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为曹操鞠躬尽瘁,最后怎么没善终?
荀彧确实是很矛盾的一个人,才比诸葛但是却不如诸葛有名;并肩曹操但是最后却死于反曹。或许在思想与现实均无出路的时候,只有一种解脱方式了......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一出身大族
荀彧是颍川荀氏成员,其家族是荀子的后裔,至荀彧的祖父荀淑时开始发达。在战乱时期荀彧是较早投奔曹操的名士,《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到,荀彧先从袁绍,但是后来荀彧认为袁绍并非贤主,于是改而投奔曹操,曹操大喜之下称荀彧为“我之子房”。荀彧对曹操的帮助是全方位的,从战略分析到人员的推举,都极大的扩展了曹操的实力,其中荀彧给曹操最大政治战略建议就是为人熟知的迎接汉献帝以令不臣,此后曹操在与袁绍的隐性竞争中得以快速扩张,于此同时想必也给在战乱中的曹操莫大的精神鼓舞,因为在合作的前期,曹操对荀彧的称赞是不吝言辞的。
二由密而疏
但是荀彧和曹操的合作,随着曹操在战场和朝野上势力的扩张,以及各种形势的变化而出现了分歧。有分析认为是赤壁战场的失败,曹操失去了统一全国的可能,转而打理身后的基业,为了把自己的政治遗产传于后世,而不再以统一天下为志向。这就与荀彧的理想出现了矛盾。具体的事例则是在伏完要谋杀曹操一案中,伏完想联络荀彧一起对付曹操,荀彧自然并没答应和伏完联手,但是也没有向曹操说明此事,或者是为了保全伏完或者是不愿意把矛盾在扩大,但是曹操却最终通过樊普知道了此事。当荀彧对事态有所觉察想对曹操解释时,已经来不及了,疑心很重的曹操自然对荀彧不再信任。
三职场冷暴力
曹操谋求私权的过程不断推进,而荀彧对曹操仍报有幻想,《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在曹操接受九锡时,荀彧表示反对,说“不宜如此”,不论其初衷如何单就此时此番言论都足以让曹操“心不能平”。而最终荀彧之死在不同的史书中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记载是,曹操讨伐孙权,借机让荀彧劳军而将其留下,曹操行军至濡须,荀彧以疾留寿春,最后“以忧薨”;而《后汉书》则记载为,曹操给荀彧送去一个空食盒,荀彧见到后自杀而死。
其实对比两种记载,不论是荀彧被强留军中还是见到食盒而死,都含有曹操对荀彧的羞辱和“职场冷暴力”之意,而荀彧作为一个有所持的名士,面对昔日盟友在现实和理想上的背叛,
自己又无法改变,在现实中妥协则在思想上无法解脱,求得思想解脱则意味着逃避现实,所以留下唯一的出路就是离开这个世界。《三国志》记载,明年曹操“遂为魏公”,当时给曹操劝进的人员表中,就有荀彧当时举荐来的钟繇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