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中刘备损失了多少士兵?为什么会让蜀汉大伤呢?
夷陵之战算是刘备一生最惨痛的一场战争,在《傅子》当中的记载是:“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自然这一数据有着夸张的成分存在,但不难看出蜀汉在这之后面临的是岌岌可危的局面。事实上夷陵之战是一个整体战役,并不是火烧连营一件事就能说明白整个战争的结局。火烧连营只是在双方对峙的时候,陆逊利用气候的优势,打破僵局的一种方式。
火烧连营
在这之后刘备还是在积极布防,并且在夷陵西北方向的马鞍山进行防卫,居高临下企图反攻。然而此时的蜀汉士气已经荡然无存,所以面对的自然也是不好的结果,陆逊派人四面围剿,这一场战争死伤才是最为惨烈的,伤亡多达近乎万人。而也就是这时候刘备再也坚持不住,认为持续下去恐怕会全军覆灭,所以刘备才采取了突围的方式保存力量。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汉主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塞江而下。”
水军、陆军物资全部被掠夺,死伤的尸首多到堵塞长江,惨烈之情况仿佛就在眼前。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夷陵之战刘备部署的总兵力总数在五万左右,其中还包括了南溪蛮沙摩柯的部队,那么为什么只是这一场惨败,就让蜀汉坠入了难以翻身的境地呢?
其实给蜀汉带来沉重的打击并不只是兵力的削弱,而是蜀汉中坚力量的全面崩盘。看看在夷陵之战当中的将领损失,先是张南、冯习和沙摩柯的战死,张南、冯习二人在历史之中的出场次数并不多,但是却是蜀汉的忠诚部下,参与了刘备的多次战役。入川时张南就跟随刘备一起讨伐张鲁,随后又跟着刘备拿下益州。所以两人的战死,无不让人心疼。另外杜路、刘宁等将领则是直接选择了投降,而黄权则是因为没有办法和大军会和,道路被东吴所拦截,迫不得已投降了曹魏。
仅此一瞬间就已经牺牲多位将领,而后在刘备突围之时又是傅肜(rong第二声)战死,刘备提逃走时留下傅肜殿后,为了给刘备争取更多的时间,傅肜战到最后一刻,直到兵甲不存,自己也壮烈牺牲为止。随后马良在向蜀汉撤退的时候,被步骘(zhi第四声)追击所杀。
这所带来的后果不只是说蜀汉无将可用,而是蜀汉外来将领的崩溃。刘备在拿下益州的时候并不顺利,内部矛盾日渐严重。尤其是在荆州丢失之后,荆州派系的将领地位下降,例如诸葛亮和李严之间的斗争,又比如在夷陵战败之后的多次叛乱,这都给蜀汉带来了威胁。而诸葛亮所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可想诸葛亮的处境艰难。
除此之外兵力的损失也意味着人口的丧失,曹魏方面采取的是屯田制,即使是这样也只是使得部分地区百姓得以安居,也做不到全境的太平。而蜀汉在灭亡之时的总人口数量大约在94万人,相当于什么概念呢?二十个人来供养一个士兵,以及二十个人里就要抽出一个精壮汉子上战场。所以五万人的损失殆尽,对蜀汉来说是多么残酷的一个现实。
三国军队
或许也有人会问,二十个人供养一个士兵,难道还会有很大的压力吗?对比一下西汉汉武帝时期的数据,西汉时期鼎盛的时候人口在六千万左右,而常备军在三十六万,其中不包括了地方防备,只是单纯可调动的委派军队。相当于是一百多个人供养一个士兵,但结果却是汉武帝穷兵黩武,而且这还是在文景之治的前提下所发生的事情。对比蜀汉时期的情况,二十个人供养一个士兵,恐怕已经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了。
所以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后,所采取的方式是积极外交,先修复和东吴之间的关系。随后则是带领军队四处平叛,稳定蜀汉内部的政治问题。因此这样去看诸葛亮的出师表才会体会到意义重大,在经历了大厦将倾的局面之后,诸葛亮还能始终不忘北伐大任,始终坚守着蜀汉这一块土地,实属是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