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举起的鼎有多重?项羽举鼎为什么会被神化?
说到项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奥运会举重记录显示,男子抓举220公斤、挺举263公斤,换成中国“斤”即为440斤与526斤。在科学培养训练下,在全世界大力士中,在奥运会百余年历史上,如今人类举重极限也就仅于此。
在二千年前,根据野史杂谈相传,项羽为了折服名将桓楚,举起了四名力士都未能举起的千斤重鼎,让桓楚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据此,宿迁市还在市区建造了一个霸王举鼎像,并成为宿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个时代都有风流人物,出现一个天生神力的超级大力士未必奇怪,但人类举重总有极限,如今男子极限是抓举220公斤、挺举263公斤,那么二千年前的项羽,是否打破了如今人类极限?先秦权衡揭开端倪,项羽举的鼎如今很多人都能举起。
01:项羽举鼎的野史传说
先看一看项羽举鼎的两段野史。
一,项羽联络桓楚反秦,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举得起吗?”项羽先让桓楚手下4名健壮的大汉一起举鼎,大鼎却丝毫未动,然后项羽握住鼎足,运起力气大喝一声“起”,大鼎随即被高高举起,而且三起三落。
二,项羽路过沭阳虞家沟,救了一位落水的少女,之后不留名飘然而去。少女即是虞姬,就拜托她哥哥寻找恩人。一天,虞姬哥哥赶庙会,遇见一位青年竟能将庙里的千斤铜鼎举过头顶,仔细一看,发现这位青年很像妹妹描述的恩人。(庙,先秦时是指供祀祖宗的地方)
显然,这两段野史都极为荒诞,鼎是国之重器,放在宗庙里祭祀用的一种礼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即便是用来烹煮食物的器具,也是大贵族才有的待遇,怎么可能到处都有!即便战国时代礼崩乐坏,鼎的意义已经开始下降,也不是任人染指的。桓楚家里有千斤重鼎,小集市的庙里有千斤重鼎,国之重鼎到处都有,简直是在开玩笑。
02:正史中是“力能扛鼎”
《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司马迁著《史记》,是真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比如今绝大多数记者还记者,为了得到准确信息,司马迁访问了很多老人,询问当年发生的旧事。最终,司马迁不确定项羽有没有举鼎,更不确定传言项羽所举之鼎的千斤重量,所以只用“力能扛鼎”来说明。
“能”,说的是项羽力气或可以举鼎,并未说项羽一定有过举鼎行为。
“扛”,不少网友据此质疑,认为“扛鼎”没有“举鼎”含金量高,举是高过头顶,扛是靠肩膀,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说文解字》解释为“横关对举也”,即两手同时向上举起重物,从“扛”的字型也可以看出大概意思。后来,“扛”才逐渐被引申指“用肩膀承载重物”。因此,“扛鼎”就是“举鼎”的意思。
简而言之,项羽有没有举鼎,司马迁不知道;如果项羽真举了鼎,大概多重司马迁也不知道。
03:楚国王鼎有多重?
假设项羽真有扛鼎之举,那么所扛之鼎大概会有多重呢?
项羽是宿迁人,与项梁在家乡杀了人,于是逃到会稽郡(苏州)避难,因此项羽起兵之前,一直生活在楚地。想要确认项羽所扛之鼎的重量,首先需要寻找楚鼎的线索。
一,项羽活动范围内,会否存在千斤重鼎?
宿迁在楚国地位不高,作为春秋吴国都城的会稽郡地位较高,是楚国控制东南的重镇。但这两地都远离楚国政治中心,估计很难有大重量的鼎。
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十年迁于巨阳,即今安徽省阜阳市北。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迁于“郢”,即今安徽省寿县。即便到了战国后期,楚国政治中心依然远离宿迁与苏州。
上文说了,鼎是国之重器,春秋时期还发生过“楚王问鼎”,即楚庄王觊觎周室,但也不好直接说,从而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因此,鼎具有十足的政治意义,远离楚国政治中心的苏州或宿迁等地,几乎不太可能存在如今我们认为的千斤重鼎。
二,考古发现王者楚鼎,重量为400公斤!
