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阳,史称后唐。在李存勖南征北战和后梁争夺天下的过程中,石敬瑭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数次救下李存勖以及其岳父李嗣源的性命。

  李嗣源后来在征讨赵在礼兵变时,也遭遇兵变,被部下裹胁,并由此得以称帝,其女婿石敬瑭立下很大的功劳,成为一方藩帅—河东节度使,镇守河东(今山西,治所太原)。李嗣源病死后,其子李从厚继位,为后唐闵帝。李从厚怕藩镇坐大,欲通过移藩之策削弱藩镇大员的力量,引发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的反叛,而丢失帝位。石敬瑭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没有勤王反而幽禁闵帝李从厚向李从珂请功。

  李从珂继位后,对石敬瑭并不信任,而且处处防范他。石敬瑭通过装病韬光隐晦,麻痹了李从珂得以返回自己的藩镇---天下第一雄藩河东,暗中壮大自己的势力。李从珂始终对他不放心,更是后悔放虎归山,就听从大臣薛文通的意见,下令将石敬瑭移镇他处。移藩意味着朝廷对藩帅的猜疑,是要削权。在悍将骄兵、武力为尊的五代这是非常敏感的、不同寻常的信号,很多藩镇反叛因此而起。石敬瑭本身就有野心,和李从珂也不对付,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以一藩之力反叛整个后唐,虽然前面也有成功案例,但毕竟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石敬瑭左右为难之际,一个决定其命运的人出现了,他就是石敬瑭的心腹幕僚桑维翰。桑维翰给石敬瑭指出了一条明路:父事契丹(当儿皇帝)、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以获取契丹的军事支持。这对石敬瑭来说,是条保命保富贵的明路,也是条身败名裂、遭后世人唾骂的暗路。

  相比向契丹称臣,石敬瑭被后世唾骂的主要原因在于:割幽云十六州。这给后世中原文明带来的危害实在太大了,以至于此后400多年中原一直都在游牧势力的威胁之下,北宋被金朝所灭,南宋被元朝所灭均源于此。中原势力虽长期努力尝试去收复幽云十六州,都未能成功。这其中有周世宗柴荣的功败垂成,宋太宗赵光义两次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失败,被广为传诵的杨家将原型杨业就是为此被俘牺牲,更有南宋岳飞等名将苦苦北伐。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幽云十六州的丢失。直至明朝时徐达、常遇春等攻破元大都,才最终收复幽云十六州。

  相比遭后世唾骂的奸臣秦桧,桑维翰的罪过更大,更应该被世人唾骂,没有他的怂恿蛊惑,石敬瑭会造反,但未必会将幽云十六州送给契丹。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何况后唐末帝李从珂在这件事上也犯了大错误:放虎归山而后又逼石敬瑭造反,还被大愤青薛文遇忽悠而激情上脑,没能听从吕琦、李崧等人提出的与契丹和亲、釜底抽薪的建议,让石敬瑭有了投靠契丹的机会。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