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名将郭崇韬灭两大帝国,最后为什么还是被灭门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崇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正所谓“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在“伴君如伴虎”的王朝时代,名将们因遭受猜忌而被杀者数不胜数,就五代十国而论,曾先后灭亡后梁、前蜀两大帝国,在后唐创建过程中立下盖世功勋的名将郭崇韬,便是鲜明的例子。
郭崇韬是唐末代州雁门人,起初侍奉昭义节度使李克修(李克用之弟),待主公死后又转侍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被任命为典谒,因廉洁干练、多智机警深得信任。等到李克用病死、李存勖即位后,郭崇韬得到进一步提升,以中门副使的身份与孟知祥、李绍宏共掌机要事务,后来又接替孟知祥担任中门使。
作为李存勖的“头号智囊”,郭崇韬跟随他南征北战,在击败契丹、平定河北、建立后唐等一系列活动中立下奇功,由此深得李存勖的器重。正是在郭崇韬的建议下,李存勖率奇兵突袭汴梁,仅用了8天时间便消灭仇敌后梁,一雪国耻家仇,时在同光元年(923年)十月。
正因为郭崇韬在建立后唐、灭亡后梁的事业中居功至伟,所以李存勖称帝后,便进拜他为侍中、枢密使、兵部尚书兼冀州节度使,封赵郡公,并赐其丹书铁券、免死十次的殊礼,权势、名望无人能及(“赐铁券,恕十死。”见《旧五代史·卷五十七》)。不过,郭崇韬执政期间喜好压制、贬损同僚,再加上经常依法惩罚宦官和伶人,由是在朝中树敌极多。
同光三年(925年),李存勖以长子李继岌为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派兵六万讨伐前蜀。作为伐蜀军队的实际总指挥,郭崇韬明智地采取“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战略方针,先行派兵攻占凤州,从而获得大批粮食和兵源,为军队的进取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大军从九月十八日正式出征,仅用了70天时间便攻灭前蜀,俘获王衍君臣,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然而在灭蜀后不久,头号大功臣郭崇韬便遭遇灭门之祸。
原来,郭崇韬灭蜀后自恃劳苦功高,兼且欺负李继岌少不经事,竟然在没有请示后者的情况下,便一手操控军队与朝廷间的奏报、前蜀旧将的招抚、官吏的设置等事宜,摆明没把他放在眼里。不仅如此,郭崇韬还接受前蜀大将王宗弼赠送的姬妾和珍宝,答应保举他为官,更让李继岌气愤不过。与郭崇韬严重不和的监军宦官李从袭见状,便不断地挑拨李、郭二人的关系,必欲将其除之而后快。
然而诛杀开国元勋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否则会引起朝臣的责难和军心不稳,正是考虑到此,李从袭便联络同僚向延嗣、马彦珪等人,指使他们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诬陷郭崇韬将蜀地所有的珍宝、艺妓和乐工据为己有,并打算在四川自立为王。李存勖是个外宽内忌、智短莽撞的主儿,一经挑唆便火冒三丈,即刻命马彦圭赶往蜀地催促郭崇韬班师回朝,若后者逗留不进,便和李继岌联手杀死他。
马彦圭、向延嗣恨不得即刻杀死郭崇韬,哪里还能耐心地等待着他反状明显后再铲除,更何况后者根本就不想反。正因如此,二人便跑到刘皇后面前大进谗言,声称郭崇韬意图杀死李继岌自立,然后率军北上夺取皇位。刘皇后虽然是被郭崇韬捧上台的,但她却是个脑子糊涂、忘恩负义的女人,一经挑唆便向皇帝恳请立刻下诏处死郭崇韬,在遭到拒绝后,竟亲自写了一道教令,要求儿子杀死郭崇韬。
李继岌虽然怨恨郭崇韬,但接到母亲的教令后却颇为犹豫,认为郭崇韬并没有犯下谋逆重罪,擅杀元勋功臣大不祥,更何况单凭皇后的教令杀人,不仅不合制度,而且难以令将士信服。李从袭、马彦圭等人见状,便故意制造事端使郭崇韬得罪李继岌,然后再对他进行挑唆,果然便让李继岌同意杀死郭崇韬。
郭崇韬虽获免死十次特权,但终被灭门
不久,李继岌以讨论班师事宜为借口,将郭崇韬请进军帐议事,但等到他进来后便借故离开,随即指使伏兵用铁楇将其活活打死,时在同光四年(926年)正月,距离后唐灭蜀才1个多月。事后,李继岌又诛杀郭崇韬留在军中的两个儿子,并派人诛杀他在老家的三个儿子,抄没其全部家产。郭崇韬功勋盖世,并获得十次免死特权,但最终仍不免落得被灭门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