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为什么没能当上太子?隋文帝为什么选择的是杨广?
说到隋文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我国的封建社会,在皇位继承上遵循立嫡立长的宗法原则。这样,身为杨坚与独孤皇后的嫡长子的杨勇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也被杨坚顺理成章地立为了太子。
关于隋文帝杨坚当初为何选杨广做太子,我倒是可以讲一讲。
一、杨广登基过程
隋文帝杨坚于581年正式统一中原地区,建立隋朝。隋文帝是一个明智的皇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肆意杀戮,还流传众多佳话,比如因为杨坚样子奇特,民间众人都传言说杨坚以后必定成为皇帝。
鉴于此,很多人都听闻风声投靠杨坚,让杨坚莫名笼络一批人才。还有后来攻克南朝的时候,也没有大肆杀戮,甚至还把陈叔宝带回宫中,好吃好喝招呼陈叔宝,直到陈叔宝最终老死。
这样一个仁义的皇帝,对待继承人的要求当然是很高的。我们来看杨坚的两个儿子杨勇和杨广,杨勇因为是嫡长子,一早就被杨坚选为太子。
杨勇成为太子之后,自己以为皇位必然属于自己,做事就有些飘,对很多事情过于疏忽。比如自己后宫妃子,他就疏忽照顾,导致后来正妻莫名其妙猝死,引起母亲独孤皇后的不满。
要是一个有政治觉悟的人,此刻早就应该好好去跟母亲赔不是,讲清楚事情原委,可是杨勇不仅不去讲清楚,还继续宠溺妃子阿云,让独孤皇后更加看不惯。
睍地伐渐不可耐,我为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业,竟不闻作夫妻,专宠阿云,使有如许豚犬。前新妇本无病痛,忽尔暴亡,遣人投药,致此夭逝。
毕竟独孤皇后是一个比较喜欢从一而终的皇后,他与隋文帝杨坚两人都是一夫一妻制,杨坚从来不会去宠幸其余妃子(后来老了还是宠幸其他妃子)。所以独孤皇后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她学习。
杨勇没有政治觉悟,杨广倒是很快明白这些道理,于是把自己很多妃子都晾在一边不管,专门宠溺正妻萧氏(后来的萧皇后),让母亲很是满意。
除了要让独孤皇后满意外,杨广还要赢得父亲隋文帝杨坚的喜欢。杨广深知父亲喜欢节俭淳朴的生活作风,很多开国皇帝都这样,比较注重节俭,害怕子女后代奢靡浪费。所以杨广穿衣出行都很节俭,从来不奢靡。
其后晋王来朝,车马侍从,皆为俭素,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声名籍甚,冠于诸王。
杨坚看在眼里,觉得这个儿子确实不错。再加上后来杨坚与宣华夫人走得比较近,杨广就给宣华夫人送礼,希望宣华夫人在自己父亲面前美言几句。宣华夫人的枕边风加上独孤皇后的喜欢和杨坚的看好,最终就把已经成为太子的杨勇废除,立杨广为太子。
成为太子后的杨广还是一直很小心,为人处事样样精通,不仅父亲母亲巴结好,还有朝中大臣以及父亲的妃子宣华夫人、荣华夫人等,杨广该送礼送礼,大家都觉得这个太子比杨勇优秀。
但是杨广有一个缺点是改不了的,那就是好色,后来父亲杨坚生病后,让杨广去照顾杨坚,还有宣华夫人一起去照顾杨坚(此时独孤皇后已经去世)。有一次杨广看到宣华夫人更衣,从而想要非礼宣华夫人,被宣华夫人阻止并且告诉杨坚。
隋文帝一气之下想要把杨勇召进宫把杨广废掉,复立杨勇为太子,可惜没等杨勇前来,杨坚就已经死去,后人多怀疑是杨勇动了手脚,但是没有史料完全证实杨坚死因。
杨坚死后,作为太子的杨广很快登基称帝,成为隋朝第二个皇帝,并且开始大力兴修大运河、搞科举制度、创立三朝六部制,为封建王朝后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杨广虽然没有留住隋朝,但是他留下的文化遗产却是值得后人纪念的。
二、为何杨坚选择杨广而不是杨勇
根据上边的事实,我们再分析一下杨坚让杨广继位的原因,主要就以下几个。
1、杨勇做错事
杨勇原本已经是太子,可是自己偏偏没有政治觉悟,不明白母亲独孤皇后的性格,不关心自己正妻,导致正妻去世,后来他还宠溺阿云,让独孤皇后很看不惯他。独孤皇后的思想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杨坚的决定,所以杨勇这一步就没有走好。
其次因为正妻去世,杨勇没有嫡系后代,这一点在那个年代也是很影响王位继承的,因为那个年代继承制度就是要立嫡不立长。换言之,杨坚得为江山的第三代考虑,要是杨勇成为皇帝,以后立太子又是一件大事,搞不好一场腥风血雨。
所以杨坚不想看到那样的局面,最终没有选择杨勇继续当太子。
2、杨广聪明懂事
反观杨广,与杨勇截然不同,杨广不仅能够讨好母亲独孤皇后,而且还能够把朝中大臣以及隋文帝身边妃子都搞定,让大家一致认为杨广为人不错,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坚别无选择,肯定立杨广为太子。
3、杨坚想改变主意已经来不及
上边说过,最后杨坚因为杨广对宣华夫人有非分之想而打算废除杨广太子之位,可是一切还没有来得及操办,自己就已经离开人世。
结语
我们后人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当时的事情,当然一切很清晰,倘若我们设身处地在那样的环境中,毫无疑问也会选择杨广做太子,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