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东吴作为胜利的一方 东吴当时有直接吞并蜀汉的实力吗

  夷陵之战的网友们,夷陵之战结束后,蜀汉大败而归,以当时东吴的实力,东吴有没有吞并蜀汉的实力?

  引言

  刘备称帝后,他没有北伐曹魏,而是东征讨伐孙权。不料,身经百战的刘备,自己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败在初出茅庐的书生陆逊之手。刘备为此一战,可谓投入了蜀国所有的机动兵力,大有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刘备之所以舍弃曹魏,主动进攻东吴,其主要原因还是与东吴背信弃义,偷袭荆州有关。襄樊之战后,关羽遭到了曹魏和东吴的前后夹击,不仅兵败身死,而且荆州全境沦陷,流入了东吴之手。

image.png

  刘备

  为了重新夺回战略要地,为了让刘备身边的荆州派有一个家,刘备只能伐吴。倾巢而出的兵力,未能让刘备取胜,一场大火烧得刘备大败,兵败损失殆尽。刘备本人能够从战场上脱身,还是靠着部下们的拼死力保。

  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后,东吴乘胜追击,大有一副要灭了蜀汉的架势。那么,在当时,经历夷陵大败的蜀汉,东吴能否一鼓作气,将它吞并呢?

  东吴没有实力吞并蜀汉

  东吴想要以一国之力吞并蜀汉,难度不可谓不大,其概率应该说是非常小,即便曹丕不插手,取得夷陵大胜的东吴也未必有实力吞掉当时已经有根基的蜀汉。

image.png

  陆逊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冷兵器时代,两军交锋,不管是采取什么办法取得胜利,双方的伤亡数字不可能太大。夷陵之战,刘备四万人全军覆没,以身幸免,那占得先机,用火攻的东吴伤亡不应该低于一万。

  刘备兵败后,东吴军队的确对刘备采取了赶尽杀绝地追击,吴将徐盛,潘璋等人率军扩大战果,斩杀大量溃逃的蜀军,刘备为活命,翻山越岭,在武将们的保护下,得以逃到永安。

  得知刘备兵败的消息,诸葛亮让赵云率军援助刘备,当吴军到达永安时,赵云的援军已经来了,而且人数有两万多人。按照攻守兵力来说,吴军想要攻破有两万余人驻守的永安,兵力起码要七八万才行。

  参考蜀汉灭亡后,罗宪以少量兵力,挡住了东吴数万军队入侵永安的事实,可见吴军想要攻破永安城难度非常大。永安是吴蜀两国边境的重镇,东吴无法攻破,怎么能占领具有地利优势的蜀汉。

image.png

  罗宪剧照

  刘备当年从荆州攻打益州,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且还是被刘璋请进去的,可即便如此,刘备为拿下益州还是费了很大的代价,东吴想要凭借一国之力,消灭东吴,攻占益州和汉中,恐怕没有这么大的胃口,也吞不进这么多土地。

  东吴更加擅长水战,在陆战方面,尤其是山地战,蜀军的步兵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这也是刘备在夷陵之战初期能够连战连捷的主要原因,要不是陆逊足智多谋,善于正确分析军情,抓住了刘备军的软肋,正面对刚,东吴即便有兵力优势,胜算也没有那么大。

  曹丕不会眼睁睁看东吴消灭蜀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夷陵之战,蜀汉和东吴就是鹬蚌,曹魏就是渔翁。惋惜的是,这个渔翁有点自大,好大喜功,错过了一个消灭东吴,蜀汉的绝好机会。

  夷陵之战爆发前,刘备和孙权都想拉拢曹丕,孙权为了自保,不惜连尊严都不要了,向曹魏称臣。刘备虽然有意拉拢曹丕,但他不能像孙权那么无耻,蜀汉存在的意义就是北伐,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如果蜀汉向曹丕称臣,这恐怕没法混了。

image.png

  孙权

  曹丕虽然明面上接受了孙权的称臣,实际上也明白,这只是他的权宜之计。因此在夷陵之战开打后,曹丕选择了作壁上观的态度,谋士刘晔战略眼光毒辣,他力劝曹丕马上进攻东吴,占领东吴的江南之地,联合刘备,将东吴消灭掉。

  东吴既被灭,按蜀汉的国力,肯定难以抵挡曹魏军队的不断入侵。可曹丕没有听从刘晔的建议,等夷陵之战结束后,才匆匆忙忙起三路军队,讨伐东吴。

image.png

  曹丕

  曹丕在夷陵之战后讨伐东吴,实际上是帮了蜀汉一把,减轻了防御压力,赢得喘息的机会。曹丕也明白蜀汉不能被东吴所灭,不然东吴做大了,自己不好控制,可他伐吴错过了最佳时机,等东吴军队已经有所准备的时候再进攻,成功的概率自然不高了。

  结语

  总的来说,自夷陵之战蜀汉大败后,东吴没有以一己之力消灭蜀汉的能力,理由也很简单,实力不足,兵力没有优势,在没有抓到刘备的情况下,东吴即使在曹丕不干预的情况下,也无法消灭蜀汉。

  曹丕这边才是最终决定战争走势的一方,强大的军事实力,不管是攻打蜀汉还是东吴,都有压倒性的胜利。曹丕虽然了解不能让东吴灭了蜀汉的道理,但在出兵的时机,选择得太差了,让他错失了一统天下的一个好机会。

  参考资料《三国志》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