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继位时,统兵30万的胤禵为什么不造反?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胤禵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起来,胤禵和胤禛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不过两人的兄弟感情非常淡薄,并且在夺嫡之中还是政敌。那么在胤禛继位时,统兵30万的胤禵为何没有领兵造反呢?
在康熙晚年的时候,九子夺嫡已经非常残酷了。像大阿哥、八阿哥等人都因为卷入夺嫡风波,遭到了康熙沉重的打压和圈禁。可是同样被卷进夺嫡风波的胤禵却愈发得康熙看重,甚至还被封为统兵30万的大将军王,这可是诸皇子活了一辈子都得不到的风光。
其实胤禵从小就比其他阿哥幸运。
胤禵出生的时候,生母乌雅氏已经因得圣宠被封为了德妃,按清制具备抚养皇子的资格,因此他从小是在德妃的呵护下长大的。
胤禵从小聪明过人,长大后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他在骑射上也是诸皇子中的佼佼者。因此就连最有心计的九阿哥都感叹:“胤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
对于晒娃狂魔康熙来说,能文能武的胤禵当然最值得他带在身边。所以胤禵在年少时,就频繁地随康熙出巡。这不仅增长了他的见识,同时也让他得到了更多表现的机会。
由于对胤禵特别宠爱,康熙对他的生活也特别关照。比如胤禵在分府而居后,康熙恩准他享有支取官物的符权,这样府中的饮食物品等就全由内务府供应了。
其实得到这种殊遇的皇子并不止胤禵一个,不过他们所享有的时限大多只有一年。唯有胤禵从康熙五十四年起,直到康熙驾崩,他一直享有这独一份的恩宠。
单是宠爱,这还只是做父亲的本能表现,但有一件事却让康熙重新认识了胤禵。
事情发生在康熙四十七年,胤礽被废且已幽禁于咸安宫。
大阿哥胤禔在夺嫡之争中最先败北。
眼看夺嫡无望的他于是向康熙推举八阿哥胤禩,并且告诉康熙,有个叫张明德的看相人说胤禩是大贵之人。除此外,胤禔还主动要求愿意代康熙杀死胤礽。
胤禔的举动让康熙勃然大怒,他认为胤禔之所以会这样说,显然是胤禩为了储君之位在背后鼓动。于是他将诸皇子们都召到乾清宫,并痛斥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并把胤禩锁拿治罪。
胤禵素来与胤禩关系亲厚,于是他便上前阻谏,其间还和康熙发生了争执。冲动之下,康熙拔刀要杀他,最后还是诸皇子跪求,才化解了这场危机。
后来,康熙查明胤禩是蒙冤获罪,于是一场误会才算解除。不过这件事让康熙看到了胤禵对兄弟的情义之深,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胤禵的表里如一和心直口快,这让康熙颇感安慰,也就愈发更加疼爱胤禵。
九子夺嫡到了晚期的时候,争夺储位的皇子们几乎都遭到了康熙的打压和责罚,此时唯有胤禛和胤禵没有受到夺嫡风波的连累。
不过,比起受宠爱的胤禵,做哥哥的胤禛就太失败了。他不仅在诸皇子中资质平平,少有存在感,而且康熙认为他“为人轻率,喜怒不定”,也不太喜欢他。
此时其他阿哥在夺嫡之争中已经丧失了优势,胤禵的优势就尤为突出了。
康熙五十七年,迟迟不立太子的康熙放出一个信号。
原来,这年准噶尔入侵西藏,需要派兵平定叛乱。
显然,骑射了得的胤禵是最佳人选,所以康熙封他为大将军王,还以天子出征的规格为他送行。
除此外,康熙又下谕旨给青海蒙古王公,表示“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
显然,康熙此举有重点培养胤禵的想法,而且登基称帝,想要树立威望,出征立功就是个好办法。
于是,朝中大臣纷纷认定胤禵会是未来新君。
胤禵更是意气风发,认为自己能笑到最后,成为康熙的指定接班人。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于畅春园了。
胤禵在西宁,山高路远,消息传通本就快捷,等到他知道康熙驾崩时,胤禛的登基大典已经结束了。
还不待胤禵有所反应,胤禛召他回京的谕旨和接替他的人已经一并来到。
尽管胤禵心有不甘,但由于胤禛动作太快,他根本没可能有时间筹划造反的事情。
再说,就算胤禵想统兵造反,也并不容易。
因为,想把30万兵力带到京城,一路上粮草问题就很关键。
然而康熙驾崩时,胤禛不仅迅速封锁消息,全城戒严,而且还命负责粮草的川陕总督年羹尧一次只给3天的粮草,这样一来,胤禵就算想反,也无济于事。
何况胤禛继承皇位,是有凭有据的合于礼法的。胤禵想造反,拿什么来说事呢?
没有办法啊,这就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