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王朝灭亡时是怎么样的 当时的场景有多惨烈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西晋灭亡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答:作为一个国祚只有半世纪,统一后仅47年就快速覆亡的短命王朝,西晋王朝的覆灭,虽说是以荼毒中国北方的“永嘉之乱”为标志。但其实在此之前,这号称“白衣飘飘年代”,“一线城市”看上去无比优雅繁华的“大晋王朝”,已经乱了好久。表面繁荣之下,到处是不忍直视的惨像。
比如从公元291年开始,持续达15年的“八王之乱”里,各位手握重兵的“大晋朝实在亲戚”们,就为了争夺最高权力互相攻杀,活活把“宫斗”变成狼烟四起的大乱。中原大地上,各位“司马王爷”们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打着“讨逆”旗号发起争斗。战火从洛阳蔓延到南北各地,规模也越打越大。单是篡位的赵王司马伦与“三王”在洛阳郊外的激战,六十天里就有十万人死亡。司马颙、司马颖、司马乂三方也在洛阳大战,三个月里动用兵力三十万,死亡八九万人,繁华的洛阳城“城中大饥”……
而这些战乱,也只是这场“八王之乱”里,司空见惯的场景。
而放在当时的西晋国土上,又何止是“洛阳大饥”?“八王之乱”的战火蔓延处,几乎都是西晋昔日最富庶的“经济区”。十五年里数十万无辜百姓死于战乱,“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成了常见现象。为了躲避战乱,大批老百姓更是扶老携幼,离开心爱的家乡远走避难,成了苦难的流民。仅是在“八王之乱”结束前后,西晋“流民”的数量就达到三十万户,占到了西晋人口的近非常之一。幽、并、秦、雍、司、冀六州“草木皆尽”,生产几乎完全瘫痪。
所以,当“八王之乱”落幕时,作为胜利者把持西晋大权的东海王司马越,得到的是一个在一轮轮“自虐式内战”里饱受摧残,早已衰败不堪的江山。捏着傀儡皇帝晋怀帝的司马越,随后更是继续倒行逆施,大肆屠戮异己,本来就在内战里元气大伤的西晋,这下更是各地分崩离析,几乎剩不下几口气了。
当年一次次施展“神龟大法”,苦熬大半辈子“篡”来西晋江山的司马懿父子绝对想不到:这才几十年不到的光景,风光完成“三国归一”大业的晋王朝,竟然就被这些私心自用的“司马家好儿孙”们,一拨接一拨的狠挖猛刨,败坏到这个样子。
当然,如果跟接下来“永嘉之乱”的惨景比起来,“八王之乱”里的西晋王朝,也还不算太惨。
公元309年8月,正式打着“汉王朝”旗号自立的匈奴刘氏贵族,发起了对西晋都城洛阳的凶残攻击,震惊天下的“永嘉之乱”大幕拉开:虽然在洛阳军民的浴血抗击下,“刘汉王朝”的几次进攻都被打退,可执掌大权的东海王司马越,接着又来了通无耻操作:带着二十万人和大批文武重臣,不顾晋怀帝的苦苦劝阻躲到许昌去,把一个“殿内死人交横,盗贼公行”的洛阳扔在一边。
可笑的是,撒腿跑路的司马越,跑到没跑多远,跑到项县就忧惧而死。跟着他一道跑的二十多万人,也被“刘汉王朝”抓了个正着,在苦县几乎被团灭。追随司马越的王衍、司马范等重臣,也都统统被抓了俘虏。这些和平年代以“气度”“风流”著称的名士们,关键时刻也是原形毕露。特别是王衍,这位清谈玄学的领袖,“大晋文化界”的重量级精英,被俘后就发挥口才优势,不住表示要卖身投靠。却是“投靠”都没人要,反而被活埋而死。
