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丞相李斯 究竟是怎么被一个宦官拉下水的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斯和赵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斯在战国时期既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年轻的时候在楚国做官,因为一只老鼠,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富贵,平台很重要。于是,他向荀子学习帝王之术,至于学习了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他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来看,此人绝对是聪明绝顶的一个人。他到了秦国从门客,做到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丞相,如此聪明的一个人,为何就被一个宦官拉下了水呢?

  李斯

  李斯到底有多聪明?

  李斯属于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就在郡里当小吏。常常看到官府厕所的老鼠,在吃污秽物,每当有人或者狗走近的时候,就惊恐万分。后来李斯走进仓库,发现仓库里的老鼠,吃的是囤积的粟米,藏住在大屋檐下的房室里,却用不着担忧人和狗的接近。

  李斯便叹息说:“一个人的贤能或是不肖,就像老鼠一样,得看自己处在什么环境了。”李斯从老鼠觅食就悟出了人生大道理,现在看来也绝对是一个人生哲理。一个人的好坏与富贵,就看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人的价值就好比一瓶矿泉水,如果在杂货店可能价值一元钱,如果在五星级酒店可能价值50元钱一瓶,现代人也懂这个道理,但是去做的人不多。李斯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他决定学习深造,另外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

  荀子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国力逐渐强大,秦国统一六国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很多人才都跑到了秦国。李斯决定从荀子哪里学习“帝王之术”,学业完成以后,他也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楚国虽然是南方大国,但是不足以让他建功立业。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施展自己的才华,必须有一个好的平台才行。一旦选错了平台,就如同吃污秽的老鼠,整天担惊受怕。如果选好了平台,就能成为像吃粟米那样的老鼠,不会担惊受怕。所以,他选择了秦国。

  李斯是如何发迹的?

  李斯到秦国的时候正好遇到秦庄襄王(嬴政的父亲,子楚)去世,儿子嬴政即位时年龄才13岁,由丞相吕不韦辅佐。吕不韦当时在招门客,李斯就投靠了吕不韦。后来李斯得到吕不韦的赏,任命他为郎官。按理说秦国的人才不计其数,李斯要想从一个小小的侍从官升职加薪,其难度可想而知了。不过,李斯与其他人不同点在于,他懂得帝王之术,又有辩才,所以去游说了当时还是秦王的嬴政。

  秦始皇

  李斯第一次游说,提出了“以金玉宝物,离间各国君臣关系”,嬴政就被他的政治主张所折服,并任命他为秦国长史,出使各国。李斯对于诸侯国家内的知名人士,凡是可以用财物收买过来归附秦国的,他就赠与丰厚的礼物来拉拢;至于不能被收买的人,就用暗杀的方式将其杀死。秦王就是采纳了李斯的主张,破坏了各国的君臣关系,然后派兵去攻打他们,秦国加速了统一六国的步伐,李斯被任命为客卿。

  正当李斯步步高升的时候,秦国出现了间谍危机,韩国派郑国到秦国修建水利工程,以消耗秦国的国力,最后被发现了,秦王嬴政下达了逐客令。而李斯也在被驱逐的行列,于是他写了《谏逐客书》,嬴政就取消了逐客令,还给他加官进爵,封他为廷尉(秦国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因为他掌握了司法审判权,后来韩非到秦国,他也是利用了职务之便。

  李斯陷害韩非,和庞涓当年陷害孙膑如出一辙,只是庞涓当年没有杀孙膑,而李斯比庞涓还狠。嬴政知道韩非是个人才,决定任用他。但是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停的在嬴政面前说韩非的坏话,并将其投入监狱。韩非本来想上书解释,但是没有机会。后来,嬴政后悔了,派人去赦免他,但是李斯已经将韩非毒杀了。其实明白人已经看在眼里,李斯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正是因为他杀韩非,才有后来赵高密谋,拉拢李斯的历史事件。

  李斯如何被赵高策反的?

