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书生的萧铣成群雄之一,董景珍为啥反叛?
萧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江南形势大转变,开始于武德三年(620年)的十一月。
历史上稍有成就的农民起义军,似乎很多都摆脱不了内讧的死局,如李密和翟让的内讧,太平天国内讧。
实际上,内讧最基本的起因,就是领导人性格的问题。
李密杀翟让,因李密性格多疑;石达开出走,也是因洪秀全的猜忌。
萧铣也一样,此人性格狭隘,爱猜忌。既想让大家替自己打天下,又怕给了部下人马和权利后,部下反过来打自己。
他起家原本就是岳阳的那些低级军官把他捧起来的,称帝建立梁国后,尽管一一给他们封了王,但这些人自恃功高而恣意骄横,令萧铣胆战心惊的是这些人特爱杀人,杀杀人,跳跳舞,挥刀的时候眼都不眨下。
作为一介书生的萧铣,以前穷的时候替人抄书写字。现在好不容易发达了,却非常害怕有朝一日无法控制这些部下,于是他颁布了一条命令:裁军。
又不是和平年代,况且四周还有林世弘、沈法兴,现在还有李孝恭的大唐兵马,现在裁军,无疑等于自杀,再傻的人,也清楚萧铣是想夺兵权了。
第一个不满的是大司马董景珍的弟弟,于是策划准备反叛,结果事情泄露,萧铣斩了董景珍的弟弟。
他弟弟死的时候,董景珍正在湖南长沙,且手握重兵。
萧铣担心董景珍也谋反,于是马上十万火急派人飞马去湖南长沙,赦免董景珍。
按说,事情该结了。
但萧铣却画蛇添足,又派人去给董景珍下了第二道诏书。
第一道诏书,董景珍很感激;
第二道诏书,董景珍很害怕。
因为这第二道诏书是命令董景珍立即动身前往首都江陵,觐见萧铣。
同月初五,董景珍率领大军,以湖南长沙投降了唐朝,负责接纳工作的是许绍。
董景珍的反叛让萧铣非常恼火,更令他寝食难安的是,许绍收编了董景珍的兵马后,开始主动袭击自己。
当时,宜昌作为唐朝边境地区,是王世充的郑国和萧铣的梁国交界。只要是一抓获了越境的唐军民,王世充 、萧铣就以非法入境罪砍头。
而许绍却和他们反着干:只要抓获了王世充 、萧铣的军民,却给钱给粮,而后送到移民局,后派人护送到边境,让他们回家。
这样一来,由于许绍的做法深得人心,自此王世充 、萧铣的散兵游勇再也不非法入境了。在许绍的治理下,宜昌民众安定团结,社会经济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