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为什么持续了七十年?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五代十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907年,曾经参加过“黄巢起义”后又叛降唐王朝的朱温,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件大事就是逼迫唐朝皇帝禅位,至此这个曾孕育出了古时候王朝诸多盛世的朝代,最终彻底覆灭。理论上说新旧王朝兴衰交替,往往都会有新朝气象。但唐朝灭亡后,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以往王朝交替不一样的是,在唐朝灭亡后历史旋即便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时候史中并不多见的一个大乱局。因为自朱温篡唐自立之后,晚唐的战乱局面非但没有得到改善,还有进一步加剧的情况发生。如果以朱温篡唐的公元907年为五代十国的历史起点,那么到公元979年北宋灭亡北汉政权为终点。这段战乱的历史总共持续了七十二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唐朝灭亡朱温自立所引发的战乱局面,直到北宋太宗一朝才算彻底解决。那么,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为何持续七十年之久?
首先,五代十国的战乱所以能够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实际上同长时间没有一个中原政权能够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梁、唐、晋、汉、周虽然基本上都占据了长江以北广大的中原地区。但实际上,除了后周以外,其余四代均没有在当时的混乱局势中占据优势地位。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多种原因交错的的结果。
一来,自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的建立的朝代本身便不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原地区都是战火迁延不断的景象。再者,晚唐时期北方地区的契丹人开始逐渐走向强盛,并对当时的中原事务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使得本就不稳定的中原政权变得愈发不稳定了起来。其中,后唐、后晋两个中原政权更是直接亡于契丹人之手。由此可见,五代十国战乱迁延如此之久,其很大部分原因就在于五代走马灯式的不断更迭,无法确立对南方诸国的优势。以至于,直到后周时期,北方政权才逐步开始对南方诸国的战略优势。
当然,战乱局面迁延七十年,不能只是用战乱来概括。实际上还在于五代乱局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我们都知道的是,唐朝虽然最终灭亡,但是其遗留下来的问题,最终却并没有得到解决,尤其是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问题,对于五代的历史走向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实际上,自朱温始便不断的增加禁军实力,来掣肘压制地方带兵大将。但这样的方法,完全是治标不治本,兵变叛乱就如同难以治愈的顽疾一般,不断的发作。这样的局面,直到宋太祖赵匡胤继位之时才得到解决。如果从中晚唐藩镇开始算起的话,我们就能发现,这个问题实际上迁延了两百年的时间。
其次,南方诸国在一定时期的强盛,也是五代十国战乱的一个主要原因。如中原政权到了后晋时期,中原政权的国力便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这是因为,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南方的吴国与南唐实力则大为增长。其长期联合北方契丹,对中原政权形成了一定钳制。这样的情况,直到后周建立时才有所松动,当时周世宗柴荣为了能够削平南方诸国也不得不采取渐进的战略逐步削弱南方诸国。
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完全可以说是唐末变乱的一个延续。而这样的局面所以持续七十年之久,则完全是多种原因如犬牙般交织的一个结果。这些原因中如节度使权力过大这样的问题,更是从中晚唐时期开始迁延直到北宋建立后才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