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美味,锅盔是谁发明的?
在陕西关中地区有一种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美食,名叫“锅盔”,光听名字就会觉得很气派。锅盔是一种烙烤出的干面饼,原材料来自盛产小麦的八百里秦川。锅盔的最大特点是存放时间久,十天半个月不变质,吃起来麦香扑鼻。这在没有冰箱保鲜的年代特别走红,而且很适合远行当干粮携带。
在关中有多个地方出产锅盔,不过其历史不同、做法有区别,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锅盔都同样好吃。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周文王发明了锅盔
“文王锅盔”起源于西周的大本营岐山,历史可追溯到周文王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据说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在奸佞挑唆下将西伯侯姬昌囚禁。后来姬昌想办法逃走后回到故土岐山整顿军队,扩兵练武,准备出征伐纣。
行军路途遥远,姬昌为解决士兵们的吃饭问题,特意选用关中小麦为每个士兵制作了一个很大的饼,并用麻布包好,背在身上。大饼经久不坏,带在身上有时还能当盾牌,这也是锅盔里“盔”的来意。姬昌后来成了建立了西周,成了周文王,他所创的锅盔就被称为“文王锅盔”。
“文王锅盔”做法简单,通过和面、制坯、烘烤三个环节,调味只需一点盐和小茴香,基本保持着麦子原有清香。吃起来口感酥脆香甜,并不费劲费牙。制作材料和灶具最好是原生态的,比如,使用的油是纯菜籽油,和面打进去的鸡蛋是土鸡蛋,烙锅盔用麦草,使用的锅是农村的黑老锅。一个锅盔要做两三个钟头才能做熟,还要不停地翻,真是细火慢功夫。
锅盔为秦统一天下做出贡献
到了秦代,锅盔得到进一步普及推广。秦人老实实在,做出来的锅盔个儿大,直径能有五六十厘米,厚度能达十五厘米,特别瓷实。因它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也叫“墩饼”。
在战事频繁的战国时期,秦号称虎狼之师,东征西讨。墩饼作为行军干粮,既好吃又便于携带,还不易变质。每两个墩饼为一组,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配发给士兵。这两个墩饼每个都有五六斤重,士兵们前胸、后胸各搭一个。如果遇到敌军射箭,扎在墩饼上的机率非常高,歪打正着起到了“防弹背心”的作用。于是秦兵们把墩饼叫做“锅盔”,具有盔甲之意。
秦国的墩饼能吃还能挡箭,就冲这一点,就把其他国家的军队甩了好几条街。所以秦国最终能完成大一统,锅盔从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视。后来秦人出远门家中必烙锅盔相送,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锅盔虽然看起来普遍,但是制作颇讲究,越是寻常食物越见真功夫。首先要用上好的小麦面粉,发酵后用擀面杖擀成大圆饼,置于平底大铁锅中,下面就靠文火慢慢烙,直到水分蒸发掉,外皮变微黄,内瓤干香。
锅盔馍走红秦人餐桌
乾县锅盔馍是发源于唐朝时候的陕西乾县,比起西周、秦代时候的锅盔袖珍了好多,不过还是挺大的。
据说武周时期,大量官兵为武则天修建乾陵。因工程巨大,修陵人需要加班加点,总是没时间吃饭。有个小兵灵机一动,在路边挖了一个土窝窝,将自己的头盔当做炊具架在上面,并且把面和匀放在盔内,下面烧柴禾烤。就这样他制作出了简易锅盔馍,口感外脆里嫩。这种吃法使其它士兵争先仿效。每天一到饭时,筑陵工地就弥漫着锅盔的香气。就连监工也来品尝这道方便快捷的美食。锅盔馍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京城皇宫。后来朝廷要求乾县每年都要进贡锅盔馍。
锅盔馍这种烙法在现代陕西人的餐桌上最常见。经过老百姓不断改进,样式更加丰富。
锅盔馍的吃法除了细嚼慢咽地品尝之外,还能泡到羊肉汤里、豆腐脑中,吸饱了各种汤汁儿,使得味道层次更丰满。从而也衍生出了陕西著名的羊肉泡馍、豆花泡馍、水盆牛羊肉等等。不过最常见的吃法还是把新烙好的锅盔切成三角形,炒一盘红绿辣子,趁热夹着吃,仅一口就有美味钻心!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饮食,饮食又养育一方人才,进而塑造人的性格。锅盔作为陕西关中水土孕育出的一种美食,从做法、吃法上都体现出了关中人豪迈粗犷的性格特点。因此在“关中八大怪”里也有“锅盔像锅盖”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