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刘备带上诸葛亮就能成功吗?诸葛亮在哪里?
夷陵之战刘备带上诸葛亮就能成功吗?诸葛亮在哪里?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夷陵之战,作为三国时代三大战役之一,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一样,不仅战役规模庞大,而且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场战役的结局相当惨烈,不仅蜀军东征部队大部被歼、业已称帝的刘备也因战败含恨而死,军事物资损失殆尽,诸葛亮在隆中对里为刘备勾勒的匡扶汉室的蓝图也化为泡影。
面对如此惨烈的失败,很多人都对刘备的这次东征人事安排发出了质疑——刘备常说,得到诸葛亮辅佐是“如鱼得水”,为何这次“鱼”东征、水却不同行?这种意见更进一步,有人认为如果这次作战带上诸葛亮,说不定东征就能成功。
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
图1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
至于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通俗的观点是认为诸葛亮对刘备伐吴之谋并不赞同甚至反对,因此刘备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没有召诸葛亮同行。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基本观点,但在现实中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刘备伐吴未必招致全国上下一片反对,更不一定存在诸葛亮竭力劝阻的可能。
此时孙权刚刚吞并荆州、斩杀蜀汉名将关羽,使得蜀汉元气大伤,如果刘备对此毫不回应,不仅无法给部下一个交代、也会留天下人一个笑柄。另一方面,荆州不仅是刘备的起家之地、谋臣将领的来源之处,更是隆中对中的战略基地,这样一个肘腋心腹之地被孙权夺取,蜀汉集团怎么可能不想方设法拿回?从关羽被杀到刘备出兵,前后历时三年,期间还经历了刘备称帝,长时间的战争准备,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不可能朝夕劝阻、也不可能消极怠工、而更可能是与刘备一起准备战争事宜。
图2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
其次,便是诸葛亮在蜀汉阵营中的定位。
受到演义以及后来长期领军经历的影响,诸葛亮给人一种“能打仗、打胜仗”的杰出军事统帅的形象,但我们仔细浏览一下诸葛亮追随刘备时期的简历,会有一些不同的发现。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地盘与人马,开启了扩张征伐之路,直到夷陵之战战败,他一共有三次大规模亲自率军作战的经历。
一是夺取西川。这场战争从建安十六年一直持续到十九年,在战争期间,刘备的随军谋士一开始是庞统,后来是法正,诸葛亮是在何时加入战争的呢?是李严率军投降刘备、西川最后的堡垒都被攻破的时候,这时战争早已进入尾声。而诸葛亮、张飞受命溯流而上的任务,是刘备要“分遣诸将平下属县”——换而言之,收拾地盘转移主要根据地到四川了。所以对蜀汉集团而言规模不小、影响颇大的进兵西川之战、诸葛亮并没有像水追随鱼一样跟在刘备身边。
图3 夷陵之战
二是孙权派遣吕蒙突袭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其起因是刘备夺取西川以后孙权想收回荆州,而刘备不允。在吕蒙突袭的消息传到成都以后,刘备迅速出动,率领五万人马并会同关羽一起南下讨伐吕蒙。在此期间曹操夺取了汉中,对刘备北面构成直接威胁,刘备不得不与孙权讲和回到成都,很可惜一场吴蜀大战的好戏没能上演。不过这一次,诸葛亮也没来。
三是夺取汉中之战。一开始,刘备派遣张飞等人在宕渠击败张郃进而收取南郑,后来又调遣吴兰雷铜进攻武都(被击败)。最后刘备亲自出马,在阳平关坐镇一年后,于建安二十四年主动出击,在定军山指挥黄忠击杀曹魏大将夏侯渊及赵颙等人。尔后曹操亲自率军自长安来,刘备镇定自若地说道:“曹公自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凭借险要硬是把对着鸡肋感叹的曹操熬了回去。整场战役诸葛亮也并未作为军事谋臣在身边出谋划策。
图4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那么诸葛亮在哪?
在大本营。
进攻西川、诸葛亮在荆州镇守;进攻汉中和抵御吕蒙、诸葛亮则坐镇成都。可这是否说明,诸葛亮在刘备军中并无太大作用?
恰恰相反,诸葛亮在刘备建国期间居功最著。就如同刘邦在平定项羽之后,论功行赏时定萧何为功臣第一,原因是“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诸葛亮在刘备阵营中,起到的就是萧何这样的作用。
在刘备率军平定荆州时,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在刘备攻克蜀川之后,“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一直是坐镇后方,调度后勤。
图5 三国荆州版图
在秩序混乱生产荒废的三国时代,后勤力量往往成为两军决胜的主要因素。如果后方不稳、后勤不继,前线军心根本无法维持,曹操正是采用军屯制、使得后方军资充沛,部队家室安稳,形成稳固的作战集团,才能成功逐鹿中原。所以诸葛亮在刘备军中,确实是功臣第一、并无争议。
所以这个第一功臣的作用,是坐镇后方调度粮饷、补充军力,而非追随主上左右出谋划策,这就是诸葛亮在刘备军中的真正定位。所以,刘备这次东出伐吴,没有召诸葛亮同行,是其基本操作——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并非心生嫌隙、故意排斥的结果。
图6 三国地图
至于有人假设诸葛亮随同刘备一起东征伐吴,是否有取胜的可能?
首先,这个假设本身就很难实现。在丞相还存在的时代,丞相是政府首脑、皇帝是国家元首,两者相互依存运行国家机器,自古以来、皇帝亲征,丞相的作用便是镇守后方保持稳定,极少有陪同出征的例子。一旦前线发生不测,如果没有丞相及时镇压,政权会旦夕瓦解——事实也确实如此发展。
其次,假设诸葛亮真的随同出征,以其才略是否能够击败吴军?那我们要梳理一下吴军的战法和诸葛亮的手段。
吴军战法很简单,熬。从史书反馈来看,蜀军并没有缺粮少饷的记载,那么吴军在熬什么?熬蜀军的士气,等士气疲惫、找出破绽发起突然袭击并不难。
图7 诸葛亮北伐线路图
而诸葛亮在,会有什么方法破局?诸葛亮的长处在于治军严明,很少走险棋,如果诸葛亮置身于夷陵之战的刘备军中,军队大概会更严整、防务会更牢固,让陆逊找不出破绽。但吴军本土作战、人数上与蜀军不相上下,旷日持久的消耗,最先撑不住的一定是国力更弱的蜀军。
况且诸葛亮五次北伐,其中两次都是粮尽而退,可见打极限战争不是他所乐见的。如果孔明在刘备身边,一定会在粮草耗尽的前一个夜晚,劝刘备设下伏兵后全军退还,当然这样,刘备的损失会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