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变法到底是什么样的 吴起死后为何会变法就没了

  还不知道: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为什么在死后就没了?的读者,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延安在我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有着革命圣地之称。有一座隶属于延安的县城,当年还是长征胜利会师的地点,这就是吴起县。这个县名字的由来,是根据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改革家吴起的名字来命名的。清朝时,朝廷决定在这里设镇,因为吴起当年曾经在此地驻兵,所以为了纪念他,就将这里命名为吴起镇。

image.png

  吴起可以说通晓兵、法、儒三派的学说,他在兵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著作《吴子》和《孙子》一起并称为《孙吴兵法》。在群雄并起的战国时期,他是当之无愧的名将。战国群雄争霸的年代,各诸侯国的国君都明白只有提高自身实力,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否则就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楚悼王就是其中之一,他即位时,楚国内外形势很是窘迫,对外有三晋之间多年的矛盾,对内则有三大强势家族,这些人在治理国家、抗击外侮方面无计可施,但在对内欺压百姓,争权夺势方面则是把好手,对此楚悼王也很是头疼。如何才能振兴楚国,成为他最大的心愿,就在这时,吴起来到了楚国。

  楚悼王将吴起看成是帮助自己解决难题的关键,他对于吴起非常重视,并支持他进行改革变法。在多个国家受挫的吴起非常感恩楚悼王的支持,决心用成绩来回报楚王。首先他削减了大贵族的特权,如果不限制他们的权利,肯定会影响到楚王的利益。将占着位置却从不作为的官员裁汰下来,同时规定封号和领地,只能对本人、儿子以及孙儿三代有效,到了第四代就要收回封号和领地。除此之外,改革还要求要限制了官员们的收入,王上给予的赏赐也是进行限制。

image.png

  接下来,他又将目标对准了楚国的吏治,先是对机构进行精简,裁汰多余的官员,然后就是禁止卖官鬻爵,禁止结党营私,起用和提拔了不少真正有才能之人。

  整顿了人员之后,后面的目标就是发展生产了,不少收回封号和领地的贵族,被迁往地广人稀的地方,这样就能带动当地的荒地开发,从而增加耕地面积和国家收入。

  除了改革楚国的内政,在军事方面,吴起也进行了调整,他在训练部队方面有着多年的经验,很注重军事能力的培养。在他的训练下,楚军实力大增,之后的交战中,终于成功地瓦解了三晋联盟,可就在这个当口,支持吴起进行变法的楚悼王突然去世,而旧贵族则借吴起回都城料理后事的机会,将其处死。

  吴起的变法只持续了8年就被叫停,但是却让楚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历史上总习惯于将吴起和后来的商鞅做比较,觉得他们之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却有一点最大的不同,虽然商鞅在支持其变法的秦孝公死后被杀,但是他所施行的政策却并未被废除,而是得以延续下去,这是因为什么呢?

image.png

  后人将吴起和商鞅进行了对比之后,发现他们虽然都是变法,又都是在支持自己的国君死后被杀,但还是有着区别的。

  从军队角度来说,吴起虽然重视了军事能力的培养,但是却没有改变军功制,商鞅在秦国则是奖励军功,作战时由于有军法和军功的限制,无论将领还是士兵,都是勇猛死战,战力自然强悍。军功制给了老百姓出头的机会,打通了一条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自身地位的渠道,这在六国也是开创了先河,所以商鞅死后,秦国贵族也不敢废除,怕激起民愤。

  史学家认为吴起的变法是不彻底的,没有触及到国家的根本,而商鞅则是直接针对秦国的弊端,改革的范围和力度都很大。其实这也跟两国国情有关,秦立国较晚,一直被中原各国认为是蛮夷之地,地位不高,战国时,秦被魏压制得死死的,几乎到了灭亡的程度,商鞅的变法让秦走上了强盛之路,国力上升的同时,百姓的生活也变得富足,国家的地位也随之提升了,因此变法已经深入人心,就算是后来贵族想改,但维护变法的已经不是商鞅个人,而是秦国上下,所以变法才得以保留。楚国情况则不同,从春秋时就是大国,国力一直相对强盛,这就使得国家上下对于变法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没有秦国那样坚定的决心,不会出现百姓拼死护法的情况。

image.png

  吴起的变法为后面的商鞅提供了最好的范例,可以说商鞅是在吴起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才极大地推动了封建社会制度雏形的形成。无论是吴起还是商鞅,都是勇敢的先行者,是他们的不断尝试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