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鸡引发一个王朝覆灭?如同龙卷风一般!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因一只鸡,加速了一个王朝的灭亡。这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然而却真有这样的一件事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明崇祯四年,也就是公元1631年。大明王朝当时内忧外患,国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关外女真族强势崛起,不断割据关外的土地。那年那天的紫禁城,略显憔悴的崇祯皇帝拿起一封来自山东的奏章,上报说吴桥发生了兵变,崇祯皇帝就看了看简单批复了一下,毫不在意这事,毕竟那些年兵变、起义、旱灾等等天灾人祸太多了。但崇祯皇帝最终可能在煤山上吊都想不到,正是这封他没有重视的奏折,最终埋下了祸根。
同年,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战。明朝派大将祖大寿前去迎敌,不幸被敌军团团围困中。不得已又只能派孔有德带领800士兵,赶赴前线救援。大军却不幸遇到暴风雪,一名士兵实在很饿,就偷了村里的一只鸡给吃了。起初以为没什么大不了,可他们却不知道,这只鸡的主人是当朝重臣王象春家的。事发后王象春的家奴有恃无恐,并将这名士兵穿街游营了,其他愤怒的士兵击杀了家奴。此事还没完反而影响越来越大,王象春之子不肯善罢甘休,要求朝廷彻查此事的真相。为了区区一只鸡,800士兵怨声载道,也对朝廷失去希望,一只鸡竟比打败皇太极还要重要。于是这支精锐明军,干脆对着王象春家扬起了战刀,并彻底背叛朝廷,这就是著名的吴桥兵变。
吴桥兵变的直接后果,就是明朝投入数万金钱打造的火炮部队,全都倒戈投入后金。满清从此掌握了火炮制造技术,在以后对明战争中,再也不是铁马弓箭了,而是和大明一样万炮齐射,甚至比大明的火炮威力还大,大明丧失了最后的杀手锏,再也没有技术优势了。当李自成攻打京城的时候,崇祯手下已经无兵可用,无炮可发,一只鸡事小,背后折射的是明朝的政治腐败、党宦之祸、粮饷不足、军纪败坏,败给大顺和清朝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