也正是随着这一通折腾,西晋都城洛阳最后的家底,也就这么给祸祸没了。洛阳彻底变成了毫无抵抗力的孤城,随后也被“刘汉王朝”拿下,洛阳城里王公贵族百官三万多人被杀,洛阳皇宫也被焚毁殆尽,甚至连晋朝几代“太祖”“先帝”的陵墓,也被挖了个遍。沦为俘虏的晋怀帝,还被安排身穿青衣,在“刘汉王朝”的宴会上充当“服务生”,是为中国历史上一大出名耻辱时刻:青衣行酒。
而在这一系列的惨祸之后,理论上说,西晋还是有翻盘希望的:洛阳陷落后,晋愍帝在长安登基,北方幽州并州等重镇也还在晋朝手中。可西晋的作死操作也在继续:镇守幽州的“名士”王浚,虽然手握重兵,但素来以贪婪残暴著称。他常年在幽州境内横征暴敛,就连他老婆的墓葬,考古发掘时都把考古队吓一跳,那墓葬里“象牙尺”“蓝宝石银铃”等藏品,件件价值连城,也可见当年他“刮”得有多狠。以至于当时就有童谣形容:“幽州城门似藏户,中有伏尸王彭祖(王浚)”。
这样一个被老百姓恨之入骨的角色,面对这场大乱,偏偏还生出了小心思,打算浑水摸鱼也称个帝。结果“刘汉王朝”的大将石勒(未来的后赵开国皇帝)来了个假投降,假装要帮王浚打天下,轻松骗开了幽州城门,接着把脸一翻就大砍大杀,转眼就把王浚抓了俘虏。北方的战略重地幽州,也就这么“作没了”。
而苦守长安的晋愍帝,随后也陷入到围攻里,虽然长安的晋军顽强抵抗,可是各地的“重臣”“精英”们却一个个观望,“刘汉王朝”围攻长安时,各地援军磨磨蹭蹭,全在一旁观望。敢去拼命作战的,竟只有凉州来的几千“义众”。眼看长安城粮食耗尽,公元316年,绝望的晋愍帝光着膀子,口衔传国玉玺出城投降,给“风度翩翩”的西晋,来了场凄惨的收尾。
但就是在这么悲情的时刻,也少不了“做精”们的身影。当晋愍帝已决定投降时,他的近臣索綝,这位大书法家索靖家的宝贝儿子,赫赫有名的“魏晋名士”,竟来了出“抢投降”的闹剧。他故意封锁消息,然后派儿子给“刘汉王朝”传话,说只要对方答应封自己为“万户郡公”,他就能卖主求荣。谁知“卖”都没卖成,先是他儿子被人家砍了脑袋祭旗,而后晋愍帝投降,索綝“抢投降”的丑事也掀了盖子,跟着也被杀了头。
而从“八王之乱”到“永嘉之乱”,煌煌史册里反复描绘的,更有说不尽的民生苦难。除了几乎被夷为平地的洛阳外,作为西晋“终结地”的长安地区,也是“白骨蔽野”“百姓存者百无一二”,简单几个字,就是说不尽的苦难。而这样的苦难,不止在长安洛阳等重镇,更是随处可见。刚刚经历了“太康之治”繁华的西晋北方百姓,不是被屠杀劫掠,就是在流亡的路上……
这惨烈景象背后,更是西晋王朝权贵高层的倾轧,是西晋病态的社会结构与统治风气,至于王衍、王浚、索綝等坑货?不过是这腐朽的西晋王朝,必然会生出的怪胎。与其说,西晋是亡于“永嘉之乱”起,“刘汉王朝”等凶悍对手,不如说,就是亡于自己的“做”。
那位被“刘汉王朝”活埋的“名士”王衍,临死前的一句话,就道尽了西晋悲催的亡国原因:“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是啊,当西晋天下太平时,这些垄断高层权力的世家大族们,都在追求着“清谈玄学”,比如这位王衍先生,就是以“口不论世事”出名。权力高层的“名流”们,或是自我标榜,或是追求奢靡生活,其真实水平,也往往能和今天坚信“手机基站传染病毒”“用军舰让人道歉”的“外国精英”们比反智。这样一群人,就算能如王衍盼望的那样“戮力以匡天下”,又能做得了什么?
西晋的覆灭,已是过往。但是,如果把西晋“白衣飘飘”的繁华时代,与不久后“白骨蔽野”的大乱,重新对照着反复看,读历史的意义与收获,应该尽在其中了。
参考资料:梅毅《华丽血时代》、王文清《两晋史话》、刘精诚《两晋南北朝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