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对曹操有多重要?作用堪比蜀汉的诸葛亮
中国人常说一句俗语:“独木难单支,大业不独成”。在浩瀚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的很多英雄人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中建立了很多令人仰叹的大业。
可是中国人虽然崇尚英雄,但却能够理智的看清楚一个人的局限性,因此中国人虽然一边颂扬着英雄,但同时也没有忽略掉英雄背后的人物。特别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英雄们的壮丽史诗,只是言语饭后的谈资而已。
对于他们自身的生活来讲,能够带给自己生活启迪的,是聚光灯之外的人,在历史的舞台上,所能发光发彩以及黯淡离场的经验和教训。从这一方面来看,历史才有着它对于普通人的意义和作用。
今天我们来讲述的一个人物,他并不是舞台上的主角,可是他却对于主角的影响和历史的演进有着突出又特别的作用,这个人曹操的第一谋士:荀彧。同样作为谋士来说,荀彧是没有诸葛亮的知名度,但是相比于诸葛亮对于刘备的重要性,荀彧对于曹操来说,起到的作用是不遑多让的。
可以这样说,在曹操的阵营中,如果没有了荀彧的存在,不特没有后来的所谓魏统三国,恐怕就是曹操早年的意气风发,也只是空洞的臆想罢了。荀彧生于名门,在踏入社会后,便有着一个很光明的职场未来,他的顶头上司是家世显赫的袁绍。袁绍虽然名震九州,但是对于荀彧是克尽礼仪,非常看重荀彧的看法。
从荀彧当时的处境来看,袁绍绝对是一个好的上司,但是荀彧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举动,他在袁绍没有显露败相的时候,便毅然决然的转投到还只是小小奋武将军的曹操手下,这样的抉择对于当时的影响,只是周围人的不解和袁绍的气恼,但是谁也没有料到,曹操的人生节点从此便全然改观了。
简而言之,荀彧帮助曹操稳稳镇守住了后方,让曹操始终对于自己的身后家园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比如说兴平元年,这一年的曹操遭受到了人生最大的打击和绝望,曹家上下的几十口被杀,被仇恨所挟持的曹操,失去了以往的理智,孤身向着徐州发起了复仇之役。
可是前方的仇人还没有谋面,后方的属下就伙同吕布集体叛乱,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中,曹操已然是心冷如灰,很快就要穿着一身白孝去做丧家之犬了,可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荀彧,却靠着一个人的谋划,在水深火热的沦陷后方,通过细致又决绝的调度和出击,让叛乱的局势安定了下来,也让曹操的壮志雄心没有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在曹操的阵营中,荀彧名义上是谋士,却很多事情已经成了第一决策人,他不同于其他谋士的出谋划策,他更是曹操本人的战略制定者。曹操不论是行军多么的匆忙,战事多么的紧迫,也一定事无巨细的用书信的方法来跟后方的荀彧做着任何大事的商讨和制定。
从这一方面来说,决策千里之外的主角属性,在荀彧和曹操身上,已经渐渐归于了模糊。正是荀彧和曹操这如同连体婴儿一般的相互依存,让后来荀彧的死显得如此的突兀和不可理解。荀彧的悲惨下场,其背后的原因,是能够让我们所思考和借鉴的。总体来说,荀彧犯下了两个最大的职场忌讳。
荀彧所犯下的第一个错事就是“功高盖主”。所谓的功高盖主,其实最关键的因素是在于“主”的容人之度。可惜荀彧没有诸葛亮的运气,曹操的心性本就是狭隘和猜疑的。曹操曾对荀彧有过两句评价。
一句是说:“彧睹胜败之机,略不世出也'',还有一句话是:“天下之定,彧之功也”。这两句评价,对于荀彧来说是中肯的,对于曹操来说,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但是就是这样的事实,让曹操这样的人主很难容下自己的身边有这样的“功臣”。功高无可赏,便只能是赏死了。荀彧倘若能够谦卑的将自己的功劳推让给其他人一些,或者是做一个半隐形的幕后工作者,也便可以和曹操这样的人相处长远了。
第二个错误就是荀彧和曹操的背道而驰。荀彧之所以当初舍弃袁绍来投奔曹操,就是认为曹操能够救世平乱,后来的结果也验证了曹操是有这样的能力。但是荀彧却没有料到,人心是能够跟着环境所改变的。
曹操为汉室的一腔热血,在他的功绩已经到了称王持锡的时候,他的欲望也进一步的突破了人臣和君王之间的最后一条界限。曹操变了,但是荀彧却依旧是怀揣着对汉室的忠诚,他并非是不懂得和光同尘的道理,只是他不愿意改变,所以作为下属,他跟自己的上司在战略制定上依旧是背道而驰,那就只有为上司所不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