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兵三十万,曾国藩为什么不谋反?

  你真的了解曾国藩吗?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到了公元1864年(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藩面临他一生中的最重大的抉择。就在这时,曾国藩手下的湘军正式打败了太平天国,攻占了太平天国定都的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曾国藩麾下当时拥有重兵三十万,已经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众所周知,这只湘军是曾国藩亲手培育出来的,而此时的曾国藩也是身兼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等好几个官职,手里握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个省的军权,可以堪称是封疆大吏中的第一人。他的门生弟子也是遍布天下,当时的中国有八名总督,其中有三名都是出自湘军,全国十五名巡抚之中,有七名曾经是他的弟子或者和他关系特别密切。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曾国藩只要跺跺脚,这大清朝就马上会地震。

  因此有人说,这个时候曾国藩想趁机推翻清朝举兵造反,那也是探囊取物,根本不是什么难事。曾国藩好多部下、幕僚、包括他弟弟曾国荃等但凡是能说上话,都是一个劲地劝他,说什么呢?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南边的太平天国被打下去了,现在还不知道是谁的天下呢?没定下来,您有意吗?

  说这话的人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早在咸丰帝临死之前有遗言说,谁要能把太平天国给灭了,就封他为王。在这个晚清的时候,能够封王都是满人,汉人没有资格封王。但是在这个时候咸丰皇帝急了,只要把太平天国给灭了,部分满人汉人都可以封王。虽然咸丰皇帝立了这么一道遗诏,但是当时手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让他儿子,也就死年幼的同治皇帝只赐给曾国藩一等“毅勇”侯的封号。这王下面是公,这公下面才是侯呢!

  这时,曾国藩手下好多将领也看不下去了,这不就是过河拆桥吗?部下都劝说曾国藩,说我们反了算了,咱们来坐这天下。有一天晚上曾国荃还纠结了三十多名将领,深夜求见曾国藩,要他从速决断。这个时候的曾国藩没有说话,他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了两行字:"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众将领一看曾国藩没有此意,也就一哄而散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来奉劝曾国藩,他还不造反呢?当时曾国藩心里非常有数,他手里握着的湘军,对外是号称有三十万大军,但是实际上也就十几万之多。因为大部分的湘军兵力都在左宗棠和湖南巡抚手里,都说左宗棠带领的是楚军,其实里面也包含一部分的湘军。而左宗棠又是慈禧太后提拔当任的闽浙总督,虽然,左宗棠出仕的机会是曾国藩给的,但左宗棠却一直没把曾国藩当回事,一旦曾国藩造反,那么左宗棠就可能会直接率大军攻打他,就像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斗争一样,表面里大家都和和气气的,暗地里都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盘。

  曾国藩要造反的话,对手不可能是左宗棠一个,更会有他的学生李鸿章。李鸿章也是慈禧太后大力扶持的臣子,所以一旦有机会可以大干一场,李鸿章就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一定会借机平步青云的。从当时的现状看,李鸿章已经在慢慢壮大自己的军队了,从6000人增加到了7万人的准军,还全部装配上了洋枪武器,这支准军也是当时清政府最精良的一支军队。一旦曾国藩造反,那么李鸿章就很有可能翻脸不认人,很有可能会给曾国藩来个致命一击。

  除了这两个大将以外,慈禧还另外派了钦差大臣去驻扎在武昌,并且还给了20万大军给这钦差大臣,让福明阿镇守镇江和扬州。让蒙王僧格林沁在安徽一带重兵把守。所以纵使曾国藩里手握百战之师,也难以逃脱出清廷的层层包围,一旦有异动,曾国藩就很有可能被攻击

  曾国藩觉得与其去接清政府的烂摊子,成为民族的罪人,还不做个老老实实的清廷臣子。最后,他将那些湘军给裁剪了,让弟弟曾国荃去山西做官,自己也就好好地安享晚年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