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后,历史上是孙权向刘备求和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看看。
公元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称帝后,于成都登基称帝,建立蜀汉。为了夺回荆州,刘备借着称帝后的余威,决定以为关羽报仇为由征讨东吴。当时赵云进谏,称曹操才是国贼,若能灭除曹操,孙权自然能够臣服,此时曹丕篡位,引起民愤,正应该利用民愤而讨伐曹魏,而非出征东吴,但刘备并没有听赵云的劝阻。而孙权得知刘备正谋划讨伐东吴时,当即派来使者前来讲和,同时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修书一封,向刘备陈述讨伐东吴的弊端。但刘备不为所动,而是一意孤行的出兵伐吴。虽然在战事前期,刘备一度占据了秭归,并率军进入夷陵一带,但由于陆逊以逸待劳,并看准时机发起进攻,火烧连营七百里,导致刘备兵败夷陵,蜀军损失惨重,将士们不是战死就是投降,刘备逃回永安,仅以身免。
在《三国志·蜀传》中有记载,称刘备战败后退至永安,孙权听闻刘备驻扎在白帝后非常害怕,当即派遣使者请和,刘备同意。但在《江表传》中则有着不同的记载,书中称十二月时,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为使者,到白帝城中面见刘备,当时孙权称,近日得到了刘备的书信,信中刘备说明了自己的错误,因此东吴与蜀汉就此重归于好,之前之所以称蜀汉为蜀国,是因为当时汉献帝还在,如今汉献帝都已经被废除了,刘备可以称自己为汉中王。不难看出,在《江表传》的记载中,是刘备先写的书信认的错,孙权才会答应了刘备的讲和。既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那夷陵之战后,到底是刘备先提出的讲和,还是孙权先提出的讲和。
有人认为,首先提出讲和的自然是孙权。毕竟在夷陵之战后,刘备虽然仅以身免,但当时益州尚有武装力量,赵云也已经率军前来接应刘备,而刘备就此坐镇永安,建白帝城以抵御东吴,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吴是没有办法从永安攻入益州。因此这个时候,两国的对峙并不能带来任何利益。与此同时,曹魏大举兴兵,分三路进攻东吴,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他主动向刘备示好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实际上,即便是曹操此前大举兴兵东征,在濡须口也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因此即便曹丕有侵吞东吴的想法,但曹魏放弃陆战而与东吴进行水战,曹丕没有必胜的把握,而东吴也没有太多值得担忧的地方。反观刘备虽然坐镇永安,但此时蜀汉已经接连两次战败,南中地区蠢蠢欲动,建立于刘备威望之上的蜀汉危机四伏,摇摇欲坠,刘备很难有反攻的机会,因此孙权并没有主动求和的意义。
最为关键的是,《江表传》中的记载,有其他的史料为其支撑。在《吴录》中曾有记载,称刘备战败后,听闻曹魏大举兴兵,曾修书给陆逊,称魏军已在江陵,他将再次兴兵伐吴,而陆逊则称刘备只要敢来,就没命逃回去。可见陆逊根本不惧刘备出征。而且在郑泉出使蜀汉时,刘备曾询问郑泉,称孙权为何不回信,是否是认为他得名不正,而郑泉则直接回答,称刘备作为汉室宗亲,应直接攻打曹魏,而非讨伐东吴。然而即便郑泉对刘备如此出言不逊,刘备还是同意了两家修复联盟关系,可见确实是刘备拉下脸求和的。
笔者认为,刘备虽然心志极高,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容不得他傲慢下去,为了保证蜀汉不垮,他只能向孙权求和了。而陈寿为了维护一下刘备的脸面,这才在《三国志》中作此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