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生前留13字,字字珠玑,崇祯帝为什么不听?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忠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谈及封建王朝的政治,宦官,作为为皇权服务的代理人,其发展产生更是可谓是历史悠久。而与之相伴相生的自然也便是如跗骨之蛆的宦官专权,他们或者利用皇帝幼小,皇帝昏聩,与外戚、权臣勾结,从而专擅朝政,祸国殃民。从秦朝篡改遗诏,与李斯、胡亥合谋的赵高,到怂恿汉灵帝卖官鬻爵的张让,可以说有皇权的地方,就有宦官。尽管他们或者在生理上属于残缺人,但是对于权力的欲望也从不会缩减。而与得势前的卑微相比,得势之后的他们也更是疯狂。

  而当历史来到明朝末期,一个太监的出现,也正是如此。与“万岁”相比,他自称九千岁,权倾朝野、祸乱朝纲,权力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错,他就是魏忠贤。

  魏忠贤,乃是河北肃宁人,虽为太监,但其实他也有媳妇,更有女儿。只不过身为赌/徒的他,将女儿给售卖了,而即便是历朝历代对于这种行径都有严重的处罚刑法,明朝前期朱元璋农民出身,更是深知其中危害,严禁赌/博。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狼烟四起,民不聊生,这也便成为了不劳而获的人的“发财梦”的捷径。但是魏忠贤则不然,在输掉了全部家当之后,他做出了他一生中或许是最为正确的一件事,入宫当太监。尽管魏忠贤“不识文字,人多以傻子称之,亦担当能断,顾猜很自用,喜事尚谀”(《酌中志》)。

  也正是如此之下,他才能从一个小太监,被魏朝—也正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生母王才人的太监赏识,当然彼时的王才人与朱常洛也并不受万历帝待见,但他却得以与明光宗之子天启帝朱由校熟识。运气,也就是如此的好。1620年,万历帝去世,光宗朱常洛不足月余也崩逝,而天启帝朱由校上台。他又与其奶妈客氏交好,喜欢木匠活的天启帝也由此将政事几乎全部交给了魏忠贤。

  在把持朝政期间,魏忠贤僭越服制,身穿蟒龙,耀武扬威,打击异己,专擅朝政,还残酷杀害的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似乎与前朝专权太监毫无差别。而也正是因为权势滔天,攀附关系者云集,但就是如此飞扬跋扈的他,却在崇祯帝上位后被第一个除掉,崇祯帝时年不过17岁。崇祯帝朱由检更是对其宦官阉党进行了大清除,而后重用东林党人。但也就在其赐死魏忠贤时,魏忠贤留下13字遗言——重用东林党人,大明亡国不远矣。

  可惜的是年少轻狂的崇祯帝,到底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在明熹宗时,魏忠贤虽然把持朝政,但是面对辽东战事,也保持了一个明朝人的爱国拳拳之心。

  作为对同僚极其严苛的袁崇焕(参见斩杀毛文龙),对魏忠贤的评价却是至高的。以“稷契夔龙”,以周文王先祖、商汤先祖比之,而且还为其立碑,可见其功德。

  “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为臣成擒矣。况厂臣魏忠贤与阁部诸臣,俱一时稷契夔龙之选,臣所遇非偶,故敢卜事之必成”(《明熹宗实录》)。

  当然抛弃前面的戏谑之言,事实上也正是魏忠贤专权期间,接连起用了赵南星、孙承宗、袁可立等人,对于明朝缺乏马匹,缺少突袭能力的现状,他还下令权臣以及太监们捐马以资助前线。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皇太极的后金对大明也难以形成优势。

  但是在其死后,东林党人被起用。不得不说的是东林党人中有很多的仁人志士,但是作为地主官僚的利益代表者,更作为利益集团,他们掌控了文臣言官,也便掌握了当时的社会舆论,更是借助其集团化,排除异己,肆意非议帝国皇帝与政府,虽然其中不乏道德之之士,但是对于攀附其中者更多的则是两面派。可以说,明末崇祯朝东林党之祸比之魏忠贤之祸尤甚。而在执政后期,面对李自成的崛起,崇祯帝朝会迁都都不能通过便是明证。

  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

  对此,作为胜利者的后人,乾隆帝在其数万首诗歌中曾经写诗一首讽刺钱谦益(明末东林党领袖),满口的仁义道德,高节大义,清军入关后却果断选择了投降,岂不是令天下人耻笑。而这样的东林党人又何止一人,简直不胜枚举。在魏忠贤被处死之后的17年,1644年崇祯帝大概是心灰意冷,选择了自缢而亡,大明亡国,国祚276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