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得势的时候,为何明军能战胜皇太极呢?

  这魏忠贤天生无赖气质,从小不读书,不务正业,但却十分伶俐,善于拍马奉承。长大后好酒色,更沉溺于赌博,在赌博场上争奇斗气。

  有一次,赌输了,他饱受凌辱,一气之下,便自行阉割,将老婆改嫁他人,决定走当太监这条“金光大道”,以图飞黄腾达。

  魏忠贤进宫时已经很大年纪了,这样的太监按理说不会有出头的机会。不过,魏忠贤知道他进宫的目的,因此他审时度势,靠着溜须拍马,竟然在内廷里得了势。他虽不识字,却被破例成了司礼监秉笔太监。

image.png

  魏忠贤的权势熏天之路: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候,因为东林党的关系,他必须利用魏忠贤。

  所以对于魏忠贤的种种恶行,明熹宗并不一定全然不知,更可能的情况则是他在装傻充愣。明熹宗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种时候往往就说明,皇权遭遇麻烦了,皇帝急需一个完全听命于自己的集团,以打击威胁皇权的势力。而此时威胁到皇权的不是魏忠贤,恰恰是当时扶植明熹宗上位的东林党大臣们。众所周知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明人对党争有一个很精辟的总结:“今日之争,起于门户,门户起于东林,东林起于顾宪成。”

  明熹宗重用魏忠贤,恰恰是看中了他的忠诚与毒辣,利用魏忠贤建立一个与东林党势均力敌的政治集团,借以打击东林党的空谈误国,对于维持当时国家的正常运转客观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在1624年至1627年这段时间里,魏忠贤权势熏天,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时人“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image.png

  魏忠贤在位期间的辽东局势:借着白色恐怖,魏忠贤在短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他在帝国内绝对的权威。按理说,魏忠贤如此倒行逆施,必然神人共怒,国将不国。然而真实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在魏忠贤掌权时,明朝政府抵御辽东后金的入侵还是比较成功的,一扫万历末年辽东战场的颓势,大有光复辽东之势。魏忠贤能够认识到辽东与京师唇齿相依的关系,否定龟缩山海关的决议,积极支持孙承宗的推进战略;后期任由袁崇焕督师辽东。与后来袁崇焕与崇祯皇帝君臣相误的情形对比,袁崇焕与魏忠贤的关系至少是和谐的,袁崇焕在天启年间的几次战功都是在魏忠贤掌权时取得的。

  崇祯朝的噩梦,在魏忠贤掌权时至少没有出现。关宁铁骑不用裁员,军饷仍可足量正常发;皮岛军队不用精简,收入来源也是稳定的。就算毛文龙进行黑市贸易、抢掠朝鲜边民商旅,魏忠贤也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明白毛文龙也算干吏,他投桃报李,积极进取,开拓了旅顺-义州一线的东江军镇,不断骚扰后金盛京以东的城池。

  魏忠贤又授毛文龙“钦差平辽便宜行事总兵官征虏前将军左军都督”和尚方宝剑,让毛文龙热血沸腾,誓死巩卫皮岛、朝鲜本土。在盛京的西面,从宁远至锦州,本来荒凉破败了十年的城池一座座重新修葺一新、再次拔地而起。明军的火铳、战车、地雷、炸弹配备齐全,红衣大炮这种奢侈品也都搬上了宁远、锦州的城头。

  魏忠贤掌权时与关外捷报频传的时间基本同步。

  宁远大捷中,大炮轰伤努尔哈赤,回盛京后不久死去,后来明军又多次重创皇太极。在丁卯之役中,毛文龙在朝鲜拼尽血本击退阿敏3万八旗军,阻止了阿敏当朝鲜王的梦想。皇太极东奔西突累到吐血没捞着什么好处,只能龟缩在盛京,皇太极眼见南下无望,只好派兵经略北方野人女真,来补给物资。

  所以,此时的明军说不上压着皇太极打,但是与后金对阵不落下风。那几年刚好又是饥荒年月,后金本来不事生产,如果再抢不到东西,后金也要穷困死了。明朝只要维持这样的围困封锁战略,不过3、5年光景,辽东可复不算妄语。

