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根筷子引发的婚姻 驸马一下子成为妹夫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朝皇家婚事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由古至今就被称为人生四喜,今天要说的事和这个洞房花烛夜有关,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话呢想要这个洞房花烛夜必须先要两情相悦,然后去女方家里登门造访谈妥一切。古时候的话呢,则讲求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古时候招婿的桥段非常多,要说这招婿最不愁没人的可能就是公主了,一旦娶了公主那可真的是羡煞旁人,不过今天说的就是个例外,且听我细细道来。
英明的唐宣宗
在古时候大唐盛世,皇家女孩的出嫁问题一直是个很大的问题,要不就是和亲,要不就是被皇帝指给臣子。在当时中国仍然保留着士族风气,当时的皇帝出身在关陇军事集团,有一部分血统是胡人的,因此呢很多士族都有点看不起当时的皇室,不喜欢和他们有所牵扯,唐宣宗是唐朝的最后一位贤主,他英明神武而且重用忠臣,铲除了当时很多奸佞,于内削弱了当时藩王的实力,于外北拒蛮夷,并收复了千里国土,正因为如此,后人把他统治的时候叫做大中之治,他也被后人称作小太宗。
唐宣宗的英明不单单体现在国事上,在后宫也表现得很是游刃有余,他在教育子女这方面有着过人之处,而且他一向对山东士族的管教方法非常敬佩,所以他为了改变唐朝皇族的顽劣轻浮的气息,不惜多次寻求和山东士族共结连理。
万寿公主
万寿公主在大中二年也就是公元848年被迫嫁给了当时山东士族出身的一位金榜状元郑颢,而这个郑颢本身也不太喜欢这门婚事,原因是因为郑颢在当时已经和卢氏定亲了,而且他知道自己要和公主结婚的消息是在他去接亲的路上,被皇上下旨召回娶万寿公主。
两方对着门婚事都不是很满意,唐宣宗心里明镜一样,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可是为了李唐的可持续发展,只能反复告诉自己的女儿,不要怠慢了自己的丈夫,也不要过多的干预你丈夫的公事,而且还专门降旨,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敢不听我的,当初的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的下场就是你的前车之鉴,可见唐宣宗对郑颢的看重。
然而万寿公主从小就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认为父亲很宠自己只是说点狠话,就算自己不那么做也只是训斥了之,所以所做之事更是没有收敛。回到家中根本不把自己的丈夫放在眼里,对高贵的公主来说郑颢以及郑颢的父母都是她宫里的丫鬟仆人。有一天郑颢的弟弟不幸得了重病,郑颢一家都忙得不可开交,而我们这位万寿公主呢,依旧我行我素的在游山玩水看大戏。
这件事传到了唐宣宗耳朵里,唐宣宗得知此事不由得大发雷霆,索性将万寿公主召入宫中,让她在殿前罚站对她置之不理。万寿公主一看情势不对,于是一哭二闹,发现自己的父皇是下定决心要惩罚自己了,才感到害怕。于是开始承认自己错误,唐宣宗看到万寿公主已经知错,也就警告她如有下次,绝不轻饶。万寿公主自此之后再也不敢对郑颢及其家人不敬了,而她的事也给其它出嫁的公主提了个醒,一个个也都不敢再造次。
跋扈与温婉的对比
在唐宣宗晚年的时候,他的女儿永福公主又闹出了一桩丑闻,这个永福公主从小就张扬跋扈,顽劣不堪,为了这个女儿唐宣宗伤透了脑筋。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于琮的年轻人向唐宣宗表示自己想娶永福公主,这个于琮出身士族,奈何家道中落,由于身后没什么大家族的支撑,当了个芝麻大小的官。
但是郑颢认为此人有一身本领只是不得重用,从而建议他去应征驸马,并劝说他即便再是才华出众,也是需要机会被人发现的,为人处事不拘小节,却还是被众人压制的抬不起头,如果你当了驸马自然不用在意这些。再说这郑颢自从娶了万寿公主之后确实受到重视,也为自己家族谋得不少好处。
这于琮一听觉得郑颢说的非常有道理,于是果断的像唐宣宗表示能不能把永福公主嫁给自己,可能他自己也没想到唐宣宗对这门亲事竟然答应的非常痛快,前面说到唐宣宗一直都想和士族共结连理,可是这回应者寥寥无几,如今这于琮主动来找自己应征驸马,唐宣宗自然是龙颜大悦一口应允,虽然家道中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算是名门之后。
自从皇帝答应了这门亲事,于琮开始官运亨通,连连升官,眼看着婚期将至,唐宣宗这边倒出了点岔子,竟是因为永福公主。
原来是唐宣宗把永福公主叫来一起吃饭,顺便告诉她一些为妻之道,吃饭途中不知怎的竟和唐宣宗大发脾气,甚至当场把吃饭的筷子从中折断,唐宣宗自然不悦,怒斥道“你这样的脾气秉性如何能嫁的出去,又有谁希望能娶你,你还是别嫁了。”
可是自古以来皇上说过的话那叫金口玉言,既然已经答应了于琮要和他喜结连理就不能出尔反尔,为此唐宣宗想了想把自己的另一个女儿广德公主许给了于琮并向其说明其中缘由,于琮表示听从皇上安排,就这样丈夫一下子变成了妹夫,永福公主得知此事也是悔之晚矣。
相比这个不懂礼数的永福公主,广德公主确实贤良淑德,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子就是应该顺从于男子,广德公主这个性格也确实是男人所喜欢的,换个角度来说无论哪个时代的男人,我相信都不太会喜欢刁蛮任性,不孝自己父母的女子吧。
同样是公主,结局却截然不同,纵然可能是永福公主不太喜欢这门亲事认为当时的于琮是个靠自己上位的人,所以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不过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莫欺少年穷,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尤其于琮若是没有一些真才实学和自己的过人之处,唐宣宗也不会把女儿如此草率的嫁给这样一个人,还有就是希望各位小伙伴可以珍惜眼前人,切莫像永福公主一样失去过后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