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为什么出逃?他全家被楚王杀害的原因是什么
你真的了解伍子胥吗?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伍子胥全家因馋被楚王杀害,他远赴吴国,最终借兵攻破楚国首都,“鞭荆平之坟三百”。
北宋名臣范仲淹作诗称赞他:
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
可是细究起来,伍子胥还真有点冤。
他的出逃,细究源头,竟然是因为一个秀丽的秦国少女。
前途无量伍子胥
伍子胥本来可以有远大的前程。
他的爷爷,叫伍举。
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不熟悉,但是“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伍举,就是那个向楚庄王进谏的大臣。
当时楚庄王“左抱郑姬”,“右拥越女”,坐在钟鼓之间,一副十足的昏君做派。
“昏君”还下令:
有敢谏者死无赦!
这个时候,伍子胥的爷爷伍举,问出了那句蜚声千古的疑问:
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
这一问,就问出了一个一飞冲天的春秋五霸楚庄王。
一飞冲天
伍举经常直谏,庄王死了又谏灵王,曾经怼得楚灵王不敢再游览自己建立的章华台。
这种冒死直谏的行为,也使得他的后代“有名于楚”。
更何况,伍举并非只会直谏。根据《韩非子》记载,伍举进谏楚庄王的时候,已经是楚国主管军事的右司马。
伍举的儿子,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后来成为了楚平王太子的太傅。
伍子胥“文治邦国,武安天下”,伍尚虽然差一点,但是也“慈温仁信”。
这样一家人,可谓声名赫赫,前途无量。
可惜,因为一个秀丽的秦国少女,这一切都成为梦幻泡影。
楚王看上了太子的媳妇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有一个和他一起教导太子的副手。
这个副手,就是太子少傅费无忌。
这个有着颇具武侠风名字的副手,却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
楚平王交给了这个小人一项任务:到秦国为太子迎娶媳妇。
一般老实人在这上面是看不出机会的,然而费无忌到了秦国,一见到楚王未来的儿媳妇,心里就狂喜:
机会来了!
费无忌向楚平王汇报工作道:
秦女天下无双,王可自取!
楚平王心说好啊好啊,于是欢天喜地迎娶了本该成为太子媳妇的秦女(好熟悉的桥段)。
当然,太子还是有补偿的——楚平王又给他娶了一个齐国女子。
费无忌得罪了太子,但是傍上了更粗的大腿:楚平王。
然而平王终会逝去,太子还是会成为新王。
于是费无忌一不做二不休:那就干脆搬倒太子!
费无忌的招数很简单:将太子与谋逆之事联系起来。
纵观历史,这种招数不复杂,也不严谨,但是很致命。
费无忌并没有花力气去栽赃太子,而是对楚平王说:有秦女的事情在先,太子必定怨恨,大王还是做好准备。不然,太子手里有兵,再勾结别的诸侯,情况就不妙了。
这很莫须有,然而逻辑很合理,于是楚平王召太子的老师伍奢来询问。
伍奢当然为太子说好话,然而费无忌又阴恻恻地来了句:大王你不先动手,等太子的叛乱之势已成,你就完了!
于是,楚王大怒,伍奢被囚,太子出奔宋国。
费无忌以一己之力,使得太子落魄出奔。后世那些夺嫡夺得头破血流还落得一地鸡毛下场的,应该惭愧地无地自容。
在这个过程中,伍奢只是被搂草打兔子,并不一定是费无忌的主要目标。
然而,费无忌似乎是个谨慎的人,信奉斩草除根。
巨大的阴影,朝着伍氏父子铺天盖地地笼罩过来。
伍氏兄弟的分歧
伍奢被囚禁了三年。
在费无忌看来,伍奢已经是釜中游鱼。然而,伍奢在外的两个儿子却让他时时感到威胁。
他又进谗言:伍奢两个儿子都是贤才,不杀了,将会成为楚国的祸患。
楚王又听进去了。
他诈伍奢道:你若将两个儿子召回来,就赦免你们。
也许知道无论是否照楚王的话做,结局都无法改变,伍奢老老实实地说:老大伍尚“慈温仁信”,一定回来;老二伍子胥文武双全,不会上你的恶当。
楚王以为伍奢为自己儿子吹牛,于是自己派使者去直接传诏,想把伍氏兄弟骗回来。
因为诺言不用兑现,楚王也显示了自己的大方:不仅赦免伍氏父子,还封伍奢为国相,伍氏兄弟为侯。
两兄弟都不傻,伍子胥一言道破天机:
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
伍子胥是个实用主义者,他的想法很理智:父子俱死何益?不如借力报仇。
然而,老大伍尚不这么想:
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
伍尚知道回去也难免一死,但是不愿意因为求活而不去陪父亲赴死。再说有弟弟伍子胥,自己也不担心无人报仇。
“千古艰难惟一死”,伍尚陪父赴死,“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风范让人敬佩。
然而,活着比死了更难。选择活下来以报父兄深仇的伍子胥,形单影只又悲怆绝伦,也令人感慨。
兄弟俩洒泪而别,各奔前路。
伍尚一去不返,伍子胥最终到了吴国,辅佐吴王攻入楚都,报了家仇。
二人都遵从自己内心的道,以一生去践行。
故事的另一个主角费无忌,最终也没有得到好下场。
伍子胥逃到吴国后,“吴兵数侵楚”,楚人怪到了费无忌的头上。
费无忌的首级,被楚国令尹子常拿来平复民怨。
这个奸臣,也总算为楚国做了点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