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南下入侵中原的时候 匈奴为什么要抓走蔡文姬
还不知道:匈奴和蔡文姬的网友们,匈奴人不识汉字,只懂骑射,匈奴人南下的时候为什么要抓住蔡文姬,蔡文姬的结局又是什么?
只懂骑射、不识汉字的匈奴人,为何要掳走天下第一琴女蔡文姬?结局又如何?
在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华夏民族的版图上活跃着这样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鄂尔多斯高原上,苍天为被,大地为床,骑射打猎,逐水而居。这就是匈奴。多年以后,他们力量壮大,开始了大规模的四处抢掠,劫财夺地,成了中原各国的心腹大患。除了财物,匈奴还入侵中原地区,抢走了大批女子,这其中就有一人,名字叫蔡文姬。
蔡文姬是东汉著名才女。那么,只懂骑射、不识汉字的匈奴人,为何要对才女蔡文姬实施打劫呢?图财?为色?还是其它?
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美貌的女子大多要比寻常女子遇到更多的幸运。如果美貌再加上才华,那么,这样的女子通常就是人间尤物了。
这一切,蔡文姬都拥有,可是,她不但没遇到幸运,更未能成为人间尤物,相反倒成了异族的阶下之囚。
蔡文姬,生于东汉末年。本名蔡琰,后人称文姬。
范晔在《后汉书.烈女传第七十四》中描写蔡文姬: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区明风烈,昭我管彤。
在近2000多年前的东汉,女子生而位卑。当时,女性很少拥有如今女子所该有的最普通的自由和尊严。只有极少数女子,才有机会享受教育,而蔡文姬,就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位。
这一切源自蔡爸爸。蔡爸爸名叫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精通音律,书法造诣为后世所倾叹。
拥有如此家世,自然会影响蔡文姬的一生。
蔡爸爸从小对女儿的教育就非常全面:让她和男孩子一样背诵诗文,研读经史,并未因重男轻女的观念而忽视她才华上的培养。
蔡文姬,能辨琴
这是《三字经》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讲的是蔡文姬在3岁的时候,就能够辨听琴音乐。
有一次,蔡爸爸抚琴时突然断了一根琴弦,女儿文姬在院子里听到了,大声喊:第三根断了!
爸爸随手又故意弄断一根,女儿喊:第五根!
这强大的基因传承谁人能比!从此,蔡文姬被美誉为“天下第一琴女“。
美貌加才华,既是盛世中幸运的起始,却也是乱世中不幸的开端。
16岁的蔡文姬嫁给了卫仲道。正当人们羡慕这对小夫妻郎才女貌之时,卫仲道却不幸早逝,留下蔡文姬孤身一人,背负着克夫之名又回到了娘家生活。
此时的蔡爸爸,虽有一身才华,却仕途不顺。董卓强逼他在自己手下为官。虽不愿与乱臣苟且,但蔡爸爸也别他选择。
不久,王允借助貂蝉的美色,利用吕布之剑斩杀了董卓。董卓死后,作为董氏余党的蔡邕惨遭清算。
就这样,刚刚丧夫的蔡文姬,又丧了父。
遭遇家中不幸的蔡文姬,厄运并未就此结束,相反,只是刚刚开始。
在董卓祸乱关中之际,北方的匈奴也屡屡来犯。他们勇武彪悍,四处烧杀抢掠。不但掠走了大批财物,还掳走了大批汉民为奴。这其中,就有蔡文姬。
在凄凄惨惨的汉人队伍中,蔡文姬浑身掩不住的美丽和雍容气质,怀中一把焦尾琴,满面哀怨,人群中兀自美丽。
匈奴左贤王看了她一眼,从此便记住了这个女人。
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蔡文姬没有遭受更多的凌辱,而是成了左贤王的女人。
就在活着也是一种奢侈的囚笼中,蔡文姬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利用美名打击强汉,增加谈判的筹码
匈奴为何要掳走蔡文姬?
为才?为色?
其实,都有。
蔡文姬美名广传中原。掳走拥有足够流量的她,可以增加自己与汉人谈判的筹码。这,也许是匈奴的一种盘算。
昔日引以为豪的东西往往是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棵稻草。倘若蔡邕在世,知晓自己女儿的不幸,会不会啼笑皆非,后悔教出如此出彩的女儿呢?
而闻名天下的“才女”蔡文姬对匈奴的意义就不是普通美女能有的了:报复几百年来一直为敌的强汉,给其羞辱,彰显匈奴之威;并且在关键时刻抛出来,作为谈判的筹码。
才华美貌让我陷入噩梦,又让我惊醒
此生已分老沙尘,谁把黄金赎得身。十八拍笳休愤切,须知薄命是佳人。
这是宋末史学家徐钧对蔡文姬的咏叹。
美丽的泡沫,在阳光下,它美丽异常,可一旦施加一点力量,就会破碎;就像那幻梦,突然的惊醒,总会将它轻易击碎。
在匈奴为妃的十二年里,蔡文姬为左贤王生了两个孩子。原本是异常屈辱的为奴生活,却因为丈夫的相敬如宾和两个孩子的诞生,让她获得了无法轻易舍弃的幸福。
正当蔡文姬相夫教子,过着安静生活之际,一个消息,让她的命运突然翻转。
曹操酷爱文学、书法,素来仰慕蔡邕的才艺,也深知蔡氏之女蔡文姬的美名。在他统一了北方之后,便派遣使者来到匈奴,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噩梦惊醒。在返回故乡的途中,百感交集的天下第一琴女,含着眼泪,写下了《胡笳十八拍》。一经问世,便流芳百世,也为中国古乐府琴曲歌辞的一座高峰。
这是蔡文姬的悲愤发声第一次记载于史册上,可是,对她自己的命运,却毫无实质性的改变。
又一次危机,却成就了生之辉煌
回到久别的家乡,蔡文姬也拥有了久别的自由和尊严,却再一次迎来了厄运。
曹操将她许配给了屯田都尉董祀。
女人换一任丈夫,便是换一种命运。曾经的天下第一琴女蔡文姬,成为董夫人之后的生活,是喜是悲,史料中鲜有记载。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果:最平淡无奇的、无需记住的,才是最安静最真实的生活。
几年之后,危机再次来临。董祀犯了死罪,按令当斩首。
某一天,正当曹操在家中大宴宾客之际,蔡文姬意外地出现了。
她身披素服,披头散发,跪在曹操的席堂之上,为丈夫求情。
漫天大雪中,曾经的天下第一琴女,满面酸楚,表情哀痛。在座的宾客们不禁为之动容。
此举也感动了曹操,他不但赦免了董祀,还赐给蔡文姬衣装来保暖。
同时,曹操也给了蔡文姬一个任务:回家整理她父亲的藏书。
蔡爸爸留给女儿的4000多卷古籍早已在战乱中流失。而蔡文姬凭借自己的记忆,整理出来了大部分。边整理,边奋笔疾书,写下了两首《悲愤诗》。
这两首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叙事诗,蔡文姬,也由此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此后的史料中,再也找不到这位琴女的痕迹了。
在创造了自己生之辉煌之后,她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回归平淡。
没有故事才是最好的故事。蔡文姬的美名,毫无损伤地保留在了历史长河中,留给世人的,是她那让读过便会心生哀戚的不朽之作。
匈奴为才为色而掳走了蔡文姬,却也成就了一位传世千古的传奇女子。
经历了人生最沉的哀痛,却成就了世间最美丽的辉煌。
蔡文姬个人的不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也是中国以及世界文学史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