  李斯跟荀子学习了“帝王之术”,估计很多人不太理解什么是“帝王之术”,通俗来说就是“帝王治国之道”。在诸子百家当中,以法家的“帝王之术”最受封建帝王青睐。而法家学派的学生,说白了,都是一群自私自利,薄情寡恩之人。比如商鞅和吴起,可以说是法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主张,可以说是薄情寡恩,自私自利,最后才落得身首异处。

  秦始皇

  而李斯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薄情寡恩,他学习“帝王之术”的目,其实并非为了治国,而是基于自身利益为前提。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使自己富贵,他可以采取一切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法家的“帝王之术”虽然受到古时候帝王的青睐,但是法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法家学派的创始人,虽然教会了学生如何富贵,却没有教学生如何全身而退。所以,法家学派的人,几乎个个都是自私鬼,结局都不完美。

  纵观古时候历史,在法家当中,除了管仲,几乎找不到第二个能善终的人。假如,管仲死在齐桓公的前面,我认为管仲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李斯进入法家,已经丢掉了半条命了。而赵高就是抓住了法家学生自私贪婪的本性,抓住人性的弱点,对其策反。

  嬴政统一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而李斯因为功劳大被封为丞相,可以说他已经成为了吃粟米那个老鼠,安享晚年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秦始皇死后,秦国的局势开始转变了。一旦处理不好,李斯就会成为吃污秽的那只老鼠。

  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外出巡游,行至沙丘时病重。他已经感觉到自己快不行了,于是写好让扶苏即位的遗诏,让赵高发出去,但是遗诏还没有发出去秦始皇就死了。中车府令赵高擅自扣留了遗诏,与胡亥商量,立他为秦二世。不过赵高与胡亥的力量有限,他认为如果不找丞相李斯商量,密谋不足以成功。胡亥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他不知道怎么办?但是,赵高密谋已久,已经有了对策。

  其实,擅自扣留遗诏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死罪。而赵高冒着杀头的大罪,拉李斯一起跟他密谋,他也不怕被李斯出卖。从这一点来看,赵高是胸有成竹的。因为他知道,法家学派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私自利。赵高抓住人性的弱点找到李斯,首先拿蒙恬跟他比较,又拿秦国做丞相不能过两代的例子来瓦解李斯的心理防线,让他感到恐惧。不过李斯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很强的,开始的时候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

  赵高

  赵高的攻心战,没有奏效,于是采取第二步利诱。其实,这两步足以瓦解一个人的意志。李斯虽然扛住了心理的恐惧,但是面对利诱他无力抵抗。赵高答应李斯,如果立胡亥为秦二世,李斯就可以长期享受富贵,子孙后代也可以享福。如果,失去这个机会,立扶苏为秦二世,地位失去就不说了,性命可能不保,子孙都要一起遭殃。赵高采取利诱和攻心,李斯就动摇了。对于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而言,只要自己能做丞相,谁做皇帝不是都一样吗?如果,扶苏即位以后,就不同了。李斯做不了丞相不说,性命可能不保,毕竟在秦国做丞相都没有过两代,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既然赵高已经给了保证,那么立胡亥做皇帝也是一样的,反正自己地位不变。所以他抛开国家利益以不顾,而以一己私利与赵高密谋立胡亥为秦二世。

  李斯被赵高策反后,认为自己会像吃粟米的老鼠,从此高枕无忧。其实,他失算了。赵高将秦二世玩弄于股掌之间,除掉一个又一个的对手,他也有能力将李斯除掉。所以,赵高想方设法的在秦二世面前说李斯的坏话,最终李斯被腰斩,家人也跟着他一起遭了殃。造成这样的结果,都是李斯自私自利贪婪惹的祸。李斯作为一国的丞相,不以大局为重,只顾自己享福,不单单害了一个国家,也害了自己和家人。所以,做人不能太贪婪,古人已经有了教训。其实,我们学历史的魅力也在于此,他会让我们明白很多事情,吸取古人的教训,可以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