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诏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衣带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衣带诏”之事,是一场酝酿中的未遂的政变。《三国演义》的第二十回至二十四回叙述此事说:曹操诛灭吕布后,班师回朝,把刘备带回许都。一日,曹操与献帝在许田打围,刘备与关、张等亦跟随。献帝射一鹿,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的宝雕弓、金紕箭,将鹿射倒。群臣将校见了金键箭,以为是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

  曹操不归还天子的宝雕弓,就自悬带。献帝回宫,想要除掉曹操。伏皇后之父伏完以为董承可托,献帝便自作一密诏,暗令伏皇后缝于玉带紫锦衬内,赐予董承,董承回去检看,发现密诏,即与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西凉太守马腾、昭信将军吴子兰、左将军刘备等签写义状,共议起事。这时刘备唯恐被曹操谋害,亲自种园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image.png

  汉献帝剧照

  曹操青梅煮酒,与刘备共论天下英雄,曹操说了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吓得刘备失匙箸(小勺和筷子)落地。适值袁术欲弃准南,赴河北投袁绍,刘备便寻了个脱身之计,请求率军就半路截击袁术。得到曹操允许,便带兵而去,乘这机会脱离了曹操。马腾见刘备已去,边报又急,也回西凉去了。董承与王子服等又生一计,要利用太医吉平为曹操医治头风时,进毒药杀之。但由于家奴告密,“衣带诏”事发,吉平、董承等被处死。

  《三国演义》围绕“衣带诏”一事所展开的故事情节,写得非常生动细腻,着墨甚多,在艺术手法上颇具特色。但核诸史实,却有不少出人。

image.png

  曹操剧照

  首先,在历史上有没有“衣带诏”这件事,还是很难说的。

  袁宏的《后汉纪》说:建安五年(公元200)春,正月壬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谋杀曹操,发觉被诛。

  这里仅仅谈到董承等人要谋杀曹操,并没有提到“衣带诏”的事。

  《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刘备)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刘备并没有发动)。”

  “董承辞受”是董承自己说接受了皇帝的“衣带密诏”,其他人并没有见到这种东西。言之确凿的是《后汉书董承传》:“帝忌操专逼,乃密诏董承,使结天下义士共诛之。”《后汉书献帝纪》中也说:董承“受密诏诛曹操“。

image.png

  董承剧照

  但《后汉书》成书较晚,不仅大大晚于《三国志》,比《后汉纪》也晚了五十多年,资料的原始性是逊于二书的。到了北宋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没有采用《后汉书》的说法,而是采用了《三国志》的说法,写道:“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把《三国志》的“辞”字改为“称”字,意思就更明确了,是说董承自称接受了“衣带密诏”,其他人并没有见到原件。

  可见献帝不一定搞过“衣带密诏”,在曹操的严密控制之下,这个性情聪慧的小皇帝未必敢冒这个险,很可能是董承假借这个名义,联结刘备、王服等人谋诛曹操的。

image.png

  董承剧照

  第二,作为“衣带诏”导火线的许田打围的场面,并不见史书记载。只是《蜀纪》中说:当初刘备在许都时,和曹操共同出去打过猎。这大约是《三国演义》许田打围情节的出处,但这里写的只是曹操与刘备共猎,并没有献帝同行,所以曹操遮前受贺,留宝雕弓等情节便不存在了。这件事与“衣带诏”之事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第三,按照史书的记载:董承所联合的同谋者只有王服、吴硕、种辑、刘备等四人,而《三国演义》则为六人。其中马腾与这件事无关,纯属虚构;吴硕和吴子兰,在不同的史书中,有的写作吴硕、有的写作吴子兰,应该是一个人,名硕,字子兰。

image.png

  董承剧照

  第四,伏皇后及其父伏完,与“衣带诏”这事并没有直接关系。据史书记载:“衣带诏”事发之后,正在怀孕的董承之女董贵人也被杀害,其状甚惨。伏后目睹此事,便给在朝中任职的父亲伏完写信,请他密图曹操。但伏完当时慑于曹操的威势,并没敢闹什么事。

  伏完死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而到了建安十九年(公元214),也就是董承死后十四年,曹操才追究了这件事,逼献帝废掉了伏后,幽闭而死。可见伏后和伏完仅仅是旁观的第三者,说伏后和伏完参与了“衣带诏”事件,而且由伏后亲手把密诏缝在玉带中,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如有此事,这父女二人早就被杀了,怎能在十多年以后才犯事?

image.png

  曹操剧照

  第五,太医令吉本和“衣带诏”也是毫无关系的。当时吉本并没有向曹操投过毒,而是在董承被杀十八年以后,即建安二十三年,伙同京兆人金祎(衣yi)少府耿纪等人发动了武装政变,但很快便失败了。

  “衣带诏”事件和吉本等人的武装政变,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拥汉反曹的举措。把它们集中在一起来描写,源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又作了进一步的艺术加工。从艺术的角度上,可以增强故事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感染力。但从史学的角度来看,二者相差十八年,情节各异,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