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之战维持了多久?战争惨烈程度无以言状

  你真的了解襄阳之战吗?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元1259年,蒙古帝国第四任可汗蒙哥死在了四川钓鱼城,他的弟弟忽必烈继位。当时南宋奸臣贾似道当权,对内欺瞒君臣,对外屈辱求和。忽必烈野心勃勃,对南宋垂涎已久,为了能够尽快吞并南宋,忽必烈积极调整灭宋计划。

  最初,蒙古人把兵力集中在川蜀地区,忽必烈继位后,南宋降将刘整向忽必烈提出了“先攻襄阳,撤其捍蔽”的策略,认为襄阳地遏荆豫,东西南北四方通达,是蒙古南下的最佳落脚点,忽必烈最终采纳了这个建议,因此,开始围攻襄阳城。

image.png

  襄阳之战前后历时近6年,双方多次陷入包围和反包围,多次死守和收复。双方几乎动用了那个时代最精锐的骑兵和水军,也使用了当时的一切先进武器(尤其是投石机),前后死伤40多万人,战争惨烈程度无以言状。

  襄阳之战发生时,南宋的朝局越发复杂,贾似道首先判断失误,不认为蒙古人会大举攻打襄阳。等襄阳被围,迫于压力,贾似道先后组织14次大规模军事援助,其中在1271年更是派遣范文虎率领十多万大军驰援,可惜败于蒙古人之手。

  在蒙古人的猛烈攻打下,襄阳沦为孤城,为了营救襄阳,南宋先后派出几十万兵马支援襄阳,可惜都在未到达襄阳之前被蒙古歼灭,但襄阳将士们负隅顽抗,拖住了蒙古人南下的步伐。襄阳之战,是南宋将士们创造的防御奇迹,也是一个民族的血泪史。襄阳城破,南宋在中原地区门户大开,蒙古人吞并襄阳而瞭望江南,南宋败局再也无力挽回。实际上,在襄阳之战的末期,有一位南宋名臣曾提出一个较为大胆的建议,只可惜未被贾似道采纳,这个人就是汪立信。

  汪立信,字诚甫,安徽六安人,他45岁考中进士,因为熟读兵法,被宋理宗评价为“此乃帅才也!”后来,汪立信对贾似道等人一味屈辱求和的态度不满,多次公开反对贾似道,被贾似道打压。襄阳之战后期,汪立信曾向枢密院提了一个建议,《宋史》云:

image.png

  时襄阳被围危急,立信上疏“今天下之势十去八九,而君臣宴安不以为虞……夫内郡何事乎多兵,宜尽出之江干,以实外御。算兵帐见兵可七十余万人,而沿江之守,则不过七千里……”似道得书大怒。

  汪立信的建议很长,大概的意思有三点:

  第一,襄阳被围困多时,我们派去的十几万援兵都被蒙古人在外围“吃”掉了,如果我们继续派援军过去,结局还是一样。忽必烈正是利用我们这一点,消耗我们的兵力。

  第二,宋朝的天下已经失去十之八九,我们现在还有70万兵力,不如全部拉到长江沿岸,以长江为防线,死守江岸。这样一来,蒙古人的骑兵和投石器都发挥不了作用。70万兵力,如果除去老弱病残,至少还有50万,我们沿江100里设立一屯,十个屯为一府,每个府都由经验丰富、忠于朝廷的猛将来任总督。平时在长江之间泛舟保持联络,一旦有危险,东西之间能迅速增援。这种方式,至少可以防御三到五年。

  第三,蒙古人一时半会攻不过长江,我们再派人带上财帛去求和,等蒙古人主力退出中原,我们再趁机北上,收复失地。可战可守,才是上策。

  汪立信的这个建议,即使今天看来,也有很大的争议性,很多人认为这个建议有些书生气。其一,他主张死守长江,而襄阳在长江以北,也就意味着要主动放弃襄阳城中的同胞。其二,即使全面防守长江,真的能挡住蒙古人吗?毕竟,历史上的“渡江战役”有很多。

  其实,相比于贾似道的策略,汪立信的这个建议的确有优势。贾似道为了帮南宋铺好退路,把兵力分散在江南各地,这样更挡不住蒙古人的脚步。元军每到一处,一处便被打败,一城一池,被蒙古人慢慢蚕食。文天祥就曾叹息曰:

image.png

  敌至一州则一州破,至一县则一县残,中原陆沉,痛悔何及?

  所以,纵然汪立信的建议不完美,但比贾似道的方式要好得多。

  公元1274年,元朝左丞相在丁家洲打败贾似道,然后沿江东西下,在攻破建康(南京)时,伯颜听闻了汪立信当时的建议,惊出一身冷汗。史载:

  后伯颜入建康,闻其策,叹曰:“使宋果用之,吾安得至此?”

  伯颜在给忽必烈的奏报中写道:假如南宋采纳汪立信的建议,我今天哪能轻易到达南京。言下之意:幸好南宋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伯颜是忽必烈最信任的名将,在伯颜看来,汪立信所提的防御方法对蒙古军威胁很大。只可惜,宋朝在靖康年间不用李纲,在咸淳年间不用汪立信,在德祐年间不用文天祥,宋朝败亡,原因很多,但总绕不开用人失误。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