  为什么在魏忠贤掌权时,关外的战争形势一片大好呢?背后其实还是钱在起作用。

  魏忠贤虽然为人混账,贪污受贿,但他最大的能力之一是帮朝廷收税。如果熟知明朝晚期的历史,就知道明朝后期的几个皇帝都苦于国库没钱,所以,魏忠贤的收税能力(理财能力)是明帝国最需要的。

  资本家魏忠贤:明末,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天下金银尽聚三吴。

  魏忠贤针对工商业、对外贸易发达的江南地区,设立了万历末年被东林党废除的工商税、海税,并且有得力的东厂收税。对那些清流的反对,魏忠贤要么不置可否,要么直接以雷霆手段,所以东南一带的东林党人痛恨魏忠贤。

  可是出身于底层的魏忠贤没有给农民加赋——就冲这一点,崇祯的理政能力就远不如魏忠贤了。农民要能活的下去,明王朝也不至于覆灭,与崇祯朝一再加派赋税相比,魏忠贤在河南遭灾时,还免除了赋税,从内库拨款赈灾。甚至阉党在放火烧了东林书院后,几十年未曾修过的黄河水道,也开始维修。

  魏忠贤还专门找东林党人投资的“垄断企业”搜刮(矿产、水运、丝绸),没有魏忠贤的点头,你就开不下去!今天查你消防、明天查你环保、后天让你赞助朝廷运动会!所以,这些被垄断的企业只能花钱买平安,一个个的涌进魏忠贤家中,主动给予股份和钱财。

  当时浙江巡抚感觉海内咸平,农民不用被折腾都安心劳作,魏忠贤简直太给力了,提议修生祠,于是全国掀起修生祠的高潮,辽东的官兵将士修的又好又用心,袁崇焕称颂魏忠贤“从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通侯之世赏宜也!”因为魏给了关宁军丰厚稳定的收入。

  国库有钱,是魏忠贤最大的底牌。这是魏忠贤最大的施政特点,虽然折腾那些当官的、有钱的,却不折腾底层百姓。可惜,掌握社会话语权的还是那些当官的、有钱的,所以魏忠贤风评很差。

  东林党和魏忠贤的区别:

  刚刚继位的崇祯,干掉了权倾天下的九千岁,将阉党一网打尽,几乎杀光了所有阉党的核心人物。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留下的东林党就是忠臣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后来的表现情况,我们也看的出来,东林党就是一帮嘴炮,除了满嘴大道理以外,什么都不会。

  结果就是,崇祯年间换过多任首辅,却没有一个拿上台面的,诸如温体仁、周延儒之流都可以称得上是秦桧式的人物,更有甚者,如曾深得崇祯喜爱的首辅魏藻德,在北京城破之后,二话不说就投了闯王,更别说其他的大臣了,比如在国难之时一毛不拔的大学士陈寅,面对刘宗敏,分分钟从家里就掏出了四万两现银!这帮满口仁义道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士大夫,投降时的谄媚之态,真是令人作呕。所以,临死之际喊出诸臣误我的崇祯,应该是真后悔了!

  魏忠贤的政治举措:

  魏忠贤当权期间,可谓是明朝党争最弱的时候,因为天下之官皆阉党,五彪五虎、十狗十孩儿等左膀右臂全部围绕在魏忠贤的周围,而且,老魏真的是干实事的人,固然迫害了忠良如杨涟、左光斗等忠臣,但他却歪打正着的完成了一件大事——权力制衡,在魏忠贤当权的时代,士大夫阶层及富商阶层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除了对政治格局的改变,魏忠贤还对明朝以文制武的弊端进行了修正,武将在外不再受朝中文臣制衡,以往武将在外带兵,说不定哪天就给人陷害了,不是抄家就是砍头。甚至说打了败仗或许不会死,而打了胜仗很有可能就给人抢功灭口。而在魏公公这里,事情就比较简单了。给钱!给足了钱,你在外打仗没人敢动你!有了功劳是我魏忠贤的,当然了也不会亏待你!然而魏公公倒台了,随后阉党一扫而,明朝变成了这样,士大夫阶层重新崛起,加强了对百姓的压榨,但是税收不增反减。

  武将在外受朝中文官制裁,如后期的卢象升、孙传庭等猛人,全部死的冤枉。可以这么说,魏忠贤的倒台,标志着明朝权力自此彻底失衡!这也是在魏忠贤得势时期,东林党被打压之时,明朝能在辽东战场取得优势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