1933年,在安徽寿县古城东南25公里处的朱家集(今属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附近,考古发现楚幽王墓,里面出土了一只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约400公斤,被称为楚大鼎(又名铸客大鼎)。
楚幽王,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前228年去世。由于是王者身份,因此作为随葬品的楚大鼎,应该最接近楚鼎的最高重量级别。而项羽与楚幽王年代比较接近,因此项羽所举之鼎重量不大可能超过楚大鼎。
与此同时,考古发现的秦始皇陵园的秦青铜大鼎重量是212公斤,是目前出土的秦朝大鼎中最重的鼎了,其他的鼎基本也就200公斤以内。
简而言之,当时王者用的大鼎,各国都是有规格限制的,重量不会无限制,而民间即便违制存在大鼎,又怎么可能接近、甚至超过王者的重量规格?
当然,这不是说楚国或秦国铸造不出重量更大的鼎,商朝的司母戊鼎重量就高达832.84千克,商朝时能制造近2000斤的大鼎,战国晚期不太可能造不出来。
04:楚国权衡揭开端倪
项羽举千斤大鼎的故事始于楚地,因此想要揭开“千斤大鼎”的大概重量,就要搞清楚历史上楚国的权衡。
权即秤砣,衡即秤杆,权衡本意是指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根据学者刘玉堂的《楚国权衡度量略说》论文,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出土了众多楚国权衡,综合衡量之后认为,楚国一斤(16两)约等于250克。
另外,根据学者姜波发表于2012年的《秦汉度量衡制度的考古学研究》论文,秦尺为23.1厘米,每升为200毫升,每斤为252—253克;西汉每尺为23.2厘米、东汉为23.5厘米,东西汉每升均为200毫升,西汉每斤为248克、东汉每斤为220克。
因此,秦汉楚国的千斤,换算为如今大约是220公斤—250公斤。如果考虑到项羽所举的大鼎,说是“千斤”,实际会在重量上四舍五入,夸大鼎的重量,以达到突出项羽力气大的效果,因而可以估计当时大鼎重量在800斤左右,换算为如今即为200公斤上下,按照汉朝度量衡,换算到如今还不到200公斤。
对如今而言,虽然200公斤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却不是让人绝望的重量,很多举重运动员都可以用挺举的方式轻松举起。
总得来说,虽说无法搞清楚项羽所举之鼎的具体重量,但通过楚国王鼎的重量、楚国权衡、项羽活动范围等大概估算,项羽所举之鼎的重量不会惊人,更不会超越如今人类举重极限。
05:项羽举鼎为何被神化?
能够举起200公斤大鼎的人物,历史上绝非项羽一个。既然如此,项羽举鼎为何会被神化?
《项羽本纪》记载,项羽“长八尺余”,按照西汉尺计算,项羽大概超过185.6厘米,是一个雄伟的男人,举起200公斤左右重量的大鼎,虽说表现不凡,但是还算正常。但项羽之所以被神话成“千古无二”,天生神力或许并非最重要的因素,而在于三个方面:
1,先秦时期,鼎的重要意义与项羽的历史地位,鼎代表国家政权,项羽成为西楚霸王,两相结合,于是给项羽举鼎蒙上了一层神话的光彩。
2,项羽之前,楚庄王问鼎轻重失败,秦武王嬴荡举鼎受伤而死,相比之下,就凸显了项羽举鼎的不凡。
3,汉朝之后,鼎的政治象征地位下降,以至鼎越来越罕见,验证神力的标准不再是举鼎,后世大力士们想要证明自己能举鼎也无鼎可举。如果同等重量的大鼎还四处存在,相信必也有能举起大鼎的武人。如果历史上不时涌现出能举大鼎之人,项羽举鼎还会让人印象深刻吗?
有一个孔子的故事,说孔子家乡有一人远赴外地拜师,他人非常奇怪问,“你家乡不是有大学问家孔子吗,为何不拜他为师”,此人回答说“你说的孔老二呀,看起来没什么奇怪呀”。
其实,人们对眼前的人与事往往觉得稀松平常,但对远处或见不到的人与事却充满了想象力,甚至会添油加醋的神话。回到项羽这里,项羽离我们太远,现实中的举重运动员离我们太近,于是人们宁可相信项羽神力无人可比,举重能力远超当下的举重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