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的经过如何?为什么陆逊能以少胜多呢?
西秦高祖乞伏乾归曾对麾下诸将说:“昔曹孟德取袁本初于官渡,陆伯言摧刘玄德于白帝,皆以权略取之。”这句描述是对当初“夷陵之战”的一个评价,这“夷陵之战”是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场,是蜀汉政权皇帝刘备对东吴方面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战争最开始爆发之初,孙权也不愿意与之交战,派遣将领前往求和,奈何刘备始终不愿,使得这次战争就此打响。这孙权方面占据着地理位置的优势,再加上是自卫反击战,这导致刘备方面遭遇了顽强的抵抗。
等两支军队相持七八个月之后,最终刘备在夷陵一带遭到了失败。在公元221年的时候,刘备为了替好兄弟关羽复仇,便亲自率领着蜀汉军队数万人对东吴政权发起了一场规模极其宏大的战争。
在当时随着局势的发展,两个政权之间的国际线已经转移到了巫峡地区,而长江三峡则成为了两个国家往来的主要通道。刘备就派遣手下将军带领三万人左右先行一步抢占峡口,率先进入吴国境内在巫山附近成功击败了一队吴国士兵,占领了秭归。
为了防止曹魏政权趁机发起偷袭刘备,又派遣了镇北将军黄权驻守在长江北岸地区,让军队避免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之中。
面对着蜀汉政权军队大举来袭,孙权自然也不愿意就这样束手就擒,开始积极部署军队进行反抗。首先,他启用了镇西将军陆逊担任大都督一职,统领朱然等将领共五万余人赶往前线地区抵御蜀汉军队。为了能够得到更多力量的支持,他还派遣大臣向曹丕方面俯首称臣。这陆逊本来就是一位相当出色的将领,在他到达前线之后,他立刻就双方的军队数量差距以及地形等方面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在他看来,刘备虽然军队众多,也占据着险要地位,但求胜心切,若是暂时避开其锋芒,寻找适合的时机发起反攻,那一定能够获得胜利。在陆逊的带领之下,军队先撤退到了夷道附近,并再次转入了战略防御阶段。这样一来,吴国军队就全部退出了陡峭的山地回归到平原之中。
等到刘备亲自率领主力部队从秭归前来之后,就在猇亭地区修筑了防御工事,建立了蜀汉方面的指挥中心。这个时候蜀汉政权的军队本来就已经深入到了吴国境内两三百公里,本来就遭到了吴国方面的顽强抵御,导致他们继续向东推进的路途受到阻碍。
面对着吴国军队拒不出战的情况,蜀汉军队只好在武侠到夷陵数百里的地方,分别设置了几十个营帐,以作长时间的打算。为了能够诱使陆逊出兵,刘备还派遣手下一位士兵率领军队对驻守在夷道地区的敌军发起攻击。值得一说的是,这驻守在夷道的东吴将领正是孙权的侄子,在其陷入危机之后,其他吴国将领纷纷表示愿意出兵救援。
但陆逊认为分兵会影响局势发展,因此坚持拒绝。敌军不愿意交战,这始终不是办法,长时间的战争也使蜀汉方面消耗了大量的粮食,刘备只好想方设法的诱惑敌军进行交战。
却不料这陆逊实在是太过平静,面对刘备方面的挑衅丝毫不为所动。时间一长就使得蜀汉方面士兵军心逐渐松懈下来,也失去了优势地位。而当时本就是六月酷暑之际,天气实在太过炎热,导致士兵们深受其苦。
无奈之下,刘备只好将水军部队转移到了陆地上来,并将所有的军营安置在了深山老林之中,在此修整士兵,以待时机的到来。却没想到这蜀国军队本就在崎岖的山道之上,物资运输极为困难,也为陆逊之后陆续发起战略决战提供了机会。
蜀汉方面的情况都被陆逊看在眼中,他果断的放弃了水陆同时攻击的方针,认为现在发起全面反击的时机已经到来。为了能够得到孙权的支持,他立刻向孙权方面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孙权也对陆逊非常认可,立刻就批准了他的计划,正式向蜀汉政权发起反击战争。
在战争开始之初,刘备方面本来就没有任何的准备,因此士兵们不断向后撤退。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方面的损失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步,无奈之下刘备只好趁着夜色向外围出逃。
蜀汉多位将领为之殿后,哪怕到最后付出生命也仍旧没有停止战斗。却没想到即使这样也没有让刘备成功回到蜀汉政权,因为陆逊早早就派遣的将领在刘备前面截取了他要返回益州的道路。等刘备到达石门山的时候,甚至差点被敌军活捉。好在他通过险阻的山顶,这才逃到了白帝城中。
在这场战争中,刘备方面几乎遭遇了全军覆没的结局,他本来占据着上风地位,但是在最后却遭遇了如此悲痛的结局,真可谓是无奈啊。在刘备逃到白帝城之后,吴国方面的一批将领都主张乘胜追击,继续扩大战果。
奈何这个时候刘备的援军部队已经赶来援助,陆逊已然失去了最好返京的机会。再加上害怕曹魏政权趁此机会发动攻击,因此只好选择主动向后撤退。而对于在夷陵之战中遭遇的惨败,刘备也很是恼怒,最终竟然一病不起,以致于失去了性命。
清代学者邓廷罗在《兵镜》中评价说:“司马懿挑朱然,吴班挑陆逊,皆不得行其计,岂非将之有能有不能哉?”
作为一位相当出色的政治家,这刘备在用人方面极有才华。他也格外的注重仁义,或许这也是他的致命缺点吧,也为了向关羽报仇,他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让蜀汉政权一度陷入了困境之中。与之相反,这吴国方面的主将陆逊也是极为的出色,竟然能够以少敌多,成功的获得夷陵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吴国领土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