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统一六国时,手下有哪些文臣武将?
嬴政能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离不开文臣武将的协助。在嬴政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将,文臣有谋士李斯和尉缭,武将则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贲,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翦
王翦,字维张,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后世尊王翦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始祖。
王翦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在铲除吕不韦和嫪毐后,秦王嬴政正式亲政,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开始了。这场统一战争以前236年秦军伐赵拉开序幕,前后持续15年。
前236年,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王翦领军只十八天,便令军中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并从原军队的十人中选出两人留在军中,结果所留下来的都是军中精锐。王翦就用这支士气很高的精锐部队攻下了阏与,同时一并攻取了赵的九座城邑。
遇上了赵国的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时间。王翦采用反间计,除掉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并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成为秦郡。
前227年,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秦王政盛怒,并利用这个机会,派王翦领军攻燕国。燕王喜和代王赵嘉联合抵抗秦军,燕代联军由燕国的太子丹统领,最后在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兵败。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城蓟,燕王喜逃到了辽东,燕国也名存实亡了。
前225年,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后秦军大败。
秦王政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向王翦致歉,并答应王翦请求,前225年,王翦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以逸待劳。楚国项燕的四十万楚军因为兵力相对较少而不敢强攻,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当楚军在往东调动之际,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随后王翦又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晋封武成侯。后急流勇退,得以善终。
王贲
王贲,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名将,名将王翦之子,与其父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
前226年,将兵伐楚。次年率兵攻魏,引黄河水灌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大梁城毁,魏王投降,尽取魏地。前222年,率兵攻燕国辽东地,俘虏燕王喜,灭燕。又回师攻代国,俘代王嘉。前221年,又率军从燕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遂灭齐,统一中国。
因功被封为通武侯,曾随秦始皇东巡琅邪(今山东胶南市)。
蒙恬
蒙恬
蒙恬祖籍山东省蒙阴县,与秦将王翦联手灭掉楚国。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
秦国兼并天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 (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并且秦始皇的太子扶苏也在军中跟着蒙恬学习。蒙氏家族的地位在蒙恬之时达到鼎峰。
后来秦始皇在沙丘病死,赵高与胡亥篡夺帝位。他又威逼利诱,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
李斯
李斯,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前237年)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
秦王听取李斯离间各国君臣之计 ,正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他说:"我听说群臣议论逐客,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 。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国,称霸西戎。 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国家富强,打败楚、魏,扩地千里,秦国强大起来。 秦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服从秦国。 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蚕食诸侯,秦成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对秦国才做出了贡献。,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也没有强大之名。 "
秦王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秦王嬴政的伟大功绩,废分封,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驰道车同轨,都是在李斯的建议和主导下完成的。
李斯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践着法家思想的。他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但在秦始皇死后却与赵高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为秦二世。最终却被赵高谋害,于二世二年被杀。
尉缭
尉缭,战国兵家人物,为鬼谷子弟子。其人是真正谙熟军事理论的军事家。秦国猛将如云,如王翦,王贲,蒙武,蒙恬,李信等,但如何在战略上把握全局,制定出整体的进攻计划呢?
战争的战略战术,尉缭强调对战争要有全面的认识,指出道胜、威胜、力胜等三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取胜策略。认为懂得了这三种所以取胜的办法,就全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他指出战争中将帅指挥的重要性。"权敌审将,而后举兵。"将帅者心也,群下者,支节也。"就是要正确分析敌情,慎重选好将领,而后出兵。将帅与士卒之间,要如心(大脑)与四肢那样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整体,方能谋略高明,机智果断地进行正确指挥。
他主张治军必须先立法制,并要执法严明,才能整齐统一,高山敢越,深水敢渡,坚阵敢攻,做到"天下莫能当其战"。对违背军纪、军令者要施以重刑,严惩战败、投降、逃跑的将领和士兵,使上下畏惧,专心向敌。
在具体的战术上,尉缭还实践了当时最先进的方法,如在列阵方面,他提出:士卒"有内向,有外向;有立阵,有坐镇"。这样的阵法,错落有致,便于指挥。这一点在今人能见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可以得到证明。
其所著《尉缭子》提出了以经济为基础的战争观,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战略战术思想。如主张集中优势兵力,待机而动,说:"专一则胜,离散则败"(《兵令上》),"兵以静固,以专胜"(《兵权》)。主张先机而动,突然袭击,说:"兵贵先。胜于此,则胜于彼矣;弗胜于此,则弗胜彼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